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週歲的孩子注意力集中不起來,做作業拖拉,家長該怎麼辦?

沱河


7週歲的孩子,正是上小學一年級的時候,這是培養孩子好習慣的最佳也是起始階段,所以家長們一定要把握好,下面我就和大家分享一下,我是怎麼培養孩子的注意力的。

首先,要給孩子定規矩,這點非常重要。

比如說,孩子放學回家,你就問孩子,今天老師佈置了哪些作業,你大概需要多少時間完成?孩子答不出來,你自己給他估計。接著你就需要空出這段時間來陪孩子完成作業,畢竟低年級的孩子自控能力比較差,你要看著他才能比較順利地完成作業。

但這”看“,不是一直在旁邊指指點點,而是你看你的書或者做一些手工活,然後靜靜地陪著孩子做。

在這過程中原則上也不允許他起來喝水、上廁所、吃水果等等,必須認真、專心致志地做作業,當然遇到孩子不會的,你要和他一起解決,但最好不要過多說話,更不能指責,否則會挫傷孩子的積極性。

等快到時間的時候,你就該提醒孩子,告訴他時間快到了,要抓緊時間,不然他就不能看電視了,不能玩遊戲了等等,他最喜歡做什麼,你就說什麼,以提高他最後的效率。

孩子按時完成了,就該大大地表揚或給獎勵看電視或玩遊戲的時間等,以鼓勵孩子。

如果到時間了,他還沒有完成作業,你就直接把他的作業收起來,不讓做,這樣第二天他肯定會被老師批評,甚至懲罰,是不是?

只要這樣訓練幾次,保證孩子的學習效率就提高了。

第二,在孩子做作業的過程中,不打擾,不干擾,甚至是孩子的遊戲期間也不能打擾,就讓他自己靜靜地做或者玩。

對很多家長來說,這點做不到,所以孩子的注意力肯定不集中了。因為很多家長,往往孩子才開始寫作業就問:“寶貝,喝水嗎??一會兒又問:”寶貝,吃個水果吧?“

一個晚上下來,幾次這樣的打斷,孩子的思路沒有了,效率更沒了。

這就需要家長平時就要刻意培養,並牢牢記住:孩子不管是看書做作業,甚至玩遊戲,都不要去打斷,除非到時間了,該提醒,這樣孩子就明白這段時間是他的,他可以很好地支配和利用。

最後,規矩定了,就要認真執行至少3周,也就是21天,這樣才能把一個好習慣固定下來。

一個有專注力的孩子,做事效率就高,做作業絕不拖拉,所以有人說,關注力是一個人成功與否的重要品質之一。


西瓜甜甜啦


是什麼原因讓孩子讀不懂寫不好?家長早知道早好!

經常有家長說自己孩子閱讀起來很費勁。

好長時間都不會翻一頁,

有家長陪伴在側,

也不會有好的效果。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

就算在寫作業的時候,

也是看一筆寫一筆。

有時還會丟字,寫錯字。

效率慢的急壞了家長。

究其原因,

其實是因為孩子出現了讀寫困難。

從預防閱讀困難的角度提倡早期閱讀,看似聳人聽聞,實質卻並非標新立異。

事實上,在中國國家研究院早期閱讀委員會的研究中發現,整個中國範圍裡存在著嚴重的兒童閱讀困難的危機問題。有研究數據表明,中國大約有256萬閱讀困難的學齡兒童存在,佔中國全部6至2l歲學齡人口的4.43%;

這些閱讀困難的存在,實際上已經影響了中國地區人口的素質。在檢討美國的閱讀教育狀況時,研究者們認為現狀存在很大的問題。有關研究的統計數字顯示,中國公民中40%的人不能有效地閱讀,甚至不能閱讀,因此影響到人的日常生活和社會工作系統的運作。

在社會和經濟發展迅速的今天,人的閱讀能力被視為重要的具有很高價值的能力。這本書中提及美國的兩項國家級長期追蹤的教育研究項目.結果揭示了近20年來學校學生中存在的最為普遍的個人學業期望:一是“有一份穩定的工作”;二是“成為成功的工作者”。

