《京华烟云》荪亚出轨——木兰教科书式解决问题,取得完美决胜

男人出轨了怎么办?看看《京华烟云》里的教科书式处理方式。我说是小说,不是电视剧。小说里的曹丽华没有电视剧里那么不堪。

另外在小说里,曾荪亚和曹丽华的故事发生地在杭州,因为这时候木兰已经搬家到杭州,并且她和曾荪亚已经有了儿女。木兰约曹丽华见面的地点就在西泠印社,最高处的亭子里。

首先,当事人木兰知道丈夫曾荪亚有了外遇是什么态度?原著里写木兰第一个就去求助父亲姚思安。姚老先生问,“你没有那么笨,想到离婚吧?”

木兰说:“离婚?我就是怕离婚。那对不起孩子。”然后又说:“我想没有那么严重。”

姚老先生的意见是:无论如何,要用机智手法儿,不要结仇恨成敌对。

于是木兰从杭州到苏州去探望妹妹、妹夫,就是莫愁和立夫,她暂时离开杭州是为了按父亲说的,先让父亲去解决。

于是莫愁和立夫知道了木兰的家事。

莫愁的态度是首先怀疑“你敢说是个烫发的时髦儿少女吗?”

感觉莫愁是个很冷静机智的人。她也并不偏袒自己的姐姐,说话很直接。莫愁说:“我告诉你,你自己也要负一部分责任。” “我意思是,姐姐,你把荪亚关在山顶上,自己打扮得像个乡下女人,我乍一见,都吓了一大跳。” OK,我觉得莫愁是很会经营自己婚姻生活的人。

然后接下来就是莫愁和立夫的意见发生了分歧。

孔立夫觉得像木兰和曾荪亚这样隐居在山林之间,木兰是个才情出众的人倒不必太在意外表。原文写:贤明的莫愁对丈夫说:“你不懂。荪亚跟你不同。我若穿着打扮不相当,你愿意不愿意?” “贤明”这个词用得太好了,用在莫愁身上非常恰当。莫愁是懂得自己丈夫和别的男人不同的。

孔立夫却认为木兰这样不饰奢华没什么不好,这是孔立夫特定的想法,因为他是孔立夫。于是:立夫语气很火暴说:“相当?怎么样还能比木兰那样穿戴打扮相当呢?难道女人要永远穿绸裹缎带些零零碎碎的东西吗?四十岁的男人还要绣花儿枕头吗?”

木兰在这对夫妻的争吵里开悟了,“大多数男人就是这样儿”。从后来她主动约见曹丽华时自己的精心打扮也能看出来木兰是真的开悟了。

但孔立夫认为曾荪亚“不知好歹”。

且不说苏州,杭州的姚老先生凭自己的智谋轻而易举就发现了曹丽华是杭州艺专的学生,并且“巧遇”了她。姚老先生打扮成道士的样子,注意这里写到曹丽华的打扮是:穿绿色旗袍、高跟鞋。显然也就是当时一般而普通的时髦而已。姚老先生和曹丽华见面的目的只有一个:告诉她,她喜欢的男人已经结婚了。曹丽华非常吃惊、难过。姚老先生没有很强势,没有看不起曹丽华,甚至安慰她会遇到更好的人,也没有过多插手,剩下的需要木兰自己来解决了。

曾荪亚发现木兰从苏州回来后买了许多的东西,给自己买了丝绸睡衣、粉红套裙,还给他买了皮鞋,还有咖啡粉。买皮鞋是因为曾荪亚喜欢。买睡衣和套裙是种改变,但又不是她自己喜欢的改变,或者从后文来看,那仅仅是种对于“时髦儿”的浅层次接触。聪明的姚木兰很快就让自己“时髦儿”起来,而她的“时髦儿”又是别人学不来的。

于是曾荪亚就这样在曹丽华面前暴露了。当两个终于要面对曾荪亚已婚的事时,曾荪亚把自己的妻子形容得像是一个乡下妇人一样非常不堪,或者这就是他下意识地在自己心里对于木兰的感受。而且他明确告诉曹丽华,他不可能离婚。从头到尾曾荪亚没替曹丽华考虑一点,就是怕曹丽华甩了他。害怕曹丽华甩了他是因为他和她在一起很快乐,他不想放弃这种快乐。

想必曹丽华这时候对于她和曾荪亚关系的见解又深了一层。这是木兰出场的合适时机了。她们约见面的地点西泠印社是个特别美的地方。“西泠印社是个诗社,由一群诗人组成,已有百年的历史,在西湖上极占风景之胜。入门处是一段粗糙的石头台阶,两侧假山嵯峨,直至山顶。那个亭子是在西湖中心的孤山顶上,登亭四望,周围景色,尽收眼底。后面便是些富豪的别墅,由里西湖隔开,和孤山对面相望。前面是“外西湖”,里面有“袁庄”和“三潭印月”。对面是钱王祠,也叫“柳浪闻莺”。远处右方高山耸立,出没云霭间,靠近湖的对面,便是杭州城,湖滨有很多别墅,迤逦错落。下面很近的地方就是艺术专科学校的大门,那儿正是“平湖秋月”。 ”

曹丽华不是不想让自己有气场,在她的意识里是想让自己显得高尚的,于是她穿了认为朴素高贵的现代服装。

木兰的出场简直就让人惊艳了。木兰穿了旗袍,是海蓝色的,但是这种蓝色并不暗沉,很“鲜艳”。旗袍是传统的衣服,可样式又是最新式的剪裁方式。关键在于料子,“是用老贡缎做的,人都说这种料子是皇族穿的。” 她还用了bra,这样的木兰,这样的时髦儿,是与众不同的,也是别人学不了的。于是在曹丽华看来,“她的腰细,头发漆黑而浓厚,两眼是秋水般明丽,双眉画入两鬓。” 这是一个非常年轻、漂亮的少妇。估计这时候曹丽华心里已经败了。交谈的结果当然是友好而体面的,接下来的结果就完全控制在姚木兰手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