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士顿“大屠杀”?最早的标题党搞事

波士顿大屠杀,是美国独立战争的先导事件之一。

在1770年,对英国税收越来越不满的北美居民,对英军驻军也越来越敌视。

波士顿。

波士顿大屠杀事件的当天,本来只是普通的一天。但是一群波士顿市民决定去辱骂并骚扰一名英国哨兵,结果人群越积越多,把这名哨兵围在了中间。哨兵保持了克制,什么也没有做。

英军的反应是派出一个小队,去支援这名哨兵。这支派出去的小队也非常小,只有几个人,加上那名哨兵自己也没到十个人。

面对这支小队,波士顿居民仍然没有让步的意思。他们继续辱骂这几个英军。英军依然没有反应,只是站在原地,形成一条线。

眼见英军没有采取措施,抗议人群开始向英军扔垃圾。英军还是没有反应。

于是波士顿居民开始向英军扔石头、木棍。

其实英军算是比北美人克制吧。

在这几名刚刚入伍没多久、受到的训练还不足、没有任何作战经验、甚至连人生经验都没多少的英军士兵当中,终于有某个年轻人崩不住了。他开了一枪。于是他的同伴都开了枪。这一轮射击造成了十几人的伤亡,其中死亡人数总计五人。

这就是波士顿大屠杀事件的全过程。

为什么伤亡人数这么少,这件事却会被称作大屠杀?

因为标题党。没错,就是标题党。

约翰·亚当斯。这件事里面有他一份。

一部分本来就敌视英军的北美居民,开始拿这件事当成素材,在各种大小报纸上疯狂写这件事,把这件事描写成英军对殖民地善良居民的大规模蓄意谋杀。在接下来的几个星期中,英军支持者和北美激进者互相竞争,竞相印刷宣传册,把错往对方头上归。英军支持者说波士顿抗议者是暴民,北波士顿抗议者说英军是暴君的走狗、杀人狂魔。

波士顿的人至今还特别喜欢报纸。

在这样的气氛中,某些“机智”的北美激进者,开始在标题上下功夫。“五名波士顿居民被杀”这个标题,当然不如“波士顿大屠杀”这个标题来得有冲击力。于是这些人全都开始称这件事为“波士顿大屠杀”。随着独立战争的结束,这个名称就永远留在了美国人的书中。

美国人一直就特别擅长宣传,从那时候开始就是。

有趣的是,在后来美国人强迫印第安人迁徙的过程中,印第安人死伤大半,当时却没人提“大屠杀”这个词了。

这么喜欢起标题,不来写个“西进大屠杀”吗?

后来我还和一个美国人讨论过这个事。他说:“伪君子做派嘛。因为死的是自己人,所以不管死多少都是大屠杀。”

那天,我学到了“伪君子做派的”这个形容词:Hypocrit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