研究同時發現,現代社會有關“在工作中獲得成功”的條件已經有了新的定義。人們普遍認為閱讀能力是學業成就的主要表現,也是一個人未來成功從事各項工作的基本條件。

另一項研究也表明,那些在小學三年級閱讀方面的差生,一般都會成為高中階段成績很差的學生,許多人甚至可能無法從高中畢業。研究發現了早期閱讀與後期閱讀的關係,即對未來閱讀能力和學業成就具有預測作用。

因此研究者們正視到閱讀是學習的基礎,是人的成功的基石。

歸納起來說,我們希望中國的兒童可以從小就獲得一個“和諧閱讀”(Snow, 1998)的教育環境。

兒童在早期閱讀過程中可以得到的是,接觸書面語言的形式和運用的機會,發展語言和元認知能力的機會,掌握詞彙構成和文字表徵的機會,同時也是發展學習讀寫的傾向態度的機會。

在我們提倡的早期閱讀活動中,孩子可以閱讀許多有趣的圖畫書,自然地習得一些常見的熟悉的文字;他們也會塗塗畫畫地開始寫自己的名字,或者用圖文並茂的方式來表現自己的文字知識。

他們將成長為對閱讀充滿熱情並能有效閱讀的人。讓我們給兒童提供的早期閱讀環境,成為兒童走向成功閱讀者的基礎,同時也成為兒童作為終身學習者的開端。

那怎樣預防閱讀困難呢?需要做到下面4點:

1. 通過閱讀從文字中獲得意義。

漢字不像拉丁文那樣是純粹的字母文字,而是音形義相結合。如果說音與形是它的外表,那麼義就是它的內涵。

漢字的外形是美的。音雖也由二十六個字母所組成,卻不是孤立的,而有一定的關聯:“認字認半邊,不用問先生”。音與形各有分工,音在口頭上,落到白紙上成為黑字時,則隱去其身姿,而主要由形體來呈現。

形體也不復雜,點橫豎撇捺是基本的筆畫;橫折、橫折彎鉤、橫折折撇、豎彎鉤等則是並不複雜的變化。可是這樣簡單的點與線、直與曲,牽牽連連、分分合合地讓漢字有了姿態。

2. 有足夠頻繁且深入的閱讀機會。

培根說:“讀史使人聰慧”!

列寧說:“書籍是巨大的力量”!

鄉村有句老話:“三代不讀書,猶如一圈豬”! 可見,

無論偉人還是草民,都明白這樣一個道理:只有通過閱讀,才能使人變得聰穎睿智。

的確,讀不讀書或讀多少書,在人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都會清晰地表現出來。

在當今世界,學習大環境鉅變的情況下,作為學生不能只拘泥於對課本知識的掌握。因此要求學生廣泛閱讀一些他們本來應涉獵的好書,擴大閱讀量,以擴大其知識面,提高其閱讀能力。

3.重視拼音的學習和運用。

拼音是閱讀的基礎。所以學號拼音能夠熟練運用顯得尤為重要。

家長把拼音字母表,圖是帶音頻教學的,孩子可以跟讀。拼音表貼在床前、客廳。

睡前、起床、週末、吃早飯時,孩子就抽空讀幾遍。

鼓勵孩子在家扮演上課的場景,常拿家長準備的教棍,指著拼音教家長讀。

4. 瞭解文字書寫機制的本質。

對於字形、線質這些東西,只要你一直書寫就一定會得到。但是從長遠來看,應該是通過書寫來改變人本身,比如觀察的客觀和細緻的態度,要對字帖足夠尊重,要把自己看成一個不會寫字的人才會有收穫。

