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常有人說投資不過山海關?能深刻分析說明嗎?

海的約定8


好的投資,只要符合條件,在什麼位置都是好的!我在東北待了四年時間,河北待了10年時間,現在在南方也有二十多年的時間。就用自己的感觸來談談,為什麼常有人說投資不過山海關!

一、山海關以北的地區更加寒冷,進入冬季更早,春夏秋冬十分明顯。從經濟發展的角度來講,山海關以北的冬天,諸多的經濟活動是被限制的,並不像南方一般一樣的可以全天候進行經濟發展。為什麼?山海關以北的地區,冬天經常就是零下十幾度、二十幾度甚至三十幾度,怎麼外出幹活?就算是出門,都覺得冷。很多的工地在冬天都是停工狀態,沒有辦法進行建設,太冷了。所以,山海關以北的經濟發展,其實是存在時間性,沒有南方經濟發展的時間長!

二、人文文化更深。都知道東北人熱心、豪情,也正是因為這種人文背景的影響,人情在某種程度上也就阻礙著發展。北方人好喝酒,南方人好喝茶。可能很多東北老鐵們會反對,但這是真實存在,沒有任何的地域黑的意思。

三、重要人才的流失。東北也有很多好的大學,但是對比較近的北京、天津還是存在不足,更多的人才流入到了北京、天津等地。當然,東北人也喜歡望南方走,重慶、廣東、海南都不乏擁有東北人的身影。


厚金說


說投資不過山海關,其實是很多人對東北經濟困境的誤讀,特別是對一些行業的誤讀比較明顯。

東北地區152家上市公司當中,有4成是傳統制造業企業,化工、汽車、醫藥、機械等領域在全國來說還算可以。

近三年來隨著東北振興計劃的實施,經濟還是有一定效果的。大部分東北上市企業的現金流及運營能力還是比較好的。

不過最近幾年,來自東北企業的不利消息太多了,近期的長生生物疫苗造假,去年的輝山乳業資金鍊斷裂,以及獐子島遭遇“黑天鵝”,毛振華喊話亞布力滑雪管委會以及撫順特鋼大股東債務違約等,基本上是每年都有發生,這在一定程度上損害了東北企業的形象。

相比之下,為什麼江浙滬地區能容納超過1000家上市公司,涉及海外內高新科技領域的企業很多,而且成為該地區民營經濟的主導力量,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人人遵守商業規則,用市場規則來辦事,執行效率高了,企業自然會健康發展。


斑馬消費


1、都在說投資不過山海關,但是大多數人都沒說到點子上,什麼貪官什麼氣候的,都是次要的!知道我為什麼在老家待不住要跑出來麼?

那就是氛圍太差了!

投資是需要商業氛圍的,而東北是全國商業氛圍最薄弱或者說完全不存在的地方,商業的最基本原則是什麼?那就是契約精神,而現在東北那些經商的,像什麼雪鄉也好,之前的那些半路要加錢的黑導遊也好,你包括像在海南島打人坑人的,哪有半點契約精神在裡面

2、翻不過身!

東三省100多家上市企業中,被曝光被處罰包括被勒令退市的,有近30家,另外還有十幾家都面臨不同程度的監察……比例高到這個份上,我認為這就是東北的投資氛圍寫照!

你再看看2017年的IPO公司數量,這是直接反應目前投資環境的最好證據,2017年東三省IPO的企業數量有多少?4家!偌大一個東北,真的就只有4家申請上市!

所以,要我說不但是投資不過山海關,而且炒股也不能過山海關!上市公司都這麼不講契約精神,造假瞞報這麼嚴重,你說投資人怎麼敢投錢?



