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落幕的帝都傳奇,當京味兒遇上倫敦腔

去年《雙城記:因為上海,愛上倫敦》(上篇、下篇)發表後廣受好評,從來沒有一篇文章如此把倫敦說透,讓“上海寧”對倫敦有了更加深刻的瞭解。

在去年年底北京團隊飛抵倫敦的考察之旅中,他們感受到,倫敦與北京——同樣作為東西方兩大國家的首都,也有太多相同之處。於是,就有了今天雙城記姊妹篇,北京VS倫敦。

兩千多年前,羅馬人來到泰晤士河畔,修城牆架橋樑,逐漸發展出一個嶄新的城市——倫敦。此後倫敦經歷朝代的更迭,接受著歲月的洗禮,以“日不落帝國之都”的身份巍然屹立在西方之巔。

倫敦崛起之時,在歐亞大陸的另一端,古老而又神秘的東方國度裡,北京也經歷著同樣的風雲變幻,作為六朝古都,其王者之氣,無與倫比。

作為東西兩個大國的帝都,作為兩個都舉辦過奧運會的國際大都市,他們不僅擁有著驕傲的歷史,也擁有著充滿活力、現代與機遇的現在。這兩座城市都已經成為國際金融市場不可或缺的中心城市,越來越多的人堅信,這裡會帶給他們更有價值的未來。

我們選取了兩座城市15個板塊進行對比,從中可以感受各自的發展潛力和投資價值。(解讀將分為上下兩篇,本篇選取北京和倫敦的八大區域進行對比解讀)

1 金融街 | The City

143000元/㎡ 157720元/㎡

倫敦金融城The City

北京金融街

作為帝都最“有錢”的區域,金融街彙集了各大“國字號”的銀行和金融機構。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監會、中國證監會、中國保監會等金融監管部門及匯豐銀行、花旗銀行等眾多國內外大型金融機構和國企總部均駐紮於此。

穿梭於高樓林立的寫字樓間,隨時都可能會跟手裡攥著剛剛搞定的幾個十個億業務的精英人士擦身而過,一絲夢幻般的感覺湧上心頭。當然,動輒15萬一平方米的房價,也對得起“金融街”這三個字。在這裡,你可以看到更加廣闊的世界。

在倫敦聖保羅大教堂的東側,幾棟高樓大廈拔地而起。與北京金融街一樣,這個被稱為“一平方公里”的彈丸之地,卻彙集了英國央行蘇格蘭銀行以及其他全球最頂尖投資銀行、對沖基金、外匯公司。

其實早在工業革命前,這裡就已經成為全世界的金融中心,數百年來的沉浮興衰,儘管不斷有大西洋彼岸的華爾街和遠東的東京香港等金融中心崛起,但倫敦處變不驚,至今仍是公認的全球重要金融中心。能夠西裝革履出入這個金錢與時尚交相輝映之地,是每個金融、外匯從業者心中的夢想。也正因此,這裡的房價隨著源源不斷的湧入者而不斷攀升。

2 國貿 | Canary Wharf

140000元/㎡ 118267元/㎡

—北京國貿—

作為北京新的金融中心,國貿因其毗鄰東長安街的優越地理位置以及成熟的商業配套,吸引著更加多樣化的全球500強企業入駐於此。除了頂尖的金融機構外,殼牌石油、福特汽車、豐田汽車、巴西石油等國際重量級企業均在此辦公。

更重要的是,這裡也代表著“北京高度”。國貿大廈曾經以高達330米主塔樓奪得“京城第一高樓”稱號,而中國尊的開工建設,則又將刷新這一高度。該樓預計於今年內竣工投入使用,屆時,其503米的高度無疑將成為北京的新地標。

—倫敦金絲雀碼頭—

如果說國貿代表著北京的新高度,金絲雀碼頭則毫無疑問地代表著倫敦乃至英國的新高度。

站在金絲雀碼頭,抬頭看一眼天際線,英國最高的三棟建築——第一加拿大廣場(One Canada Square,亦稱“金絲雀碼頭塔” Canary Wharf Tower)、第八加拿大廣場(8 Canada Square,亦稱“匯豐銀行塔” HSBC Tower)和花旗集團中心(Citigroup Centre)聳入雲霄。與國貿一樣,金絲雀碼頭也彙集了全球最頂尖的金融機構及500強企業。每當華燈初上,站在泰晤士河畔放眼望去,匯豐銀行、花旗銀行、渣打銀行、摩根大通等廣告牌一覽無餘。

—金絲雀碼頭夜景—

如果說老金融城代表著倫敦的過去,展現了倫敦厚重的歷史,那麼金絲雀碼頭則代表著倫敦以及世界金融業的未來,展現了倫敦現代時尚的一面。如今,約有11萬人在金絲雀碼頭工作,人均薪資水平已達到10萬英鎊,有這樣強勁的購買力,金絲雀碼頭的樓市估計將一直堅挺下去。

