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學校,校長不上課,中層象徵性的上課,只有一線教師苦苦支撐,對此你怎麼看?

我是奮鬥的70後


我來發表一下自己的觀點吧!

從你的問題中,我感受到了你對一線老師的心疼。老師上課確實很辛苦。講課、批改作業、管理學生,還要應對上級的檢查,還要照顧自己的家庭,確實不容易啊!我妹妹就是這種情況,所以我能深切體會到一線老師的辛苦。



校長不上課,中層象徵性地上一些課,這種現象還是很普遍的。他們是學校的領導,需要管理整個學校,雖然上課少甚至不上課,但是要把學校管理好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也是要勞心勞力的。

聽我妹妹說他們學校有幾個老師天不怕地不怕,多次找校長吵架。公立學校是鐵飯碗,校長也拿他們沒辦法。

每到放學的時候,尤其是週末放心的時候,領導都分頭在校門口的幾個地方看著,生怕學生出事。他們操的心也不少。

而且據我所知,那些代課的中層領導,教出的成績大都很差,他們主要做管理,教學上用的時間就少了,自然搞不好教學。所以,讓領導代課,不是什麼好事,尤其是對學生。

所以我覺得,領導做管理,老師教書,各盡其職,誰也不用羨慕誰,誰也不要埋怨。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活出自己的人生價值。


WODE美麗人生


何止校長不帶課,據我所知,有一所七八百學生的學校,領導都有10多個,其中一個正校長,4個副校長。教導處一個主任,一個副主任。政教處一個主任,一個副主任。然後是總務主任,辦公室主任。所有這些人都不帶課,每天還都是忙的“焦頭爛額”。


其實,大部分學校,除了正校長不帶課,其他領導都是要帶課的,甚至有的領導還帶的是主課。有次改卷,和一位老師聊天,她說,他們學校領導,不管是副校長也好,還是教導主任也好,全都帶課。而且都很積極,每天預備鍾一敲都去教室了,課間、飯後還經常到教室輔導學生,其他老師一看領導如此敬業,還有什麼好說的,都是搶時間,擠時間幹工作,只怕工作幹不好。

什麼叫率先垂範?什麼叫激勵?這就是最好的答案,作為領導,要帶好一所學校,首先要以身作則,吃苦在前,做好老師的表率。而不是高高在上,頤氣指使。

一個學校不僅校長不帶課,而且中層領導也不帶課,或者只是象徵性的帶些課,那麼他們每天干什麼?抓教學、抓管理。怎麼抓,專門監管老師,考核老師,條條框框多如牛毛,這個部門給老師佈置點任務,哪個部門給老師佈置點任務,然後找缺點,提要求。教學質量提高了嗎?我看未必。


存在這種現象的學校,一是官僚主義作風嚴重,而是享樂主義盛行,領導都不深入一線,如何理解老師的苦衷,如何指導工作,指導教學?

真心希望這樣的學校少一些,這樣的領導少一些。


靜等花開2579


我是一名中學老師,我們學校校長就不上課,中層晉職稱會象徵性上幾節課,確實是一線教師埋頭教書。其實,這很正常的,應該是學校的普遍現象。


我們學校是位於城區的一所普通初中,去年兼併了周邊一所城鄉結合部的中學。目前擁有學生1200名,教師130人,其中,校長和書記各1名,6名副校長,12名中層幹部,每個人都有分工,每天忙的不亦樂乎。由於8名校級領導都是高級職稱,沒有人上課,12名中層幹部,其中,有2個人這個學期開始上課。這2名中層幹部主動要求上課,究其原因無非就是,我們地區明確規定晉升高級職稱沒有在一線上課不能參評。

2名中層幹部,其中1人從來沒上過課,只能勉強教綜合實踐,每週4節課。有1名中層教體育,每週不過6節課,聽班主任說,總是開會和迎檢,幾乎沒在室外上過課。我們地區各中小學校幾乎都是類似,校長和中層幹部都脫離了教學一線,但確實每天在督促和指導一線教學。好友!不知你們那裡是什麼情況呢?


作為一名30餘年教齡的老教師,我經歷了5任校長,前3位校長都是優秀教師出身,可謂行家裡手。其中,2位校長都始終堅持在一線教學,另1位校長是教育專家,社會兼職太多,沒時間上課。那個時候校長每天與教師在一起教研,備課,上課,批改,輔導……學校教育教學質量名列前茅,家長和孩子都滿意,老師也是心服口服。後來2位校長不懂教學,也不敢親自上課,每天就是搞人事,抓財權。學校中層幹部整天圍著校長團團轉,抓考勤,看教師,忙迎檢……不是不上課,而是沒精力去上課。學校教學任務自然而然落到一線教師身上,見怪不怪了。