驢驢驢驢驢驢總


這樣的話題不宜說的太深入,本著實事求是探求事物本質的科學態度,簡單分析一番。


資源豐富的國家或地區,往往容易不思進取,比如中東產油國,比如某些資源豐富的省份。靠出售資源賺錢容易,辛勤勞動和科技創新往往就會缺乏關注。


東北如此,山西如此,某些礦產資源豐富的縣市同樣如此。


東三省早期石油資源豐富,重工業發達,可以說是基礎條件最好的區域。正如前面所說的原因,不思進取,缺乏創新,一步步滑落雲端。


南方市場經濟規則更為明顯,不但更加吃苦耐勞,創新精神更強。雖然也有吃拿卡要,但是好歹不會讓企業傷筋動骨。


你燉肉,我來挖一碗就走,給你留下更多的肉和湯,這是南方經濟發達的重要原因。

你燉肉,我把鍋端走,肉沒了,湯也沒了,鍋都沒剩下,這是很多投資關外的企業家感受。


招商引資時,甜如蜜,感情深,一口悶,合唱二人轉。

投資落地後,求人難,多刁難,方知來錯了地方。


2018年1月的亞布力事件,就非常有代表性,可以做出很多解讀。


營商環境一旦惡化,想改變是極難的。關係盤根錯節,形成各個利益鏈條,企業活力降低,人才紛紛流失。在這種環境下,創新和創業成為奢望,經濟活力可想而知。


最後附上一張圖,做另一種解讀:


財智成功


我是七選,一個把粉絲當成自家人的小姑涼,歡迎大家點擊關注我哦,謝謝~

大多數朋友可能只聽過“投資不過山海關”這句話,殊不知後面還有三句,即:

“投資不過山海關,投資不去雲貴川,投資不上太行山,投資不到寧藏甘”。


今天,小七就和大家聊一聊,這句投資界關於地域評判的順口溜,背後究竟隱藏著怎樣的區域經濟道理。

這四句順口溜雖然字數不多,但是涉及的區域卻非常之多。

由於時間關係,我就從題目出發,僅對以上區域中的山海關進行解析。

山海關在哪裡

首先,我們要弄明白這山海關究竟是哪塊區域:

山海關,位於如今河北省秦皇島市,是河北省與遼寧省的分界線,也就是華北地區和東北地區的分界線。

所以山海關所指的區域,即東北三省:遼寧、吉林、黑龍江。

為什麼說“投資不過山海關”?

首先要認識到,山海關那頭的問題是投資回報率太低。

氣溫低、冬季長、人口密度低,這些先天條件本就不適合做投資。

如果我是企業家,我肯定更傾向於去長三角、珠三角投資發展。

東北的企業,生產成本、維護成本、運輸成本,每一項都不佔優勢。

再加上吃、卡、拿、要風氣盛行。

投資者何必要冒險去山海關的那頭去投資呢?

強東的頭很硬哦?

總結

山海關的那頭,已經自成體系,除非···

這裡聲明一下,七選不是地域黑哦,我就覺得東北的小哥哥都好高好帥,小姐姐們長的也是大眼睛高鼻樑,身材高挑,讓人羨慕不已!


七選


投資不過山海關,很有道理。

東北人,豪爽熱情,大氣開朗,在一起玩耍,沒問題,最好的酒友,沒有之一。

但一旦做正事,嘖嘖嘖。

具體事例就不多舉了,一年內發生的雪鄉事件,亞歷克事件,疫苗事件,全面擊穿了東北的商業行政及衛生行業底線。

為什麼東北就是這個樣子?螃蟹認為,和東北人文有極大關係。

東三省,白山黑水,膏腴之地,漢人的傷心之所。女真崛起的代價,是東北原主漢人被殺絕,是真殺絕。和老毛子接壤,受盡荼毒,日本經手,滿洲國鬧劇,到後來內戰,可以說日日戰火,天天硝煙,城頭變幻大王旗,東北人實在是苦到極點。於是咱東北人就形成了這種地域文化特點,今朝有酒今朝醉,杯中有酒須盡歡。契約精神?狗屁,能弄來銀子就是本事。長遠目標?狗屁,明天還不知道在哪裡,想那麼多幹哈?小事不要臉,大事不要命,這就是東北人特有的土匪文化。

要說東北人輝煌過,那也是鬼話。東北資源豐富,在早期因為和老大噶接壤,重工業是舉國之力在建設,能不輝煌?但在全國範圍內,論開拓,不如廣東人,論踏實,不如江浙人,論應變,不如湘楚人。

