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书推荐:一本官场的“厚黑学”

今天小编推荐的书是第九届茅盾文学奖获得者李佩甫的经典作品《羊的门》。这本书与其说是一本乡土小说,不如说是一本官场的厚黑学。



贾平凹、张炜、白烨、陈晓明、孟繁华、雷达赞语:

中原,是李佩甫落脚的基地,也是他升华的平台。他始终站在中原这个点上,满腔热忱地去观察、认识这片土地、人民和他的国家。如果他没有坚韧的心性和品格,尤其是深刻的思考和勇气,在世纪之交,就不会有《羊的门》这部真正深厚的、大气魄的作品出现,光芒四射并持续到今天。

——贾平凹(第七届茅盾文学奖得主,陕西省作协主席)

李佩甫深深地沉浸于自己的语言艺术之中,是厚重无比的中原文化的当代书写者。他的声音发自丹田,他的情感源于大地。在他瑰丽斑斓的文字长河中,《羊的门》无疑是最具代表性的杰作之一。

——张炜(第八届茅盾文学奖得主,山东省作协主席)

十几年来,涉及乡土现实、乡农文化的作品纷至沓来,林林总总,但无论是从内蕴营造的浑厚上看,还是从艺术手法的老到上比,鲜有作品能与李佩甫的《羊的门》相提并论。

在当代文学堪称丰富多彩的人物画廊里,像呼天成这样的丰繁得令人难以辨识、复杂得令人咀嚼不尽的人物形象,委实并不多见。也可以说,由于塑造出呼天成这样一个独特而奇崛的人物形象和典型性格,《羊的门》便卓具了自己独特的艺术价值。

——白烨(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会长)

呼家堡的生活方式是呼天成缔造的,在缔造这一特定生活方式的同时,呼天成也完成了个人人性的塑造。李佩甫呕心沥血地完成了这个既有中国传统又有现代文明特征的复杂的中原农民形象的雕凿与锻铸,是《羊的门》取得的最大成就。

——孟繁华(中国文化与文学研究所所长)

作家李佩甫以历史与现实的交汇为基本结构框架,塑造了呼家堡“四十年不倒”的当家人呼天成的形象。他无疑是中原大地上的智者和行动家。他在村中君临天下、舍我其谁的优越感,是基于他对“土地”与“人民”原初而真切的认识,基于他对父老乡亲有计划的“修理”;他成功地把村人控制在股掌之间的胆识,与他以远大的眼光经营“人场”紧密相连;他用四十年的时间,营建了一个从乡到县、从省城到首都的巨大的关系网,这确保了他呼风唤雨、左右逢源的神力和“只有成功没有失败”的辉煌。

而作者通过县长呼国庆在当今仕途官场上的沉浮、挣扎,更是把现实的温情与残酷、合作与较量、本真与异化、情感与利益等等,汁液淋漓地呈奉在读者面前。作品通过人物在官场、情场上没有硝烟的搏杀,以现实主义的冷峻,洞透了这块古老大地的精神内核,具有极强的现实冲击力。它的深刻的批判力度,足令世人震惊。

李佩甫,男,1953年10月生,汉族,河南许昌人。作家。中共党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作协全委会委员,国家一级作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任职河南省文联副主席,河南省作协主席等职。曾被授予"五一"劳动奖章,获"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河南省省管优秀专家、"河南省十佳电视艺术家"等称号。曾先后获全国庄重文文学奖(1994年)、飞天奖、华表奖、五个一工程奖、人民文学优秀长篇奖、《小说选刊》优秀作品奖、《小说月报》优秀小说奖、《中篇小说选刊》优秀中篇奖、《中华文学选刊》首届文学奖、全国"金盾文学奖"、"全国十佳小说奖"等多项大奖。2002年,获河南省"十大文艺成果奖"。2012年12月,长篇小说《生命册》获2012年度茅台杯人民文学奖。2015年8月,获第九届茅盾文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