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迪達斯 AlphaEdge 4D 評測:3D 打印的量產之作,體驗如何

作為一個四捨五入 200 斤的胖子,我人生中有很長的時間是在尋找一雙能讓我走路輕快舒服的鞋子。所以當阿迪達斯出了 Boost 中底技術之後,我買鞋幾乎都只認這個底。尤其是對隔壁耐克家的一系列氣墊技術沒什麼感覺,各種發泡材料中底技術除了名字唬人其實並不怎麼好穿的情況下,我一度是個死忠的阿迪粉。

在連續買了五六雙 Boost 鞋子之後,我幾乎就要覺得這種中底會陪伴我一生的時候,耐克終於推出了應戰之作:Epic React Flyknit。


▲ 耐克 Epic React Flyknit

其中最為關鍵的就是名為 React 的中底緩震技術,至於 Flyknit,則是耐克的鞋面紡織技術:由強韌而輕盈的紗線製成的材質通過梭織工藝融入一體式鞋面中,單個 Flyknit 鞋面中運用了不同類型的針織式樣。特定區域加大編織密度,賦予足部更強的支撐力,其他區域則偏重靈活性或透氣性。


▲ 阿迪達斯 ultra boost

如果說耐克的 React 和阿迪的 Boost 兩種中底技術各有千秋的話,其中 React 更為輕彈但穩定支撐一般,而 Boost 腳感安穩一些,那麼 Flyknit 的梭織工藝則提供了阿迪運動鞋少有的貼合包裹感。尤其是阿迪的 NMD 系列,其中大部分鞋子的前掌給人的感覺很不牢靠。


於我而言,耐克的 Epic React Flyknit 這款鞋子算是最近穿著最為舒適的鞋子,阿迪的 Boost 中底則因為用在了太多款鞋子上,並且分支眾多,腳感也千差萬別,不過 Ultra Boost 系列依舊很適合日常穿著,也值得推薦。

且看這兩軍交戰正酣,突然從阿迪陣中衝出一員年輕小將,名叫 AlphaEdge 4D。也就是今天我們要評測的主角,帶著阿迪達斯最新的 3D 打印中底技術,它和自家的 Boost,以及隔壁的 React 技術,有何優劣,它值得花兩三倍的錢嚐鮮嗎(官網售罄,只能買二手了)?


鞋底比鞋面醒目

AlphaEdge 4D 不是阿迪第一款用上 3D 打印中底的鞋子,在此之前,阿迪已經試產了不少,許多和阿迪相熟的明星,比如余文樂、彭于晏、周杰倫都已經在公開場合穿上了,之前也小規模地發售過幾次,不過產能依舊有限。直到這次的 AlphaEdge 4D 中等規模發售。全球 10 萬雙,大陸 1 萬雙。


和之前發售的黑色版不同,本次發售的 AlphaEdge 4D 只有一個白色款。


阿迪達斯標誌性的三道槓也僅僅表現在鞋舌處,能夠明白顯示阿迪基因的只有根部的經典 Logo。


和耐克 Epic React Flyknit 類似,AlphaEdge 4D 實際上也是用到了阿迪目前最新的中底和鞋面技術,中底是 3D 打印,鞋面技術則是 ForgeFiber。

剛拿到 AlphaEdge 4D 的時候,我以為鞋面上的灰色線條是一條條的紡織線,仔細看了下才發現是 TPU(一種彈性橡膠)塗層,在鞋面加上這種塗層能夠提升抗壓性、彈性和強度。上腳之後的感受和隔壁的 Epic React Flyknit 很類似,對腳掌的包裹非常嚴實,甚至有點兒過緊的感覺,腳掌就像被鎖定在中底之上,幾乎沒有左右晃動的可能。

相比於低調和暗藏玄機的鞋面,AlphaEdge 4D 外觀的重點還是在鞋底。畢竟 2499 的售價當中,估計有 2000 是屬於鞋底的。


和大部分運動鞋的實心鞋底不同,AlphaEdge 4D 的鞋底呈現的無數的網格和無數的鏤空,這種鏤空由內至外,連綿不絕。

首先這種鞋底肯定是特別的,至於好看不好看就見仁見智了,問了一圈辦公室的同事,覺得好看的略佔上風,當然也有人覺得鞋底有點兒密恐不友好。

整體而言,即便用上了這麼醒目的鞋底,AlphaEdge 4D 在阿迪的鞋子當中依舊屬於樸素型的,畢竟三葉草那邊還有一大堆花裡胡哨的潮鞋,運動表現系列裡面也有不少鮮豔配色。


最後需要提一下的就是這款鞋子用到了馬牌的橡膠底,作為阿迪達斯的好基友,做輪胎很厲害的馬牌常年為阿迪的高端運動鞋提供鞋底材料,平時感覺不出來馬牌底有什麼特別的,到下雨的時候,馬牌底可以提供更好的抓地力,可以放心地在地上摩擦摩擦。

3D 打印中底到底是啥?