越寫越不會才是最佳狀態。書寫者臨帖的目的是改變自己固有的書寫習慣,帶著自己書寫的習慣去臨帖沒什麼意義。

基本訓練的練習要像修行,如同服藥,剛開始可能不明顯,但到了一定階段,就會有本質的改變。


樂朗樂讀


孩子寫作業總是磨蹭,左看右看就是不寫作業,看起來電視沒完,對於孩子寫作業磨蹭這件事,家長要保持冷靜用合理的方式去引導。 1、孩子寫作業的時候,家長也不要看電視或者耍手機,如果可以的話就拿一本書陪在孩子身邊和他一起學習,烘托氣氛,如果沒時間也要給孩子創造去安靜的環境。 2、孩子如果很晚還沒有寫完作業的話,你就告訴他睡覺時間到了,不可以再寫作業了,沒寫完的自己去學校和老師解釋,自己去解決,承擔寫作業磨蹭的後果,自然而然下次就不會磨蹭了 3、孩子一直看電視不寫作業也不睡覺,不要強制的去罵他然後關電視,因為這樣只會讓他更低落,我們應該跟他說,作業寫完了嗎如果沒寫完明天到學校會被老師批評的,然後問他還想看幾分鐘,回答說5分鐘,好,你要說話算話,5分鐘後自己關電視去寫作業,不然以後電視都不允許看,後果都告訴他,相信他會自己去寫的。 4、制定獎罰制度,給孩子約定好,如果按時完成作業,並質量較高的...


星媽育兒星球


首先,看看孩子是否需要排鉛,因為現在條件好了,好多小孩從小吃零食,零食裡面含鉛量特別高,這個直接影響智力,注意力。第二,如果不是身體方面的原因,那就從腦袋那裡找原因,不集中,是不是睡眠不好,如果這些都排出了,那就是孩子的習慣需要及時糾正。怎麼糾正?

第一,多參加體育鍛煉,多參加親子活動。

第二,晚上放學,和孩子一起寫作業,坐孩子身邊,他寫他的作業,你看你的書,這樣既可以陪伴孩子,又讓孩子覺得,媽媽原來也是愛學習的,這樣他自己心裡,會有一些激勵和同感,同時還會有一些不服輸,他心裡會想,媽媽下班回家還要看書,真是太厲害了,我一定不能落後。

第三,如果孩子寫到中途,不會了,或者想看動畫片,建議,你告訴他,哪個不懂,可以問媽媽,媽媽幫助你一下,如果媽媽也不會,我們一起查字典。一般這種情況下,小孩子是不會拒絕的。

第四,我建議放學以後,不要急於讓孩子先寫作業,可以適當放鬆,吃點東西,過後再開始寫。事半功倍。



倔強的晚風


孩子好動,貪玩,人很聰明,但是讓人總覺得有些擔心,按照中國的傳統思想認為,聽話的孩子就是好孩子,這樣的想法需要更正。世界上偉大的教育家蒙臺梭利曾經有一句經典的話:“給孩子最好的學習方法就是讓孩子聚精會神的去學習。”為何孩子大多注意力不集中,上課愛走神,據專家們研究和調查,中國75%的兒童存在注意力不佳的狀態,如何讓中國的兒童擁有高品質的注意力是教育專家的重要任務。

注意力不佳主要集中在男生,但也有少部分是女生,男生常常好奇心強,對新事物感興趣,所以常常坐不住,但是很多家長給他加上“多動症”的帽子,在美國 法國等西方國家開放式的教育模式下,好奇心強的學生是很受歡迎的,但是在東方封閉的教育模式下,好奇心強的孩子被打成“另類”,受到老師和家長的打擊.好奇是人類認識世界的動力,所以很多好奇心很強的男生,在走上社會後,取得不錯的成績.

注意力不專注,不一定是表現為好動 坐不住 東張西望等,還有有些學生安靜的聽課,認真的看著黑板,但是腦海就走神了。其實男生主要表現坐不住,靜不下心來學習,而女孩則可以靜下心來,但表現的是發呆和幻想。不管這樣,這些都是注意力不集中的表現,造成學習效率極端的低下,成績是無法得到提高。

不集中表現

(1) 上課愛走神,東張西望,經常認真的看著黑板,可腦海裡就東想西想了,在教室裡寫作業思想不集中,上課鈴聲晌了,坐在教室裡十多分鐘還不能進入學習狀態,教在家裡做作業,注意力總是不能放在學習上,有時上廁所,有時想看電視,有時望著大人。

