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发科推出 Helio P90 芯片,要在 AI 方面超越骁龙 855

说起联发科这家芯片厂商,似乎他们的芯片有一段时间没在主流中高端手机产品上出现了,自 Helio X30 的市场表现不佳后,联发科就暂停了旗舰级 X 系列芯片的研发,转而发力面向中低端手机产品的 P 系列芯片。而 12 月 13 日下午联发科在深圳的新品发布会上所推出的 Helio P90 芯片正是他们目前在中端领域所推出的又一力作。

全新的 Helio P90 采用 12nm 制程工艺,八核架构,其集成了 2 个主频为 2.2GHz 的 ARM Cortex A75 核心,以及 6 个主频为 2GHz 的 Cortex A55 核心,官方称其单核性能相比 Helio P70 提升 30%,多核性能则提升 15%;GPU 部分集成了 Imagination Technologies 的 PowerVR GM 9446 GPU,最高频率 970MHz,官方称相比 Helio P70 图形性能提升 50%。

不过传统的 CPU 和 GPU 性能似乎不是联发科此次发力的重点,此次发布会联发科方面着重介绍和强调的是 Helio P90 的 AI 性能、AI 运用场景及承载 AI 运算的 APU 部分。据了解,Helio P90 采用了联发科的 APU 2.0 AI 运算架构,功耗及带宽需求相比其前代 APU 1.0 均降低 50%,而在反映 AI 算力的 ETH Zurich AI-Benchmark 上则获得了 25645 分,据称超过了骁龙 855、麒麟 980 等旗舰芯片。

具体到 AI 的应用场景上,Helio P90 上的 APU 可用于物体识别、实时的人体姿态识别、实时美化、视频拍摄的实时景深效果处理、人像留色、夜景拍摄的降噪优化等方面。联发科的 NeuroPilot SDK 除了可以完全兼容谷歌 Android Neural Networks API 的平台,还提供完整的开发工具,为开发商及设备制造商充分利用 TensorFlow、TF Lite、Caffe 和 Caffe2 等业界常用框架研发 AI 创新应用程序提供了开放型平台。

在发布会上,联发科还邀请 Google、微软中国研究院、旷世 Face++ 等方面的负责人上台介绍在 AI 应用方面的相关合作和成果。

拍照方面,Helio P90 集成了三核 ISP,支持最高 4800 万像素的摄像头,三核 ISP 可同时开启,支持三个焦段的镜头无缝切换;支持拍摄 480fps 的慢动作视频;内置三重图像信号处理器 (ISPs) ,可以处理 14 位 RAW 和 10 位 YUV,另有 ISP-AI 引擎,能提升手机在弱光环境下的成像效果。

基带方面,Helio P90 支持双卡双 4G 双 VoLTE,支持 Cat-12 标准的 LTE 网络及三载波聚合,还集成 4 × 4 MIMO、双天线 Wi-FI 等特性,官方称其在网络延迟方面相比前代减少 80%,功耗则降低 20%。

此外,Helio P90 支持最大双通道 8GB LPDDR4X-1866MHz 运行内存、UFS 2.1 闪存,以及最高 2520 x 1080 分辨率、21:9 比例的屏幕。

从 Helio P90 的整体规格来看,其在传统的 CPU、GPU 部分配置与高通骁龙 710接近,不过在 AI 性能方面集成了 APU 单元的 P90 似乎比喜欢靠 CPU、GPU、DSP 整体发力的高通竞品遥遥领先,相机、基带方面也赶了上来,不过实际表现如何还有待明年一季度搭载该芯片的产品上市后进一步检验。

在我看来,Helio P90 是联发科在手机芯片领域一次剑走偏锋式的破局努力,中高端的 CPU、GPU 性能加上旗舰级的 AI 算力,与中端竞品掰掰手腕完全不成问题,不过这两年竞争对手高通在中端的 600、700 系芯片上如此强势,如何改变消费者的固有品牌印象、吸引厂商更多的采购订单是摆在联发科面前的一大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