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曲社的王阜和德雲社郭德綱有什麼恩怨?

校長講電影


其實郭德綱和苗阜並沒有多少個人恩怨,曾經還惺惺相惜過呢。在苗阜的創業初期,他處處模仿郭德綱,無論是相聲表演的內容還是青曲社的演出形式、人才培養和運營方式都是參考的德雲社。苗阜也曾尊師命,為郭德綱獻上過孤本相聲,所以說,他倆曾經也有一段美好的過去。


但是在苗阜2013年火了以後,雙方的關係極度惡化。最主要是苗阜的心態發生了變化,他一心想挑戰郭德綱在行業內的地位,但是實力相差甚遠,所以只能另闢蹊徑,改換門庭,走一條不同於郭德綱的發展道路,也就是追隨姜昆,走上郭德綱的對立面。


於是,苗阜多次在微博上向郭德綱及其徒弟發難,但是郭德綱從未公開回應,令苗阜頗有一種有勁使不出的挫敗感。此後又變著法兒的討好相聲界同行,意圖孤立郭德綱,而京津相聲界也很吃苗阜那一套,雙方互動頻繁。唯有西安相聲界不怎麼搭理苗阜,雖然苗阜在微博上多次主動示好珍友社和相聲新勢力,但是人家都沒有回應,反而和德雲社互動積極。


苗阜現在儼然一副曲協領導的派頭,經常出席各種會議,端坐檯上,指點一二,還喜歡在微博上各種曬,但是大部分人看他都覺得越看越像小丑。。。。


相聲演義


第一,苗阜在郭德綱落難之時曾力挺德雲社。但是郭德綱對苗阜的好意沒有太在意。第二,馬鶴琪事件。第三,郭德綱想挖盧鑫玉浩。


先說說郭德綱不感恩事件,2010年對於郭德綱和德雲社來說是一個多事之秋,北京所有演出場所整改;徐德亮,王文林,何雲偉,李菁,曹雲金相繼退出;郭德綱弟子李鶴彪打北京臺記者;在郭德綱和德雲社內外交困的時候,苗阜本著唇亡齒寒的關係,發微博力挺郭德綱。但是老郭對苗阜的好意,似乎並沒放在心上。


再說說馬鶴琪事件。苗阜力挺郭德綱之後,郭德綱曾派徒弟馬鶴琪去苗阜的青曲社,苗阜對馬鶴琪厚待有加,兩年後,馬鶴琪在沒有通知苗阜的情況下,以郭德綱收徒為藉口,返回了北京。苗阜還專門隨了份子錢。但是馬鶴琪以後沒有再回青曲社。苗阜懷疑馬鶴琪是郭德綱的臥底,偷學青曲社的表演。再後來,馬鶴琪在郭德綱的指派下回西安開辦德雲社西安分社,苗阜專門送花籃祝賀。但是德雲社西安分社沒有開火,時間不長就關門了。坊間傳聞是苗阜暗地使壞,打壓德雲社西安分社。苗阜曾經打電話質問郭德綱,但是郭德綱始終不接電話。至此二人關係徹底破裂。

最後說說盧鑫玉浩,二人參加笑傲江湖一鳴驚人,郭德綱十分欣賞二人,想把二人招致麾下,但是郭德綱不知道盧鑫玉浩二人是苗阜青曲社的人。因此二人矛盾更加深了。

現在網上關於二人的矛盾報道很多,多數都是苗阜在發難。郭德綱根本不做回應。只是偶爾發個類似青蛐蛐爬毛筆這樣微博。相信苗阜自己一個勁的挑釁,郭德綱不回應,總有乏味的時候。還是塌心說相聲吧!


靖逸軒主


早期,苗阜先與郭德綱交往,在一次德雲社表演時,郭德綱還隆重介紹過苗阜,並祝青曲社成功。早期苗阜的相聲包袱,橋段幾乎完全模仿郭德綱。郭德綱長苗阜十幾歲,又是津門,因此可能會對苗阜有所謂的大。但苗阜取得一定成績後,急於入政界,成為姜昆等主流相聲演員門上客,那麼只有和郭德綱分道揚鑣,劃清界限,痛罵郭德綱,已交投名狀。觀眾不服的是你拿郭德綱的包袱,橋段,以及管理,過場都及力模仿德雲社,郭德綱都沒有說什麼。郭德綱還在一些演出中為苗阜開脫,可苗阜一搭上姜昆,就開始痛罵郭德綱,自己獲得了很多不發工資的頭銜,一句話,小蛋子孩兒,不懂事!