(2) 在看書和做作業時,很在意周圍的聲音,對周圍的聲音聽得很清楚

(3) 學習靜不下心來,不能維持在20分鐘以上

(4) 上課有時發呆,或東張西望,愛是幻想

注意力是所有能力的基礎,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專注力\

美亦尚晶晶


對於寫作業純磨蹭的孩子來說,注意力集中不起來主要是以下的原因:

1. 大腦缺乏控制、支配自己行為的能力。

環境和安全的原因,現在的孩子很少有自己自主的玩耍時間。很早就開始上早教班,連做遊戲也有樂高這樣的興趣班可以上。即使在小區裡玩一下,家長也會在旁邊看的死死的。擔心被別的孩子打,被人販子拐走。

大部分的孩子也不會再幫家長做家務了。

這些自主玩耍,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事能讓孩子用自己的頭腦思考事情的流程,粗略的細節和安排。都是對孩子益處很大的鍛鍊。

只要外界有一點點雜音,就會被誘惑;手邊有什麼,順手就玩起來;隨手就在書上畫個圖案,戳個橡皮……玩了好一會兒,才發現時間都過去了。孩子自己心裡也很懊悔,但當時完全沒意識到自己該做什麼了。


2. 電視等電子產品使用過多,使孩子追求即時愉悅,無法忍受作業的枯燥乏味。

相信孩子能從動畫片裡學東西的家長可謂大錯特錯。多看動畫片,傷害的不止是視力,更是大腦。

“延遲滿足”的能力也得到了損害。稍微有點挫折就放棄,遇到困難就逃避,無法為了目標而付出努力,不願忍受。


3. 沒有能自主支配的時間

很多專家都主張孩子每天至少一個小時,每週一天的時間歸自己支配。如果做不到,也必須保證每天半小時,每週一天的空閒時間。

這些時間讓孩子自己支配,想做什麼就做什麼。家長不能覺得太浪費時間了,給孩子安排一些自認為更適合孩子的項目。

研究自律行為的專家說過:一個人的時間長期安排的過滿,他反而更容易拖延。必須在中間安排一些“refresh"的時段。否則,很容易崩潰。

《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的作者就提出:過於忙碌的媽媽必須要給自己一段放空的時間,哪怕只是呆坐一個下午曬曬太陽。


4. 對時間完全沒有概念,甚至注意不到時間的流逝。

以上,相對應的解決辦法:

1. 讓孩子多參與家庭活動,捨得讓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對於培養他的獨立型和自理能力都大有裨益;

2. 鍛鍊延遲滿足的能力,學一些技能性的才藝,如小提琴,籃球等;也增強了孩子的耐力,懂得想要學好任何一項技能,都需要付出極大的努力;

3. 學習管理時間,讓孩子記錄自己從早上起床到睡覺,所做的每項事情需要花費的時間。做作業時,學會使用番茄鍾。集中注意力學習20分鐘,然後休息15分鐘。20分鐘內任何事都不能打擾,提前把準備工作做好,不要因為削鉛筆,上廁所打斷番茄鍾。有意識地培養專注的能力。


微語媽媽


害怕寫作文的浩浩

浩浩最害怕寫作文,每個週末,他都是先把其他作業完成了,只剩下一篇作文,拖著不肯寫。

“你打算什麼時候開始寫作文呢?”到了星期天的下午,媽媽問。

“我約了牛牛踢足球,”浩浩說,“等我回來再寫吧!”

“你怎麼還沒開始寫呢?”都已經下午3點了,浩浩還在津津有味地看電視,似乎完全忘記了“作文”這件事,媽媽有些沉不住氣了。

“我累死了,休息一下還不行!”浩浩說,“大不了我晚上寫唄!”

