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時日軍再次火燒赤壁 千年古城淪為一片廢墟


蒲圻城,可能對於這個名字許多人都不熟悉,但如果提到他的另一個名字想必每一箇中國都不會陌生,他現在的名字叫赤壁市。


蒲圻,位於湖北省南部,與湖南臨湘接壤,歷史上一直被稱為“湖北的南大門”。蒲圻之名來自孫權的一首詩歌“蒲草千里,圻上故壘,蓴蒲五月,川穀對鳴。”但人們更記得的是這裡發生的那場驚天動地的赤壁之戰,而今“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蒲圻城就是現在赤壁市城區的中心位置,從唐貞觀年間開始,便一直在這裡設有縣治,到明朝萬曆年間開始建造城垣,並最終形成了背山面水,左青龍,右白虎的風水格局。
日軍於1938年11月5日,攻陷了蒲圻城。原本在1936年時,蒲圻城內有大小商戶398家,居民3000人,等到日軍進城時,城內僅存商戶100餘家,整座古城幾乎淪為了一片廢墟。
這些照片便是當時日軍佔領蒲圻後由隨軍記者所拍攝。
被中國軍隊炸燬的鐵路橋
這是日軍佔領蒲圻城一個多月後拍攝的所謂“復興中的蒲圻城"
從照片中可以看出,在日軍佔領後,蒲圻城早已經淪為了一片廢墟
在日軍攻佔蒲圻的過程中,這座古城在戰火中顯然也曾“火燒赤壁”。
在廢墟上繼續討生活的小販,面對日軍相機還不得不露出笑臉進行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