東周列國8


苗阜曾公開指責郭德綱暗算青曲社並在網絡上僱水軍黑自己,要求郭德綱給一個解釋:



苗阜在大學演講的時候說過,當時郭德綱被整頓的時候,他打電話去就說了一句話:師哥,我們青曲社加入德雲聯盟“算是力挺了郭德綱吧。但是在投身主流相聲圈之後,卻有點和郭德綱從此涇渭分明的感覺。

藝不壓身,相聲想長遠靠的是藝德。我覺得在目前相聲屆甚至曲藝屆能做到郭德綱這種影響力的可以說前無古人後無來者。雖然說的有點大,但這是現實。有多少人 能有郭德綱這一身能耐?



這一身本事既有先天條件又有後天努力, 其他各個相聲團體,說實話也都是搭著德雲社的車混日子,想聯合起來跟德雲社競爭太難了,這不是誰壟斷打壓炒作的問題,相聲要向長遠發展,最重要的還是自身得硬,得有真本事,靠說幾個小段子永遠長久不了,其他的相聲演員還得學習沉澱才行。



郭德綱在同行不斷打壓,徒弟連翻欺師之下走到今天,只說明一個問題,有真功夫真本事。郭德綱必定是劃時代里程碑的人物,若干年後,主流相聲界給不給相聲大師的稱號,在百姓心裡也是一代相聲大師。



二叔專業批八字



我只想說一句,那叫苗阜,搭檔叫王聲…


南宮欣欣


這篇回答純屬個人喜好,純屬個人觀點,不喜勿噴,有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每個人審美不同,所以看人看事觀點不同。

我覺得德雲社和曲青社根本不在一個層面上。王阜和郭德綱也不在一個層次上。恕我直言,我還真不知道,還有個青曲社,也沒真正聽過王阜的相聲,現在總有人把王跟郭相提並論,把青曲社和德雲社相互比較,不知道這是不是一種宣傳策略。

看《笑傲江湖》盧鑫玉浩表演,才知道還有青曲社,搜索了一下,才瞭解這個社團,後來看新聞,說盧鑫玉浩也退出了。

在我看來,德雲社是一個現代化大公司,而且走上正軌,而青曲社不過是一個家庭作坊,兩家相差真的太遠了。

我對德雲社還是有感情的,手機,ipad等音頻應用軟件裡,唯一下載的就是德雲社的相聲,郭德綱于謙的自不必說,岳雲鵬孫越的盡居其次,現在對於郭麒麟等也喜歡有加,幾乎24小時聯軸播放。

德雲社在我家裡可以說是發揮了兩個巨大作用,第一是,助眠,晚上枕邊就聽相聲,也不關,到沒電為止,有時候充電不關聲,這種助眠比聽鬼故事強的多,不做噩夢。

第二是防盜,家裡經常是24小時播出相聲,有時候上班也不關聲,在門外可以聽到屋裡有動靜,小偷不敢進,這也是偏得,意外的收穫。

至於他們之間有什麼恩怨,我不知道,郭德綱曾經發過一篇微博,說:莫非此物也讀書…似乎暴露出一些問題,但箇中情節不得而知。


韓東言


這個問題用郭德綱的話來說:只有同行才是赤裸裸的仇恨。這句話用在青曲社和德雲社來說並不是全部。都知道早年間德雲社和北京電視臺的恩怨,青曲社生長在陝西,發揚在北京電視臺,說白了就是郭德綱的對手弄來制衡德雲社的,不過彼此不在一個量級。

德雲社紅火的時候,王苗二人還在說著不可描述的相聲,有多赤裸就有多赤裸,感覺這像任何民間的前身,王苗二人也算有才,硬生生的走出了一條屬於自己的道路。

且行且珍惜,都是靠相聲這門手藝吃飯,各有千秋,並不是什麼要振興名族文化,本身並無恩怨,都是牽扯了某些人的政治和荷包利益的博弈而已。


胡國偉58


其實我大概能猜到為什麼相聲界仇視郭德綱。 90年代初主流相聲盛行於各大晚會,所謂的高級場所,受人追捧。讓演員們心裡優越感劇增。他們一躍從撂地的民間藝人成為藝術家了。那自然就脫離民眾了,演員自覺看我相聲的都是高等人,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

那時候春晚熱播。其實春晚的初衷是好的,讓大家可以在一臺晚會上看到全國各種曲藝形式,但因為時間限制不得不壓縮演員們的表演時間!一個節目十幾分鍾。都是大家平常看不到的表演!