到了晚上,浩浩終於坐到了書桌前,一會兒削鉛筆,一會兒整理他的遊戲牌,就是不肯開始寫作文。

“你還在磨蹭什麼呢?反正也得寫,還不如趕緊把作文寫完了,玩得也開心!”媽媽非常不滿。

“焦慮”—導致拖拉的罪魁禍首

我們常常會因為孩子不肯收拾房間,罵他懶惰;因為他不肯寫作業、彈鋼琴,罵他做事沒有責任感。其實,做事拖拉,在心理學上是一種逃避行為,其根源是“焦慮情緒”。

收拾房間,會讓孩子覺得很麻煩、很辛苦、很無趣,特別是對個性散漫、隨性的孩子來說。

彈鋼琴,會讓孩子覺得很厭煩(反覆彈同一首曲子)、很辛苦(一坐半小時,又要看譜子、又要注意手型),而且常常令人緊張、沮喪、喪失信心(“你這個音彈錯了!”“手指立起來!”“速度再快一點!”)

寫作業,當孩子面臨學業上的困難時,會讓他感到沮喪(我沒有數學的天賦!我永遠也搞不懂分數是怎麼回事!)、無助(我不知道怎麼寫作文!)。

因此,一想到要做這些事情,一想到要經歷這些不好的感受,孩子就會覺得焦慮。於是,為了逃避焦慮,他會做一些事情,佔據自己的大腦,讓自己忙碌起來,沒有空閒焦慮,比如,看電視、手機遊戲、整理遊戲牌;或者乾脆離開那個環境,眼不見,心不煩。有時候拖得足夠久之後,他似乎真的忘記了自己的焦慮,但其實,焦慮一直都在,只是被他掩蓋了。當他開始放鬆的時候,比如,晚上睡覺之前,這些焦慮又會再一次浮現。

支持,而不是催促

拖延行為的核心是焦慮,以及逃避焦慮,與懶惰、責任感無關。

浩浩對寫作文感到焦慮,因此,他就拖著不寫,但是,拖的時間越長,他的焦慮感就越重,他就越發不想寫了。他害怕直接面對焦慮,於是就一拖再拖。

如果父母只注重結果,只想著趕緊“把事情做完”,我們就會不停地催促他,不停地嘮叨,但是,因為我們忽略了讓孩子焦慮的原因,所以沒有任何效果。

所以,父母應該針對孩子做這件事情時的厭煩、辛苦、緊張、無助、沮喪等情緒,從情感和行為上去支持他,才能幫助孩子真正地擺脫拖拉的習慣。

◆ 給予孩子實質性的幫助。

有時,當孩子逃避或拖拉的時候,他不是不想做,而是不會做。所以,你可以坐下來和他一起聊聊,看看困難在哪裡,然後幫他一起解決。

比如,和他一起列作文提綱,給他一些寫作方法上的指導;和他一起讀題,畫圖解釋,讓他理解應用題的要求,準備一些貼了標籤的整理箱,指導他如何給玩具分類,等等。

◆ 陪伴。

很多時候,孩子不需要你為他做什麼(有時,你也確實幫不上什麼忙),他只需要你在他經歷痛苦的時候,陪伴他一起度過。他會想:“媽媽都願意陪我一面對,看來這種情緒沒有那麼可怕。”

比如,當孩子彈鋼琴的時候,你就靜靜地坐在他的旁邊,不需要批評、指導和建議,只是專注地看著他彈,就是給他莫大的精神支持。

◆ 鼓勵和讚美。

當孩子成功的時候,就讚美他,比如:

“我真佩服你,左手的和絃變化這麼多,你居然都沒有彈錯!”

“現在房間看起來好整潔呀!看了讓人心情舒暢!”

“我很喜歡你描寫他們爭吵的這一段,寫得非常生動!”

當孩子沒有成功的時候,就鼓勵他,比如:

“你比昨天彈得熟練多了!”

“這道應用題很難,你花了很多時間,但是爸爸發現你一直沒有放棄,這種意志力真的很可貴!”

