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個疫苗還得去北京?“北漂”娃回聊城上學補打疫苗遇尷尬

齊魯網12月11日訊 “北漂”“海漂”“深漂”,指離家去大城市打工的人,一個“漂”字說明在外生活的不易。聊城市東昌府區的劉女士,之前就和丈夫一起帶著女兒在北京生活了三年,一直到今年9月,7歲的女兒要上一年級了,劉女士就帶著女兒回到家鄉聊城上學。可是女兒剛升入一年級不到一個月,就收到了學校的通知,學校說孩子疫苗缺針,讓家長帶著孩子補一下針。

劉女士的女兒是2011年出生,出生之後一直到四歲,都是在老家聊城市梁水鎮接種疫苗。2015年的時候,劉女士因為工作原因,就帶著女兒到了北京,一直到今年9月份,女兒回到聊城上學。這期間一直是在北京接種疫苗。10月份的時候,劉女士接到學校通知,要求補打疫苗,孩子的爺爺就趕緊帶著孩子到醫院接種疫苗,卻被告知,疫苗打不了。

劉女士告訴記者:“聊城東昌府區婦幼保健院醫生看了以後就說,網上查不到,不聯網什麼的。然後又說我們湖北小區,不歸他那裡管,得讓我們去古樓辦事處的社區門診那,然後他爺爺就帶著孩子去古樓辦事處,那裡也查不到我們的資料,也說不能打。”

在劉女士女兒的預防接種證上,我們可以看到孩子1-7歲的接種記錄,包括之前在老家梁水鎮的接種記錄和2015年以後在北京的接種記錄。劉女士說,學校看了孩子的預防接種證,說孩子缺針。之後,孩子的爺爺就帶著孩子來回跑了幾家醫院,都沒能打上疫苗。老人年紀大了,不方便來回奔波,前幾天,劉女士趁著週末放假又帶著孩子去了聊城市婦幼保健院,卻仍被告知“原來在哪打,再回哪裡打”。

這幾家醫院給出的答覆,讓劉女士非常鬱悶,女兒之前是在北京打的疫苗,可現在不能為了打疫苗再回北京啊。就算是現在疫苗接種已經劃片管理,可是劉女士也打聽過小區裡其他孩子去哪兒打疫苗,得到的回覆卻是各個醫院的都有,為什麼她家孩子就打不上呢?

疫苗接種事關孩子的健康和上學,而且國家對兒童疫苗的接種管理已經有明確規定,很多疫苗也已經納入免費接種範圍了。為什麼劉女士的女兒補打個疫苗還這麼難呢?劉女士的女兒到底該去哪裡打疫苗呢?

帶著疑問,記者和劉女士一起來到了聊城東昌府婦女兒童醫院,醫院的工作人員告訴劉女士,現在疫苗接種已經實行劃片管理,並給我們出示了醫院疫苗接種轄區範圍。按照要求,劉女士所屬的湖北小區應到古樓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管理。可是之前孩子的爺爺也帶著孩子去過那裡,為什麼沒有打成呢?隨後,記者與劉女士一起來到了古樓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古樓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工作人員說:“不是不給你打,我知道上一次是她爺爺帶來的。上一次我們是這樣給他說的,因為電腦上的信息和你本上的信息不一樣,我們是說你核對之後,我們再給打針。”

工作人員說,他們並非不給劉大姐的女兒接種疫苗,而是工作人員查詢到疫苗接種系統中孩子的接種記錄與預防接種證上的接種記錄不一致,所以需要劉女士去之前建立疫苗接種檔案的梁水鎮確認一下疫苗接種記錄,如果真的缺針的話,再來補打疫苗。之後,古樓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張主任也告訴劉女士,根據她女兒的預防接種證上的接種記錄,他女兒的疫苗接種是全的,所以需要核實一下。

為了方便劉女士儘快核實信息,張主任還將情況上報到了區衛計局,局領導已經在協調負責梁水鎮預防接種的工作人員到古樓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為劉女士進行接種記錄確認。

經過張主任的解釋,劉女士的疑問終於得到了解釋。對於之前溝通不到位導致劉女士來回奔波,張主任也向劉女士表達了歉意。在採訪結束的第二天,劉女士告訴記者,經過核實孩子確實還缺兩針,近期她會帶孩子過去補上,這事總算解決了。

編後:在記者的幫助下,劉女士終於是搞明白了這疫苗該在哪裡打,需要補打哪些。可能劉女士剛從北京回到聊城,對當地的管理劃區不太瞭解。不過,對於這種疫苗轄區劃分,是不是可以更加透明公開一些?比如,在每一個醫院的預防接種門診,都公開一下轄區範圍,讓去打疫苗的家長一看,就知道該去哪裡打。我們也希望,工作人員在面對群眾的疑問時,能解釋的更加詳細些,部門、機構之間的溝通能更加暢通一些,讓大夥少一點求助無門的奔波與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