新時代的東北人,如果沒有起碼的覺悟和改變,會繼續被邊緣化。


花錢無缺


我解讀一下“投資不過山海關”’

投資不過山海關=東北投資效率高=東北人勤勞敢拼

東北佔據這麼多極端不利條件,人口嚴重外流下,剩餘人口可能也就關內一個人口較多省那麼多人,GDP5.5萬億。而今年上半年,長春瀋陽Gdp名義增速12%以上,不需要投資,也能增長GDP,投資效率跟一線城市差不多。同樣創造5.5萬億GDP 投資1萬億的和投資5萬億的,誰效率高呢?這也說明,東北無需國家輸血,自我造血能力強。

為啥說東北人勤勞呢,沒有投資,人口人才外流,消費沒有,投資沒有,出口受限,三駕馬車全部淪陷,啥也沒有,活活把空氣變成GDP了。瀋陽大連長春每年貢獻1100億以上稅收,其中有500-600上劃給中央。經濟質量也完全過關,稅收也夠,沒有多少水分,泡沫經濟比重極低,房地產增加值佔比GDP遠遠低於種地增加值佔比GDP

今年上半年,遼寧GDP名義增速超過10% 遼寧用實際行動打了唱衰東北人的臉,東北的走勢,往往不按有些人所想的,想讓東北繼續崩?不好意思,做不到!從今年開始,長春瀋陽上行期(幾年後的GDP排名要比當前高)

說句難聽的話,天天嘲諷東北地區的,你GDP達到12%的增速,且,兩稅收入佔比GDP15%以上。(兩稅收入佔比GDP太低,懷疑GDP注水)你嘲諷也就算了,如果達不到這水平的,你應該怎麼辦呢? 你們相比東北佔據太多有利條件,反而發展得更慢,是不是你們太垃圾了?還有何臉面苟活呢?自殺謝罪吧!

最後送你們一張GDP照妖鏡。某些GDP超長春瀋陽的,而稅收卻低的,得小心了,如果國家想擠你水分,你會比2016年的遼寧還慘!



大長春崛起


主要是人的服務意識太差,前幾天在北方一個縣級市稅務局繳稅。本人不是財務人員,增值稅的表格不會填,就問了一下工作人員,然後得到的答覆是,你發我工資啊,你不發我工資,我憑什麼告訴你怎麼填,回去填好了再來。感覺說得還挺有道理啊。


A00晶品苑


作為一個生在東北長在東北的人,看了這個心裡不爽,但為什麼有這樣的論調,請大家看我轉發的文章就知道了。要不是父母年紀大了,不愛離開老家,我也早去北上廣了。連獻愛心都要審批的城市,你居然還敢投資,這心得有多大啊。


理性的批判者


投資不過山海關,是指山海關以外的投資沒有沿海那麼好。主要是指東北一帶的企業。而且在A股的上市公司,退市的企業佔退市股票數量的一半左右。

在2017年以來,山海關以外的上市公司中,有欣泰退、烯碳退和吉恩退等多家東北企業。在前不久還有象長生公司這種令全國人民很憤慨的事件發生。雖然長生生物造假已經得到了相應的處罰,退市也是板上釘釘。但是,這種公司給東北企業帶來了很不好的影響啊。

不可否認,東北也有一批優秀企業,象吉林敖東等這樣的公司還是不錯的。不能全盤否定。但東北企業確實口碑不佳。特別在長生生物這樣的公司出現之後,使得投資不過山海關的說法更加確定了。這可能與東北的環境有關。
東北自然資源很豐富,但由於地處北方,上班時間都與南方的不一樣,天氣的原因可能會使人變得懶惰。人力資源相對匱乏。現在是人才社會。如果沒有一定的人才聚集地,想要有大的發展也是很困難的。投資不過山海關就是這樣來的,但也不能全盤否定。

最近問答點贊好少啊,雖然行情不好,但還是希望多多幫忙點贊哦,謝謝!看完點贊,腰纏萬貫,感謝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