“我發現你學會了先寫題綱,這是一個很好的方法。”

我相信,當你把關注點放在孩子做事情的過程上,而不是結果上的時候,孩子的拖拉行為一定能得到很大改善。


心奕心語xinyixinyu


也為曾因為這個問題諮詢過一位園長,她有比較豐富的教學經驗,也是兩個孩子的媽媽,並一直在育兒路上學習。

所以當我問這個問題的時候,她居然問我,孩子是什麼血型的?當得知我家孩子是o型血後,語重心長地對我說,這個血型的孩子真的很容易被外界干擾,注意力也不會有b型血的孩子那麼集中。作為家長,我們只能接受。

但難道就放任孩子嗎?當然不!既然我們沒有辦法改變孩子的這種本性,但又希望孩子能夠學習好,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培養孩子的責任感,對於學習的責任感。一個有責任感的孩子,尤其在學習上,一定能夠控制住自己,讓自己更加專注於學習的。

所以,我建議與其去尋找方法讓孩子培養孩子的注意力,培養孩子的定力,培養孩子好好做作業,不如培養孩子的責任心,對學習的責任心!





懶媽媽的育兒之路


其實看到這個問題的時候我想到的是時間的長短,就是孩子注意力集中的時間長短,我們作為家長首先應該知道孩子注意力集中的時間是跟孩子的年齡有很大關係的。5-6歲的孩子,注意力集中的時間是10-15分鐘,7-10歲是15-20分鐘,10-12歲是25-30分鐘,12歲以上是30分鐘以上。



所以我的做法是和孩子講好做作業20分鐘後,可以休息一下,看一會書,玩一會兒,然後如果作業沒做完就接著做。以後,可以和孩子商量延長一點時間,比如5分鐘,讓孩子慢慢適應。以後可以再延長一點時間,但一般我都不會讓孩子學習作業超過45-50分鐘。一是為孩子的健康,二是能讓孩子保持好的學習狀態和學會提高學習效率,長時間的學習並不能保證效率,反而會讓他們厭倦學習。



家長們都希望孩子一夜成長,一夜懂事,但不管怎樣不能違背一些自然規律,順勢而為,最好!

我在加拿大溫哥華定居20年,希望能夠幫助大家瞭解加拿大,瞭解加拿大的教育和文化。 如果大家覺得有幫助,請轉發給你的朋友並點個贊,也歡迎評論區提問,我們一起探討。


溫哥華大叔聊教育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作業拖拉,做事磨蹭,家長可以嘗試這麼做:

一、排除無關誘因,讓孩子專心做事。

  一個小女孩在上學前做事總是磨磨蹭蹭,原因是她做事注意力不集中,容易被無關的事物所吸引。比如,正在吃飯,窗前有隻小鳥飛過,她就會放下飯碗去看個究竟;正在畫圖畫時,忽然聽到電視裡的聲音,就會丟下畫了一半的畫,跑去看一眼電視,留下半拉子圖畫磨蹭著不肯馬上畫好,其他的事也雷同。所以,做事往往戰線拉得很長,效果還不一定好。針對這種壞習慣,家長就商量好,她做事時,儘量保持安靜的環境,排除與當時事件無關的因素,使孩子能專心於她正在做的事情上,加快速度也保證質量,慢慢就養成了利索的好習慣。   

二、加強時間觀念,培養孩子把握時間的能力

孩子磨磨蹭蹭,與他們沒有時間觀念有關。一個家長的女兒就是俗話說的那種老虎緊追到腳跟,還要回頭辨雌雄的人,是個典型的沒有時間觀念的孩子。由於磨蹭,上學經常遲到,被老師批評是家常便飯。對此,家長非常苦惱,下決心幫她改正。

首先,應該幫她認識磨蹭給她自己和父母都帶來不好的後果,她接受意見並表示願意改正。接著,與孩子一起制定一個互相監督的計劃,讓她監督媽媽有沒有磨蹭現象,爸爸做裁判,記錄結果並及時報告。與父母一起制訂了生活日程表,記錄每天早晨穿衣、盥洗、吃飯等所用的時間,一段時間後看有沒有進步,女孩開始為自己的進步而高興,主動加快了自己的做事速度,時間觀念也加強了。現在她會根據時間來調節做事速度,有了初步合理把握時間的能力,遲到的現象幾乎絕跡。  