相比於鞋面技術 ForgeFiber 或者馬牌橡膠,其實大家最好奇的是這個 3D 打印鞋底(阿迪命名為 4D 技術,啊啊,4D,你比 3D 多 1D)。

實際上,早在 2015 年的時候,阿迪就公佈了這個技術,如今 3 年多過去了,阿迪終於能夠小規模量產這種中底,準確來說,是合作量產。


我們常規理解的 3D 打印,是打印材料從噴頭擠出,根據程序設定好的外形一層一層堆疊固化再堆疊固化,最終形成我們需要的樣子。不過這雙鞋子的中底打印技術並不算常規,它採用了另外一種思路:從一個容器裡,把液體化了的一種 E-PU 材料(拉伸性聚氨酯材料)慢慢拉伸出來,然後及時通過光線固化,形成想要的形狀。這個技術被稱為連續液麵製造(CLIP — Continuous Liquid Interface Production)。


這個過程感覺上是像北方的老藝人吹糖人兒的感覺,不過相比於傳統要打個好幾天才能成型的 3D 打印,用到了 CLIP 技術的這個中底只需要幾十分鐘就能「撈」出一隻。據說去年需要一個半小時,今年的目標是 20 分鐘。

這項技術的所有者不是阿迪,而是硅谷一家名為 Carbon 的創業公司,阿迪是它的投資者之一,紅杉資本、通用電氣和 Google 也是它的投資者。


我們現在看到的中底顏色是綠色的,其實這是染色的結果,想要其他顏色的話,阿迪和 Carbon 也可以做出來,就像現在 Boost 鞋底也有黑色橙色一樣。

其實目前來看,阿迪對於這種技術的期望還沒有完全落地,3D 打印的一個核心要義在於按需定製,所以在阿迪的設想中,未來的鞋子可以根據消費者的需求和腳型定製,目前這款 AlphaEdge 4D 依舊還是標準化量產的產品,離最終目標仍有距離。


前面廢話真多,所以,好穿嗎?

一句話:如果你習慣 Boost 或者 React 的柔軟和回彈,那麼你肯定會覺得 AlphaEdge 4D 腳感偏硬。如果你覺得 AF1 或者貝殼頭的橡膠底太硬,那麼 AlphaEdge 4D 可能剛剛好。


如果說 Boost 或者 React 有一種「陷進去」感覺的話,那麼 AlphaEdge 4D 提供的則是明顯的支撐感,加上比較寬闊的底面面積,以及鞋面織物的包裹感,整體穩定性相當棒,走起路來踏實感很強。


另外,因為 E-PU 材質本身的密度就不小,所以 AlphaEdge 4D 鞋底即便鏤空了,整隻鞋子的重量也十分可觀:42 碼重量在 400 多克,和一般的籃球鞋重量差不多了,所以即便它有著慢跑鞋的外觀,實際上還有著籃球鞋的重量,這也比較影響它的輕快感。


也就是說,AlphaEdge 4D 一方面不夠軟和不夠彈,一方面又略重,使得它不一定適合長跑,反而它提供的支撐感和穩定性適合日常行走。

以特點鮮明,一上腳就能感受到截然不同的腳感來看,Epic React Flyknit 更為突出,而 AlphaEdge 4D 在新銳的 3D 打印技術之外,其是還是有著中庸的內心。


從最近阿迪的發售計劃來看,採用這種中底技術的鞋款後續還有不少。

回到標題和開頭所說的,在阿迪這邊以 Boost 為主打的情況下,耐克其實就是三英戰呂布了,被寄予厚望的 React 如今也只有寥寥數款鞋子問世,在 React 之外,Zoom 系列最近的更新鞋款也非常多。一比較的話,AlphaEdge 4D 就顯得性價比不高了,不管是阿迪陣營,還是耐克陣營,亦或是亞瑟士美津濃等等,都有更成熟和划算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