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为什么会看不懂易经,因为里面太多坑

易经晦涩难懂,玄奥繁杂,刚学的朋友感到有点趣味又有点头大。看了几年易经的朋友也可能茫然,感到有些矛盾又难以圆说,似通非通。其实大家一开始学易就被掉进坑里了。

一、首先是第一个坑,大家一接触的基本上是《周易》,就短短20多页。一上来就是六十四卦,我敢保证,初学者没几人能看懂其中的卦辞、爻辞这些单音节字。大家阴阳、三爻、四象、八卦都还没明白,一上来就是六十四卦。就象大家初中几何、代数还没开始学,一下子叫你搞高等数字,你能搞明白吗?还有,很多学者认为《周易》就是周文王困在羑里七年推演的六十四卦,就是占卜的书,也有的说是情报学,这个我们不争论,只要知道文王卦的代表是六十四卦,是他推演的就行了。

二、当你看不懂《周易》原文的时候,你就会掉进第二个坑,这就是孔子的《易传》,孔子易传中系辞、说卦传文学性都很强,读起来朗朗上口。孔子把易理儒家化了,因为他五十学易,对儒家有了刻板经验。他的易理虽然建立在他500年前周文王六十四卦的基础上,但他的易理思想范围还是要超过周文王的,可惜的是很多人同样在六十四卦里面打转转。儒家的东西我们耳熟能详,容易接受,儒家的天文、地理、人文、待人处事这些入世的观念就在身边。但是道理容易懂,用起来就感觉无从下手了,打个不恰当的例子,就象现在的成功学一样,听起来热血沸腾,用起来也就那样了。就是孔子教的占卦,也是古代最复杂的方法,哪有现在邵雍的简单、活泼、可爱。

三、当你易经没办法入门的时候,你就会掉进第三个坑,这个坑才是最大的坑。就是东汉以来,郑玄、荀爽、虞翻等全部用六十四卦来解读易经,把大家带入了繁杂玄奥的境地,六爻解不通的时候就用三爻,易理解不通就用象,象解不通就用数,数也解不通时就强词夺理了,一直在里面自圆其说,特别是王弼更是登峰造极。但是我们现在看到涉易的书籍基本都有他们的理论,因为他们理论自成一派流传下来还符合朝廷的正宗。下面举例子来说说他们有多大的局限和谬误了。

郑玄认为,太极就是太一,阴阳从里面一分为二,所谓太一就是昊天大帝,所谓昊天大帝其实就是现在的北极星,因为北极不动,在西汉就认为这是星宫,星星的老祖宗,连皇帝每年都通过祭祀来拜昊天大帝,要用九宫这样规定的礼制仪式。到了唐朝拜昊天大帝更兴盛。其实放到现在科学知识大家都明白北极星为什么不动,因为北极星处于地球自转的地轴方向上,拍过星轨的摄影朋友都知道,拍星轨镜头要对中北极星。看下图

星轨图

你看,郑玄把北极星当太极,然后分阴阳,根本没有超脱他当时封建迷信的时代背景。老子、孔子比他高明多了,所以他们的理论离老子、孔子差得天远。郑玄,荀爽的理论让人误入歧途。就是象汉朝的《九章算术》神乎其神,放到现在小学生用方程轻易都可以解答出来。古人的智慧在当时是先进的,但是也不能无限拔高。

其实易理是平实的,也符合自然之理,所以孔子说:百姓日用而不知。易经最大的启示是:顺天者昌,逆天者亡。想要从易经中获得智慧,可以看看我前面的文章学会基本知识而入门。

易经对我们现代人有什么启示,如何治学,请看我的《易经的学问》(无法链接)和

如何从最朴素的自然阴阳入手,请看

如何理解三爻设卦,天人合一的哲学观,请看

如何认识先天八卦和更好的理解易经,请看

希望能和喜欢易经的朋友共同努力,让我们从易经中汲取智慧,又不要变成一个神棍一样去神神叨叨,故作高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