3 東單 | Covent Garden

114000元/㎡ 246388元/㎡

舊時北京人有句口頭禪:“東單—西四—鼓樓前”,此言表述的是早年北京內城繁華街區之總稱。東單距天安門一箭之遙,因昔日在此設有一座牌坊而名。

—史家衚衕人民藝術劇院宿舍—

如果將東長安街與西長安街比喻成為天安門的雙膊,而東單與西單就猶如天安門的兩個肩膀,相互對稱。因為歷史上的繁華,這裡保留了大量的深宅大院和阡陌衚衕。禮士衚衕、演樂衚衕、史家衚衕、乾麵衚衕、祿米倉衚衕、東堂子衚衕、外交部街……這裡不僅訴說著著既往的故事,也展示著衚衕鮮活的現在。

到了現代,東方新天地、新世界商場等購物商場崛起,則給這裡帶來了現世的繁華。見諸報端的“衚衕房賣天價”,也預示著東單不可估量的潛力,東單就在歷史與現在之間,交錯前行。

位於唐人街西邊的倫敦考文特花園Covent Garden,其歷史與北京東單的衚衕一樣悠久。這裡最早是一座修道院的私家花園,在隨後三個世紀中,考文特花園Covent Garden也經歷了屬於自己的歲月變遷。

—倫敦考文特花園—

進入19世紀後,考文特花園經過一番徹底的改造與復興,從一個老舊的的市場搖身變成了一座獨具特色的購物街區,現在已經成為劇院、古建築、手工藝品小市場、特色餐館、酒吧、時尚小店等彙集之地。

如今的考文特花園無論從建築風格還是功能上講,在倫敦都是獨一無二的旅遊勝地,同時,也成為歷史街區復活的典範。為了保護這一歷史街區,政府對該地新建建築都限了高,可以想象,如果在這裡有一座屬於自己的家,會是怎樣的景象?

4 四惠 | Paddington

68000元/㎡ 157688元/㎡

提到四惠,很多人印象裡就是臨近國貿CBD的交通樞紐,地鐵,公交,長途客車,城市快速路等,應有盡有,南來北往,來去匆匆。

—北京四惠橋—

其實四惠“交通樞紐”的形象古已有之,早在元代時,京杭大運河北京段就經過四惠。如今在這附近還可以看到古色古香的沿河建築。伴隨著越來越快的交通速度,這裡的房價也經歷了一波又一波的上漲。最新的消息傳出,位於四惠的國華熱電廠改造項目,未來有望改造成美術館和藝術館。相信未來這裡的區域優勢還將日益凸顯。

—倫敦帕丁頓火車站—

四惠之於北京,猶如帕丁頓之於倫敦。談及帕丁頓區,許多人皆可能會首先想起一隻來自於秘魯的卡通熊。五十七年來,帕丁頓熊系列讀物於全球極為熱銷,也就使得此一坐落於倫敦市中心西北端的黃金地段被人們廣為知曉。

真正的帕丁頓位處富裕的倫敦中心一區。除了與之比鄰的著名景點海德公園以及肯辛頓宮之外,這裡跟北京的四惠一樣,最大的特色即是交通便捷,帕丁頓地鐵站同時亦是火車站,有四條地鐵線路由此經過,每隔十五分鐘即有列車開往希思羅機場。

絕佳的地理位置以及重要的交通樞紐角色,於很大的程度上展示出了其房地產保值能力。此外,十億英鎊的復興工程亦為此一區域帶來了更加多的商業機會,吸引著期望享受倫敦中心便利生活的工作人士、期望靠近優秀學校的家庭以及經常來往於希思羅機場的國際投資者們。

5 朝陽公園 | Richmond

120000元/㎡ 三房別墅887-1330萬

曾經有人做過統計,全中國的富人最多的城市是首都北京,而富人扎堆最集中的區域,朝陽公園必是其一。這裡聚集著諸多高端樓盤,住在這裡的人非富即貴,許多世界五百強企業的高管、駐京首席代表也居住於此。

—北京朝陽公園—

此外,這裡的朝陽公園是亞洲最大的城市公園;這裡靠著第三使館區,毗鄰燕莎商圈,與中央商務區比肩而立;這裡有中國美術館、北京國際藝術館、北京展覽館等重量級文化配套資源環伺;這裡是屬於世界精英的領地。

每座城市都有一個富人扎堆的區域,在北京是朝陽公園,而在倫敦則是里士滿。

這裡有被聯合國認定為世界文化遺產的 Royal Botanic Gardens Kew 皇家植物園;這裡有原始的莊園城牆環繞,處處可見古代喬治和維多利亞時代的房屋,包括著名畫家梵高、特納以及亨利八世和喬治三世相關的文化古蹟;這裡有倫敦乃至全英國公認的卓越學區,公、私立名校雲集,擁有許多評級為“好”以及“優秀”的當地小學和中學,有 41 所小學位於英格蘭最好行列;長久的文化和環境薰陶帶給這片區域喧鬧之外的祥和,處處體現出英倫富豪們的生活方式。

