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胎换骨!中华第一舰改造归来,大批导弹悄然上舰,战力显著提升

图为改装后的“深圳”号驱逐舰

【诸葛小彻军情观察第2675期】近日,据媒体报道,被誉为中华第一舰的“深圳”号驱逐舰改造归来,并对外开放,经过这次改造后可谓是脱胎换骨,大不相同,大批新型导弹悄然上舰,同时各种用途的先进导弹数量倍增,军舰的战力显著提升,作为中国海军曾经的中坚,这艘中国功勋驱逐舰此次凤凰涅槃后,表现出的老而弥坚,让国人十分的欣慰。

作为我军世纪之交时期的明星战舰,“深圳”号驱逐舰一度是中国自行设计建造的吨位最大,造型最为前卫的战舰,故在当时军迷们对其报以的期望也非常之高,并一度传闻在这条驱逐舰上将配备国产的首套垂发装置。当然,在“深圳”号驱逐舰正式公开亮相之后,这些期望落空之后导致的失落感也是很普遍的,为此“深圳”号驱逐舰一度被赋予“护卫舰领舰”这个颇有点无可奈何之感的别名。

图为改装前的“深圳”号驱逐舰

【诸葛小彻军情观察第2675期】诚然,在刚下水的时候,“深圳”号,即051B型驱逐舰的武器配置确实说不上强大,与比它排水量小了近三分之一的052型驱逐舰相比几乎没有区别,而作为现代战舰最为看中的防空火力也依旧只是一部八联装“海红旗-7”发射装置而已,这个配置仅仅和同期的053H3相当,无疑,在这一方面,“深圳”号驱逐舰的确有未尽全功的遗憾。

但同时,我们也必须考虑到,当时的051B型驱逐舰立项和凑齐经费就十分不易这一个客观因素。而且,在051B型驱逐舰上,我军首次引入了舰体上层建筑的隐身设计,验证了新型的蒸汽轮机动力系统,更为其添加了编队指挥系统使其能够承担舰队指挥的任务,仅从这些先期验证工作而言,“深圳”号驱逐舰的存在是十分有必要的。考虑到它舰龄较短,还可服役多年这一点,对“深圳”号进行现代化改装提升舰艇的战斗力完全合乎情理。

图为舰载型“鹰击-12A”反舰导弹

【诸葛小彻军情观察第2675期】在改装后,“深圳”号驱逐舰的近防系统被替换成了1130型近防炮,但其最大的变动还在防空导弹和反舰导弹上:32单元的“海红旗-16”垂发装置取代了“海红旗-7”发射架,极大地强化了战舰的防空能力;而“鹰击-12A”反舰导弹则占据了原本是“鹰击-83”的位置,考虑到“鹰击-12A”实际为超音速导弹这一点,即使在发射单元数减半的情况下,它的打击效果也依旧要超出旧有的“鹰击-83”。

可以说,在当前改装完毕后,新生的051B型“深圳”号驱逐舰总算是实现了当年对这条军舰最美好的期望。不过,在当前中国海军舰船装备水平已经大踏步向前进的现况下,改装后的“深圳”舰也依旧未能摆脱武器装备与同期054A型护卫舰平级的调侃,大约“护卫舰领舰”这个别名是还要跟随它走一阵子,但这一次这个领舰的等级可是完全不一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