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FI也有代沟?判断"老烧

<head>/<head><body>

本文来自乙迷HiFi乐租,玩家真实感受。

玩家对器材的褒贬,不代表乙迷观点。

笔者对享声这个牌子的了解,源自于自己的舅舅(一位家庭影院发烧友),某天给我发了一个享声M2Pro的链接,他听说这个播放器不错,让我有机会可以听一听。当时正值享声M2Pro刚上市,问了众多烧友,也没有人听过这款播放器,我不以为然,觉得可能就是某个不出名的小众牌子吧。过了两个月,借助某迷的力量,租来一台享声M2Pro尝尝鲜,为广大烧友提供参考。

开箱

打开快递盒,简单的配色,大胆的图标,简洁明了的包装封面映入眼帘,封面标注"为极致音乐而生",清晰明了的阐述了M2Pro的设计初衷,就是为了声音的极致还原,将音乐完美的传递到听者耳中。

双开门式的包装盒设计,很有特色,说明书、保修卡、充电线等配件一应俱全,安静的躺在盒子里。盒子表面的菱形图案简单自然,摸上去手感顺滑,在光线下变幻光辉。

我们取出播放器本身,是一台灰色的样机。乍一看复古的设计,2.4寸IPS显示屏,白色的圆盘加上中间的确认按钮,3D CNC铝合金机身外壳,更好的散热,表面磨砂手感,也更加耐磨。

背板简洁明了,印有机身型号M2Pro及一些简明的产品特色标识。

机身顶部有三个耳机口,分别为2.5mm平衡口,3.5mm单端口和同轴SPDIF口,以及3.5mm四芯平衡线路输出口。

机身侧面配有开关电源键,音量加减键。

机身底部有两个TF卡槽,每个TF卡槽支持2TB扩展,相当的惊人。于此同时还与时俱进配备了USB Type-C快充口,不得不说,这个配置还是很进步的。

得益于享声专业仪器级单声道Mono技术,双DA对称放大,M2Pro的单端口推力惊人,与平衡口相差不大,M2Pro摒弃了被众多烧友嫌弃的某些播放器不做好单端口,反而只做好平衡口的行为。

我们不需要为了获得更大的推力,而刻意去上平衡,上平衡有提高耳机素质的优势,但是也有弱化情绪氛围听感的劣势,个人觉得还是要冷静客观的看待上不上平衡这个问题。而现在,我只需要使用M2Pro普通的3.5mm单端口,就可以轻松的享受音乐,我认为这是一件简单而且梦寐以求的事情。

笔者手头有艾利和SR15,由于时间仓促,未能详细和享声M2Pro进行对比,只进行了大概的一个对比,接着说一下自己的大体感觉。打开两个播放器,接上自己的T8感受一下享声的魅力。

M2Pro开声给我最大的震撼就是拥有类似台机的推力,而将塞子直推耳机上限的听感

M2Pro恰到好处的中频密度和高频延伸低频下潜所带来的那种极为宽松自然的听感,围绕在脑中久久不散的氛围感和包围感,也只有在自己的台机将T8推到极限的时候才感受过。

低频质量和高频质量都比SR15推出来的T8优秀,低频凝聚力和高频顺滑感都超过SR15。可以毫不犹豫的说,M2Pro在声音方面给了我太多惊喜,没想到这么一个其貌不扬的播放器,可以发出这样天籁般的声音!

M2Pro在音质上整体优于SR15大概半个档次到一个档次左右,但是在操作、系统等方面远不如SR15。

M2Pro的3.5mm口推力下的T8,在推力、控制力、解析分离度、低频和高频质量、瞬态、动态等方面都基本优于SR15的3.5mm口推力下的T8,差距还是比较明显的,由于时间仓促,没有仔细对比,所以我只能定义为大概半个档次到一个档次左右的差距。

两者的续航能力相当,自己使用下来,大概都是听歌一个小时耗费10%的电左右(仅供参考)。

M2Pro的音质毋庸置疑,对声音的追求没有停步,这是它无以伦比的优点,与之相对的,M2Pro在操作、系统等方面,小问题比较多:

比如没有自带内存、系统操作反应较慢、歌曲扫描时间太久、插在M2Pro的3.5mm口的T8底噪明显、不能滑屏、不能装APP等,也是M2Pro明显的缺点,希望后续享声能做好进一步完善优化。

反观SR15:在同价位播放器音质中不能算最优秀,触屏反应偶有误触,有稍小的延迟,但是作为艾利和家新一代性价比入门级播放器,自带内存,颜值在线,具有良好的操作流畅性,可以安装多种安卓APP软件,如QQ音乐、网易云音乐等,可以享受在线听歌下歌,在用户体验上明显优于M2Pro。

在适用范围方面:

个人觉得M2Pro可能更适合一些老烧,他们对播放器操作要求不高,但是追求声音的极致体验,那么M2Pro可以完美的满足他们。

SR15则可能更适合年轻的新烧友,对播放器颜值和操作要求比较高,携带更方便,能满足年轻人的多方面需求。耳朵收货,拒绝盲狙。

你觉得品牌能判断烧友的发烧程度吗? (单选)
0人
0%
能,一看就是老烧
0人
0%
不能,主要看钱
0人
0%
不,要看文学功底
<button>投票/<button>
/<bo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