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学?用不着?大学里的那些通信专业课

最近,很多同学问班长关于通信专业课的问题。他们有两个困惑:1-我将来不一定从事技术研发,学这些专业课有什么用?2-专业课太难了,对数学要求高,不知如何下手?

班长今天将一起和大家聊聊学习方法,欢迎大家参与讨论!

数学的重要性

很明显,当你第一次翻开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的教材时,已经发现满满的公式了。没错,通信专业课需要一定的数学基础。

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这三门课为什么放在大一学习?因为这是后续你笑傲江湖的力量源泉。

对于这三门课,班长的意见很明确:认真学,拔尖!目标:考试成绩能在系里前5%。

大一新生,暂未颓废过深,有底线。虽然你会在将来喝酒、包夜、恋爱发狂,一次次降低自己的底线。但此时,至少没到这一步。加之,很多大学要求大一上晚自习,利用好集体学习时间。

如果发现老师讲的听不懂怎么办?不要过多埋怨。网上关于这三门课的国外大学公开课都免费存在。麻省理工的线性代数尤其经典。

这些国外大学的课程,老师都是板书,所有重要定理公式,均有详细的推导,循循善诱,绝地值得认真跟进!这里就不粘贴链接了,自行搜索。

发现还是听不懂,那请出门右转,不送。

专业的思维方式

进入二年级,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数模电路,编程语言,电磁场与电磁波,数字信号处理等等专业课纷至沓来。对于计算机,电路等软硬件课程,这是工具类课程,如果你对其中某一门具有浓厚的兴趣,可以深挖。举例如果你对算法,编程兴趣很大,那么你可以去抢计算机专业的饭碗,ACM,互联网企业举办的算法大赛,值得拥有。

而通信类专业课程,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电路,电磁学是基础。这也是后期考研的专业课,重要性不言而喻。

学习这这些课,一定要掌握他们的思考方式。很多好学生,只会算题,会计算,会考试,这不够。重要的是,时频转换的思维方式,晶体管控制电子的内部原理……这些你有没有接受。将来工作了,具体的细节你会忘记,但思维方式将根深蒂固!

例如信号与系统,没学之前,你的所有思考都是在时间纬度;学过之后,你可以在频域纬度思考问题了。剩下的就是数学要解决的计算问题。

所以班长给出的意见是:拔尖!

实践应用

充分应用MAtlab等软硬件工具验证想法。当你第一次看到信号编码调制,最后解码出来的时候,你发现这就是小小的通信系统。当你第一次用单片机实现数据传输时,动手的乐趣会进一步激发你实现更加复杂系统的潜能!

多关注通信前沿

多了解通信前沿技术,这可以方便你在老师与同学面前吹牛,说不定还能加分。

更重要的是,你可以了解到,所有现在的学习内容都是这些前沿科技的地基。基础算法与理论总是那些。就像傅立叶这三个字,绕到哪里可能都离不开。看看现在的4G与5G技术,就使用了OFDM、FFT技术,这是大学的考试重点也没那么高大上。分利用你会发现里面主要有信息论,信号处理,通信原理,电磁场与电磁波的多学科应用。

总之,如果你不是家底厚,那么请让自己变厚!大学四年短暂而重要,不同的活法会有不同的人生。

近日发生两个事情:华中科大有十几名学生本科毕不了业了;教育部下发通知,要给本科生适当加负,加强本科教育不知道你开不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