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临工作抉择,普通人应该怎么做?前途、兴趣、能力,随遇而安?

一对夫妻,经历7年之痒,丈夫觉得自己已经不再爱自己的妻子了,他想离婚,可是家里有孩子,所以多方考虑之后,虽然存续在这个婚姻关系中,让他觉得很苦恼,可是他还想再试试。于是他找到一个心理咨询师,想通过一些专业的建议来帮助关系修复。

于是他把自己的困境告诉了心理咨询师,咨询师说,这个很简单,你就去爱她。这个男人回答,我和她之间其实已经没有爱情了。

很多人把爱定义为一个名字,存续在关系之中的爱,好像说没就没了。其实爱是一种感觉,一个动作,愿意去爱,选择去爱,我们就可以拿到爱的主动权,让自己作为爱的发起方。

我们不用去考虑,对方是不是还爱自己,先尽自己的全力去爱对方,而对方也往往因为感受到你的爱意,而开始做出对应的正向回应。

这个故事,我觉得也适用在职场之中。很多人不喜欢自己现在的工作,甚至厌恶到一上班就开始心生退意。

你让他去发现工作的好,他会直接告诉你,这份工作一无是处,所以他没有办法去喜爱这份工作,享受这种感觉。可是你问他,既然这么痛苦,为什么不选择离开。

父母意愿、生活所迫、能力不及......总之他不得不被圈定在这个环境里,好像有种神秘的巨大力量,把他封印在了这里。

其实很多普通人,因为一路的平凡,可能真的在面临职业选择时,把自己放到了一个特别被动的环境里。所以想要从这样的环境中抽身,随着时间的积累变得越来越难。

很多人说等我有时间了,等我有钱了,我要去自己喜欢的地方,我要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我要享受生活,于是几十年过去了,等到头发花白、生理衰败,都未找到自己真正的兴趣所在,最后再来追悔青春......

既然如此,作为普通人,如果在一开始,就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工作?

遇到现在的年轻人,面对第一次职业选择的时候,你问他希望找到什么样的工作,无外乎是以下四种。

01 有前途的工作。

什么是前途?有钱还是能够帮你功成名就。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行业佼佼者,你能够做到行业领先自然前途无量,功成名就。但实际情况是,我们判断行业前景,经常陷入思维误区。

我所在的城市,电商行业持续火爆,客服、推广、运营的人才需求一直供不应求。电商行业的入职门槛确实也很低,会认字,用电脑,懂些网络沟通表达,都能够进入到这个领域。

但是能够做到这个行业的领先位置的人毕竟还是少数。我们在的这个时代变化太快,已经没有人赶保证所谓的铁饭碗,就连事业单位也开始大胆变革,引入淘汰制度了。

所以面对工作抉择,你选择的自认为有前途的工作是不是真的有前途?

02 自己感兴趣的工作。

我喜欢穿搭、我爱化妆、我喜欢极限运动......很多人有属于自己的兴趣爱好。职业抉择的时候,能够找到一份自己感兴趣的工作自然是一件妙不可言的事情。

但是许多人选择的时候,其实没有想明白兴趣和真实工作之间的差距。以为喜欢旅游就可以做好导游,以为喜欢化妆就能够做好销售、以为喜欢运动就能够在运动行业崭露头角。

其实很多都是年轻人的伪兴趣,不能克服三分钟热度的毛病,因为一时的猎奇心态,就盲目进入所谓自己感兴趣的行业,很多人最终还是回到现实中来了。

03 你觉得我适合做什么,我就可以做什么。

职场小白,用这种方式去选择第一份工作,其实就是一种赌博。运气好的,进入到一家相对规范的企业,能够得到对应的组织培养,运气不好的,可能就被随机安排到各种岗位,随波逐流。

04 自己目前能力范围内可以做到的工作。

选择自己目前能力所及或者特长所在的工作,貌似量力而为,是个不错的职场开端。但其实很多人错估了自己的职场潜力。

如果你特别了解自己的职场缺陷,就不该选择那些后续职业晋升需要考核你职场缺陷的岗位。比如你觉得做销售工资高,希望未来能够做到销售总监。可是你本人特别排斥应酬、逃避沟通,并且对数据和市场一点都不敏感。

虽然目前你能够应对简单的销售工作,可是未来能够周旋左右,把握市场的能力提升有限,那现在这个职业选择可能就是错误的。

相反,你对于引导他人、提升别人价值的事情特别上心,可是你目前居然和陌生人说话马上就会脸红心跳,是不是就不能往职业培训的方向发展了呢?当然不是。通过刻意的练习和培训学习,你完全可以改变现有沟通水平,让未来的职业晋级成为现实。

不局限于现在,能够畅想未来;不被表象所蒙骗,通过思考,找到自己的真实兴趣所在;选择之后,让自己主动去爱,我相信职场也会许你一个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