作為一名老教師,很多時候能理解校長和中層幹部,他們的事務性工作太多太多了。作為校長不抓住“權力”,根本無法立足,更難以實現自己的“價值”。作為中層幹部每天管理學校,考核教師,評價學生,還有沒完沒了的各種各樣的“檢查”,確實分身乏術啊!這樣的校長和中層幹部真的無法上課。


俺油菜


教育亂像。現在教育,辦學條件遠遠好於前三十年。但教育管理運行,還不如前三十年。一個學校四十人,脫產的怎麼也有十多個。校長不少都是不學無術,花錢買官。教育外行,搞關係內行。不會上課,不能上課,多了。職稱評定,績效工資,把校長權力無限放大。校長把握財政大權,自己審批,自己運作。貪汙腐敗,絕不是少數。教育行政化,沒有好的教育體制,給個多大官也白扯。教育不公,處處可見。形式主義,大肆氾濫。教師一年要拿出大量時間去應付扯淡。學生沒有個性,沒有獨立思考能力。


神秘智慧鳥


我來回答這個問題吧!

校長不上課是因為行政事務很多,還要經常參加各種會議,還得謀劃學校的整體管理,哪一點想不到,都可能會出問題。有的校長為了學校的發展,還得想辦法與各個部門處理好關係。你讓他上課,一來對學生不負責,二來其他工作怎麼辦?

羨慕中層的人,是不知道中層有多苦逼。如果這個學校的中層被羨慕“象徵性上課"、清閒,那麼其他人也不是怎麼出力的。這就是一個管理鬆散的單位。我在的學校是縣城一所初中學校。校長不上課,但誰也不敢說校長比自己清閒。校長每天總是第一個來學校的,站在門口迎接學生,其他校級領導和中層領導也都站在校門口迎接學生。學生一進校,領導們都跟著學生進校。然後各負各責,樓道、院子、車棚等或站,或轉。十幾分鍾以後班主任到。一個小時以後,其他任課老師才到。中層以上,每天比任課教師上午一次,下午一次,多上兩個小時的班。


中層大部分都兼課,有的兼課還不少。除了上課,各自口上的工作非常多,做不完還得帶回家裡做。有時候,還得出去,開自己的車辦公事。每年都有省裡的檢查,各種檔案資料都得中層來完成。還有扶貧等工作,也都是中層的。

像我們這兒高中,教務、政教主任都擔課,而且是主科,好幾個頭,既上課,又處理學校事務。有多累,只有他們自己知道。

所以,希望大家能互相理解吧,實際上,誰都不容易。

同意我的觀點嗎?同意,請點擊右上方的關注,已經關注的小夥伴就點擊下方的小三角形好了。


愛河北人


對於這個問題,我應該有一定的發言權。我曾經在學校擔任過除總務主任之外的一切職務,對學校的每一項工作,都爛熟於心。

校長上課,想起來很美

1.很多地方有規定

先說校長不上課的事情。其實,教育行政部門對於校長是否上課,是有規定的,但各地的規定,會有一些差別。比如,安區教育局制定的《關於加強中小學教學管理的指導意見》中規定:校長要深入教學第一線,按督導條例要求擔任一個班的教學任務。普通高中或完中校長每週任課2節以上,初級中學校長每週任課3節以上,小學校長每週任課4節以上。校長每月聽課不少於4節。

2.實際上,兼顧起來很困難

但事實上,在實際工作中,校長上課的,很少。為什麼呢?本人曾在某地擔任一所中學的校長,並上一個班的語文課,其實,主要原因,是我更喜歡和學生在一起。這在當地,是絕無僅有的。但很快,我就感到左右為難了——開會會耽誤課,處理各種行政事務會耽誤課,還有各種協調工作,送往迎來的工作,都會耽誤課!最多一次,學生一個星期都沒有見到我!

想想,這種上課,是不是對學生不負責呢?

我也想要學習魏書生,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其實,那一段時間,學生都很配合,半期和期末考試,我的學生考試成績都還很好——但家長們認為,如果不耽誤那麼多課,是不是會更好呢?

所以,後來,我就沒有上語文課了,改教幾個班的歷史——雖然,有太多的不捨!

3.錢多錢少都是事

還有一個問題,就是關於報酬的問題。因為很多地方,都有工作量的規定,比如,校長算是一個滿工作量,副校長算0.7個滿工作量。那麼,再上一個班的主課,這是不是超工作量?超了量是不是應該多領錢?

校長領多了,老師們會怎麼想?校長不領,其他幹部們該怎麼辦?

4.校長的課堂教學領導力是核心競爭力

一個好校長,就是一所好學校。校長的作用,體現在思想領導、行政領導和教育教學行為的領導上,《義務教育學校校長標準》提出了六個方面的能力。其實,在現階段,課堂教學領導力,才是校長的核心競爭力——因為,教學質量,就是學校的核心競爭力啊!

連課都不上,還談什麼核心競爭力呢?這種說法,肯定是有道理的。我以前在一個學校,就遇到過老師和一名管教學的副校長髮生爭執,那個老師一句話“有本事你來上”,就把副校長遏制住了!

