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歷史,究竟是在讀什麼?

提及歷史,最出名的一句話當屬唐太宗李世民的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以史為鏡,可以知興衰。歷代王侯將相可以不通經、子、集,但唯獨對歷史,大部分都是喜愛的。宋朝宰相司馬光為使宋神宗成為一代明君,更是不遺餘力,耗費大量人力、物力、時間,編寫資治通鑑。歷史究竟有什麼魔力,能讓一代又一代人為之著迷?


學習歷史是為了以前事為鑑。東漢時,大將軍竇憲是竇太后的哥哥,權傾朝野;又曾北伐匈奴,建立大功,一時權力、功名無二,意圖篡位。漢和帝知曉了他的陰謀,想除掉他卻有諸多顧忌,只好讓自己的哥哥清河王劉慶偷偷摸摸帶來一本《漢書·外戚傳》兩個人一起學習:“帝將發其謀,欲得《外戚傳》,懼左右,不敢使,令慶私從千乘王求,夜,獨內之;又令慶傳語鄭眾,求索故事...遣謁者僕射收憲大將軍印綬,遣謁者僕射收憲大將軍印綬,更封為冠軍侯,與篤、景、皆就國。帝以太后故,不欲名誅憲,為選嚴能相督察之。憲、篤、景到國,皆迫令自殺。(和帝即將採取行動,想得《漢書·外戚傳》一閱。但他懼怕左右隨從之人,不敢讓他們去找,便命劉慶私下向千乘王劉伉借閱。夜裡,和帝將劉慶單獨接入內室。又命劉慶向鄭眾傳話,讓他蒐集皇帝誅殺舅父的先例...並派謁者僕射收回竇憲的大將軍印信綬帶,將他改封為冠軍侯,同竇篤、竇景、竇一併前往各自的封國。和帝因竇太后的緣故,不願正式處決竇憲,而為他選派嚴苛幹練的封國宰相進行監督。竇憲、竇篤、竇景到達封國以後,全都強迫命令自殺。)”,典型的學以致用,借鑑用先賢的經驗,剷除了權傾朝野的外戚竇氏集團。


喜讀歷史的人普遍博學。記得網上曾流傳過這樣一句話:語文好的人普遍文藝,歷史好的人普遍博學,這句話並非空穴來風。首先,細心的人會發現,中國古代歷史很有規律,能在史書留名的人,大部分和政治有關,要讀懂歷史,必定要懂得政治。其次,自古及今,中國的版圖在不斷擴大,從部落時代開始,到版圖空前大的元朝,中國的領土擴大了無數倍,中國歷史從某種程度來說,是一個融合的過程。讀歷史的人,對兵法也會有一定的瞭解。最後,很多帝王將相也是一代文學家。如曹操既是一位傲視古今的戰略家,同時也是一位傑出的詩人,其代表作龜雖壽,將曹操的堅定信念抒發的淋漓盡致。歷史不僅包括這些,還包含了勸誡、大義、曆法、禮制、刑法、五行、食貨、官制等諸多學科,幾可謂百科全書。


龍應臺曾經以沙漠中的玫瑰來比喻歷史,沙漠中是沒有玫瑰的,所謂的沙漠玫瑰,其實是一種生命力極強的地衣,即使是一片真正枯萎、死掉的沙漠玫瑰,將它泡在水裡,第八天,它便會完全復活。即使是枯死了一兩百年的沙漠玫瑰,哪一天再泡到水裡,它又會復活,這就是沙漠玫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