相聲如此,京劇如此。只是沒想到這樣反而讓相聲更加受歡迎了。物以稀為貴嘛!於是藝術家們更加藝術了!簡直成了雲端的人物,俯視眾生!

他們心中也有自己的算盤:觀眾其實是很賤的,越是不給他們,他們才會越捧著你!況且那時候沒人知道什麼是傳統相聲。不知道相聲該怎麼說!我一次說十幾分鍾你們就很滿足了,那我下次說二十分鐘你們就更加感恩戴德!

於是相聲不再是服務民眾了。變成了施捨民眾。

他們以為事情會一直這樣發展下去!一代傳一代!相聲從民眾中脫離出來。而後高於民眾!到後來藝術家們自己都忘了相聲是從民眾中出來的!他們覺得相聲生來就是高雅的!也只能在高雅的平臺表演!可是春晚的舞臺就那麼大!相聲藝人不可能都上,通道變窄!其實他們去小劇場演出也可以活。不是不去。而是不屑!

後來出了個郭德綱,茶館演出,評書單口。一說一天!講相聲的起源,發展!相聲就是通俗的!就是服務民眾的!伺候大眾的,我讓您笑,讓您高興。您賞口飯吃!

這下藝術家不幹了,我也是說相聲的,你丫自乘低賤也就罷了,拉的我們也跟你一起低賤?況且你這麼一說一天,給這麼多?那不是讓大眾知道了相聲這麼便宜?以後我們還能貴的起來?你這不是拉低市價,惡意競爭麼?那得弄死你!

於是飽受壓迫,於是忍飢挨餓。於是受盡白眼!快餓死了。郭德綱也屈服了,得吃飯呀!後來二進北京就是投降來了,舉著白旗穿著褲衩,揹著荊條!

可是藝術家們不幹呀。知道厲害了?知道錯了?想投降?不接收!我等高雅的藝術家怎麼能跟你這低賤的民間藝人為伍?把丫白旗撅了,褲衩扒了,用荊條抽著屁股把丫趕回天津吃屎!

郭德綱只能破釜沉舟,背水一戰了!要不就得餓死呀!這才有了後來的三進北京,拉了幾個殘兵創立德雲社準備跟高雅決一生死。後來遇到伯樂,有蒙前輩搭救吧!活了過來!

到現在有了說話的資格,說話的力氣自然要揚眉吐氣,把那些人的褲衩也扒了!這是人之常情!也不能說睚眥必報!換誰都會這樣吧!畢竟相聲圈外人看不明白。但從李文華八十一歲才得以拜馬三立為師這件事上也能看出來一點吧!

最後祝德雲社越辦越好吧!也希望主流相聲能有好的作品!畢竟有競爭才有進步!


塵埃45


最簡單的解釋:同行是冤家



話又說回來,那苗阜的聲音聽著真的很便秘,包袱很那啥,糊弄一下沒聽過相聲的小兒童


邀月聽風


本來在這個問題上不想說什麼的,這確如郭德綱所說,外人不瞭解情況就來勸架調解,是肯定不對。這些罵架打鬧對錯於我們這些吃瓜群眾何干呢?不操這心。但相聲好壞,買了票,看的人有多少,自然能分出高下,苗埠不該責怪郭德綱的作為,這是術業有專攻,人家努力太多,端起這碗飯,可當大師。………市場,你決定不了,市場也有嚴酷的強弱淘汰制,就拿相聲來說,你讓我笑了,下次還想聽你說,我願意花錢聽你說,你那就是真本事!你說段我不想聽的相聲,說完了,我的腎上腺素都沒有反應,還告訴我這是相聲,那你就一邊玩去。我不想聽,花一毛錢都虧得慌。……有時間在後面期期艾艾的說,我們是一家人。不如想好在這場戰爭中怎麼脫穎而出,怎麼提升自己的水平,怎麼賣得出錢來,讓民眾看見你和郭德綱同臺時,評論說,這是兩個大師。而不是調笑說,喏,那傻子也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