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中被炸成廢墟的朝天門 人來人往異常繁忙的重慶碼頭


1937年11月20日,國民政府宣佈遷往重慶,從那以後一直到抗戰勝利後的1946年4月30日還都南京,重慶一舉成為了全國的政治、文化、經濟、軍事、文化的中心。

大量機關、廠礦的內遷,重慶人口激增,重慶的城市建設獲得了極大發展。

抗日戰爭剛剛爆發之初,重慶的公路,鐵路和航空運輸都比較落後,而唯獨背靠長江的水路運輸最為發達。

為了能夠滿足抗戰貨物運輸和人員往來的需要,當時的國民政府對重慶大大小小的碼頭進行了整改,重點修建了朝天門、千廝門、臨江門、太平門、望龍門、江北等碼頭。

在當時為了避免碼頭管理的混亂以及爭搶生意,在當時重慶的碼頭還規定卸貨的碼頭工人只能負責搬運貨物,不能幫旅客提運行李。

提運行李的業務由碼頭上專門的苦力負責。同時還對各個停靠碼頭卸貨的工人分地區負責,避免因搶單發生衝突。

抗戰時期,重慶人口也從戰前的47萬,激增到了1945年的125萬。

在此期間,重慶隨著人口的增加,城區面積也不斷擴大。

在原本渝中半島老城區以外,又在沙坪壩、南岸等地設立了新城區,用來安置新遷入的政府機關、學校和工礦企業。

以上所有照片均為美國記者哈里森.福爾曼拍攝,由“愛歷史”進行後期電腦上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