三、啟發孩子的競爭心理,提高靈敏度,改變磨磨蹭蹭的現狀   

生活節奏日益加快,但對孩子來說,他們還沒有接觸社會的經歷,自然感受不到緊張氣息。但是,孩子要長大,一個作風拖拉的人是無法在競爭社會立足的。對此,從小訓練孩子主動把握現實的能力和智慧是根本。具體做法是:適當增加生活的緊張氣息,啟發誘導孩子的競爭心理,提高他們的靈敏度,改變磨磨蹭蹭的現狀。一個男孩的父親從兒子上幼兒園起,就有意識誘導他的競爭心理,讓他經常和小夥伴展開競賽:比速度、比勇敢、比仔細等等,讓孩子在競爭中逐步認識到自己的能力,養成敏銳捕捉信息並做出反應的思考力和行動力。在家,也常開展有益的親子競賽,通過勝負交替,鍛鍊了孩子的心智,也提高了靈敏度。現在,男孩適應了這種節奏和習慣,很少有磨磨蹭蹭的情況。   

四、管放結合,讓孩子經受必要的鍛鍊   

在一個三代同堂的家庭,,小女孩從小享受全程服務,飯來張口,衣來伸手,養成了對成人的過分依賴。一旦要她自己做事時,她就四肢沒力,手腳不靈了,凡事磨蹭著,等著你們伸出援助的雙手。家長也曾嘗試從培養自理能力入手讓她改變磨蹭的習慣,但都不了了之。比如:冬天穿衣,怕她受涼,奶奶趕緊去幫忙;吃飯太慢,爺爺怕餓著她,又破例喂她。這樣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變成了一句空話。上學後,問題馬上暴露了出來:在學校,她什麼事情都比同學慢,吃飯慢、做作業慢,連考試、測驗都無法按時完成。這才使我痛下決心,該她自己做的事絕不代勞過多,此為放的過程,讓她在做的過程中,鍛鍊才幹。同時,家長也下決心管,規定時間內不吃完飯,就堅決收拾掉餐桌,使得她下次進餐時必須抓緊時間。孩子做事遇到的困難,也不急著幫忙,只做必要的指導。父母還做通了爺爺、奶奶的思想工作,管放結合,讓孩子經受必要的鍛鍊,早日擺脫磨磨蹭蹭的陰影。   

五、反話正說,讓孩子樹立信心,積極進取

孩子很重視父母的評價,表揚鼓勵總是能激勵和打動孩子。反話正說也是一個好辦法。比如,孩子每天晚上上床睡覺前總是磨磨蹭蹭的,到很遲才入睡,睡得晚就影響第二天的早起,媽媽急得每天罵他一頓也沒用。於是,媽媽想到兒子很愛聽好話,就試著反話正說:曉明大了1歲,懂事不少!用不著媽媽提醒,就上床睡覺了。話音未落,兒子立馬上床鑽進被窩。第二天,又是表揚將他催上床。在其他事情上,這種辦法效果都不錯,家長還可以給孩子買小玩具和自制的獎狀,孩子當然會非常驚喜和自豪,磨磨蹭蹭的現象越來越少,做什麼事情都會信心十足。

六、用自然教育法,讓孩子嚐到磨蹭的後果   

自然教育法倡導:一個人應當承受他的行為引起的後果,從而調整自己的行為方式。由爺爺、奶奶帶大的孩子,也許是老年人行動相對遲緩的緣故,他們對孫子沒有什麼動作敏捷、做事爽利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孩子磨磨蹭蹭的習慣。現在每天上學前最緊張的時候,他也快不起來。家長與老師取得聯繫後,可以讓他品嚐磨蹭的後果。早晨,不再像往常一樣催促他,由著他慢吞吞地整書包、擦皮鞋,還忙裡偷閒地看奧特曼圖書,結果當然是遲到挨批評。回家後他肯定很難過,家長這時可以告訴他:平時不遲到是因為有爸爸、媽媽在替你著急,催著你加油。現在,你長大了,要學會做事加快節奏,安排好時間,如果磨蹭習慣不改,還會造成更嚴重後果。孩子吃了苦頭,也嚐到了抓緊時間的甜頭,做事快多了。行為方式決定行為能力,孩子磨磨蹭蹭一旦形成習慣,補救非常困難。並且,生活上磨磨蹭蹭的壞習慣會遷延到學習、交往等多方面,引起一系列後果。父母合理安排好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