6 南鑼鼓巷/鼓樓 | Notting Hill

110000元/㎡ 140000元/㎡

—北京南鑼鼓巷—

南鑼鼓巷,這條全長不到1000米的小巷子,蘊藏了北京的前世今生。這裡既凝聚了厚重的歷史,也衍生出了最時尚的潮流趨勢。從南鑼鼓巷轉出來就到了鼓樓大街,古樸厚重的大街兩旁分佈著四通八達的衚衕、許多老字號商店與各種老北京小吃,與此同時這裡也瀰漫著時尚的氣息,古典與現代的融合使鼓樓大街煥發新的生機。

北京有南鑼鼓巷,而倫敦有諾丁山。除了資深古董迷,許多人對於Notting Hill的認知大概還是緣起於從大嘴美女茱莉亞·羅伯茨與休·格蘭特共同拍攝的電影《諾丁山》。

事實上,這裡已經早已發展成為倫敦最大的古董集市,到處都是復古的Vintage藝術品、金銀瓷器、油畫古書、相機唱片、精緻古玩,還有新鮮的水果蔬菜,各種美食。而且這裡也是倫敦最老牌的豪宅區,在售房產動輒幾千萬英鎊,貝克漢姆等明星均在此有房產。

7 通州 | Royal Albert Dock

45000元/㎡ 64055元/㎡

“通州已經不是北京的通州,而是全中國的通州!”伴隨著北京市政府提出的“聚焦通州戰略,打造功能完備的北京副中心”的定調,通州未來將成為政府重點打造的首都經濟圈以及新政府發展的核心商圈。

通州北接順義,東倚河北,南鄰廊坊,緊緊靠著北京中央商務圈(CBD),離國貿中心13公里,距離首都機場16公里,在分擔北京城區壓力的同時,自己也將迎來一次華麗轉身。

—倫敦皇家艾伯特碼頭—

由政府助推帶來一區繁榮的現象,不僅出現在北京,也出現在倫敦。位於東倫敦的皇家艾伯特碼頭便是這樣一個區域。這個碼頭最早建於1880年,那時大英帝國與殖民地間的貿易日益繁榮,因而需要大量海運基礎設施的建設。但是,當英國的海上霸權消亡,並逐漸走向后帝國時代的衰落時,該碼頭及周邊設施便陷入了無人維護的狀態。

一百多年後,皇家艾伯特碼頭已經成為英國發展模式轉變的一個縮影。這個見證了昔日工業與貿易繁榮的地點,現在是倫敦唯一的經濟開發區的所在。

—倫敦皇家阿爾伯特碼頭項目效果圖—

“皇家碼頭位於從斯特拉特福特經過利河,並最終到達泰晤士河的一片土地上,這是一塊被認為有著220億英鎊發展潛力的‘風水寶地’。”現在在皇家艾伯特碼頭旁邊的,是一棟有閃亮玻璃牆的碼頭大樓,它將很快成為紐漢議會辦公室、斯沃琪集團和ABP本身的辦公場所。有政策利好,有向好的市場預期,皇家艾伯特碼頭的發展潛力自然不可限量。

8 西單| White City

120000元/㎡ 118077元/㎡

—北京西單大悅城—

提及西單,人們腦海中會出現這樣的標籤:“最牛學區”、“繁華商圈”、“交通樞紐”、“CBD核心區”。的確,不論是數量還是質量都位居北京各個區域之首的重點學校資源,還是西單大悅城、西單購物中心等核心商業配套,還是一四號線貫穿的地鐵線路,西單都堪稱北京的亞級核心區。

—倫敦 White City—

而White City堪稱倫敦版的“西單”。White City處於西倫敦的心臟地帶,附近匯聚諸多地鐵線路:Central Line紅線,WHammersmith & City Line粉線,軌道交通Overground以及Southern城鐵。其中心地位與西單的重要性如出一轍。

此外,White City也是學區雲集,其數量之多、質量之高絲毫不亞於北京西單。這裡已經有將近200所學校,覆蓋小、中、大學,居住在這附近的學生將會輕鬆進入倫敦最大的大學——國王學院、LSE(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等。正是因為此,White City已經成為名副其實的最令人期待的“教育學區區域”。

—倫敦Westfield—

更為重要的是在2008年 ,White City區域內的Westfield(韋斯特菲爾德)購物中心正式對外開放,這也成為了歐洲地區最大的購物中心。每年可吸引約2800萬人次前往觀光、購物及旅遊,目前一個10億英鎊的項目擴建工程已經在進行中。

西單的房價經歷了一輪又一輪的上漲後,現在可以說以天價形容也不為過,而White City未來的投資潛力,能否複製西單呢?答案是肯定的,因為西單的今天,就是White City的明天。

*注:以上各區房屋均價僅供參考;因倫敦房屋均價均以套內面積計算,為了方便比較,按照國內普遍的得房率75%進行計算。(圖片如有侵權,請聯繫後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