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洁瑛:我是潮州人 父亲有2个老婆 爸爸和大妈会打我妈妈

蓝洁瑛是潮州人,父亲在旺角弼街近火车站摆大排档,11岁已出档口帮手,老街坊形容她「都几乖女架」;十五六岁有点「婴儿肥」,但已出落得越发标致,好多人追。

多年前蓝曾分享其童年生活——她形容自己成长在一个「经常刀光剑影」的家庭,父亲是传统的大男人,妈妈则是个传统小女人,总是逆来顺受。

「刀光剑影」下,蓝洁瑛自言在毫无安全感的环境下长大。爸爸欺负妈妈,大妈欺负妈妈,哥哥欺负她。小时蓝洁瑛彷徨无助,后来给发现一个安身之所——食饭台下面。「每次当我拉住家姐只手,匿喺张台下面,先会感觉安全。」

但家姐的手,老是抓不牢。「细个时渠(家姐)叫其他人带我过马路,搞到撞车。每逢大单嘢渠就离开我。」蓝洁瑛的童年回忆,一片蓝。

但也有红色的,例如农历新年。妈妈会张罗一切,布置家居,一派喜气,又带子女添新装。大年初一,睡上格床的蓝洁瑛先在床上穿戴整齐,由头到脚都是新的,然后跳落床,由家人带着,去火车站排队上大陆探亲。「最记得花生油,」蓝说,因为她负责捧花生油排队,「花生油真系好重,抱到手都痛。」其实蓝洁瑛好憎返乡下。

「我习惯靠自己,以前都系象征式俾钱阿妈,等佢唔使做,不过啲钱都唔知够渠买嘢,还是贴我阿哥。」靓绝五台山的蓝洁瑛,一直都很独立。

但有一种独立是迫出来的。蓝氏其中一条家训是:不准哭。

五六年前,蓝洁瑛曾计划出自传,她分享了一个故事:当年考无线艺训班,剧本设定她的旧情人回到她身边,但她因为某些原因,断言拒绝。

剧本要求蓝洁瑛伤心痛哭,但蓝幼承庭训不能哭,所以将「伤心痛哭」改成「眼泪在心里流」。从小就学会要坚强的她,一直努力压抑情绪,最后无法梳理。

初入电视台的日子,蓝洁瑛无甚嗜好,最爱是买手袋。

手袋玩腻了,蓝洁瑛爱上玩车,后来觉得太奢侈才收手,修心养性,储钱置业。92年,蓝洁瑛搬往跑马地,生活优悠,心境平静,那时她还特地跑去报读兴趣班,学跳舞学唱歌,那是她最享受的日子。同年,蓝洁瑛凭《大时代》人气更上层楼。

双亲离世,改变了一切。

与家人关系疏离,蓝洁瑛不止一次说。「有段时间我好嬲我父母,试过有几年都唔同渠哋食餐饭。」

可是,父母离世,对蓝洁瑛打击也是最大:「唔孝顺父母,呢样系我最后悔慨事!」可是蓝家家训:唔准喊。哭了,像对不起列祖列宗;情绪无法宣泄,蓝洁瑛又有几多选择?

「唯一一次对妈妈讲『我爱你』,系有次渠生日去唱卡拉OK,我唱咗首《真的爱你》畀佢听,唔知咁算唔算?点知唱完冇耐渠就中风过咗身。」

第一次验出妈妈中风,蓝洁瑛立即送她到其家中休养。按时间推算,应是住跑马地那段时期。有工人照顾,蓝妈妈很快康复,也很快主动要求搬走;到第二次中风,幸运之神未再眷顾。蓝洁瑛忆述,当时医生明明说,未来24小时是危险期,「我真系好激动,好想留喺渠身边陪渠,嗰日系爸爸生日,渠希望我哋陪渠齐齐食饭,我都冇反对。第二日妈妈就去世。」那是1995年。

96年,父亲也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