總之,關於校長上課,真的是想起來很美,做起來很難的事情。


三水三心


這個問題問的太棒了,下面是我的一點淺知,題目是:

【我想建一所新學校,我是校長】

我希望建一所學校,我是校長。在學校裡面我不上課,我給中層領導老師上課。我要給每位老師所期望的工資,讓他們衣食無憂,在講臺上縱橫馳騁,表達他們的理念和思想,但每一位老師都必須經過我的聘任。我聘任的老師對金錢全無興趣,他以培養優秀的孩子為己任。

我希望建一所學校,我是校長。我要告訴老師們,需要教會孩子們三點:

一是教孩子們如何學習科學知識,我們既教他們具體的科學知識,更教他們如何學習科學知識。真正的學習是一種能力,學生們能將這種能力,應用於各個職業方向。

二是教孩子們有獨立的人格,強烈的社會責任。這裡的孩子不追求物質的富裕,追求優秀的自己。他能夠提出問題,解決問題。他們解決的是別人的問題,同時成就了自己,溫暖了他人,推動了社會進步。學校不向孩子們收學費,他們畢業後會向學校捐獻培養他們的高額學費。

三是教孩子們如何讀書,教孩子們如何思考,教孩子們如何把自己的知識靈活地用於實踐。老師教你築磚,更教你砌牆,還教你如何建造一棟曠世大樓。

我希望建一所學校,我是校長。學生的家長是這所學校的畢業生。


碩博一家


農村中學校長,一節課都不用上,也基本不在學校呆,簽到制度對校長是失效的。有時候為了刷刷存在感,偶爾到學校給老師們開開會,主要內容是批評老師們,課上的不好,備課不認真,學生管理不到位。就是這樣的校長,每學期結束,他的簽到都是滿勤,績效工資是一般老師的百分之一三十,另外,每學期再拿800元管理費,平時來開個會或者來打個照面或者自己在外面辦自己的私事還另算加班。

所有領導班子成員都是象徵性的帶一兩節課,但是領導班子成員都可以加分值,可以享受800管理費,因此,學期結束,他們的績效工資都比普通教師高許多。這些錢都是從一線老師的績效工資中直接扣除的。只有五十來個老師的學校,竟然有大小小領導十好幾人,就等於十幾個人搶奪三十多人的工資,就那麼明目張膽搶劫,普通教師什麼辦法也沒有。

每學期學校車旅費、招待費都好幾萬,一般的老師工作幾十年也沒有用過專車,也沒有專門公款吃喝過,這麼多的開支都是誰們用掉的?

學校公用經費就是領導們的私款,想怎麼花就怎麼花,不管哪一個領導隨便拿個發票都可以報銷,根本沒有人問問合理不合理。

學校有評優評先都是領導輪流轉,許多老師不願拍馬屁,一輩子可能都沒有被評過優秀。

老師們起早帶晚的工作,早晨5點多趕往學校,晚上9點多鐘才下晚自習,沒有車,學校也沒有房,若能趕上順風車就是千恩萬謝的了,若是租車,這一天班算是白上了,一天工資根本不夠打車。

這一切領導們都是視而不見。

老教師們工資相對高一點,子女都工作了,負擔輕,一般不願瞎操心,隨領導怎麼折騰。可苦了年輕教師,他們不敢給領導提意見怕被穿小鞋,只有忍氣吞聲埋頭苦幹。他們一個月2000多一點工資,房貸、養孩子、禮尚往來、一家老少生活……他們就是活掙命。如果父母能補貼的稍微有點,若是白手起家的老師,別人請吃飯都不敢去,怕回請。特別是年輕男教師,連找個對象都困難。

可以說,基本沒有領導全身心投入到教育教育工作中去的。真正幹工作的都是普普通通的老實巴交的老師們,有頭腦有門路的老師會搞點家教,賺點錢補貼家用。

這就是我眼中的農村中學生存現狀。



心平氣和1169


記得09年剛上班,學校領導只有一個校長,一個政教主任,一個總務主任,一個教導主任,且領導不教課,而如今為了晉級,大大小小的領導一大堆,什麼正的副的,這個組長那個幹事的,而且領導們為了多加分都安排了課,一個班級的體育,一個班級的心理,一個班級的美術等等,一週一節課或者兩節課,這樣他們不但享受領導加分還可以享受任課教師加分,唯獨苦了那些在一線擔任大科如數語外,卻不是領導的,踏踏實實教學的老師。我們學校的評分標準中本來領導加分就比一線教師高,這樣兼任一個學科加的分更多了,而且領導每年會有大量的證書,所以在我們學校不當領導就等同無法晉級了。


小玲兒210315836


領導不上課,中層領導上很少的課,他們職稱也高 (基本工資就高) ,課時經費也算得很高,(績效也高得很多) ,但是一線老師沒有發言權啊!你能怎麼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