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进则退,波音公司的战机项目为何越来越靠边站?



瀚海狼山认为,在大家的印象里,美国波音公司一直是世界航空业的老大,虽然被其他公司强烈竞争,至今在航空总产值中仍然高居世界第一,地位似乎一时半会不会被动摇。但是最近十几年,波音公司却基本失去了美国海空军的战斗机订货,战斗机板块的利润基本被洛马一架独吞,在其他军用飞机的订单上,波音最近这些年也鲜有建树,甚至到了被五角大楼上门求着他继续研发军机的程度。波音公司还扭扭捏捏,推三推四,没显示出多大的竞争欲望,这是什么原因呢?

波音公司成立于1916年,由波音创建,并于1917年改名波音公司,公司原名叫太平洋航空制品公司。到现在已经是有102年历史的百年大企业了。由于美国反垄断法很厉害,波音曾经被拆分,但仍然专注于航空产业。波音公司建立初期以生产军用飞机为主,并涉足民用运输机。

20世纪三十年代中期,波音公司开始研制大型轰炸机,产品包括B17“空中堡垒”、和“超级空中堡垒”B-29轰炸机。战后冷战时期著名的B47和B52“同温层堡垒”战略轰炸机,还有KC135空中加油机以及E3“望楼”预警机,都是由波音公司的产品。差不多垄断了美国的大型军机的研发生产。

1997年,原波音公司与原麦道公司完成合并,新的波音公司正式营运。这个合并过程也好好的坑了中方一次。麦道公司也是大型军用飞机生产商,产品有F4“鬼怪”、F15“鹰”、F18“大黄蜂”和C17战略运输机。


从波音的履历来看,本身基本是研发大型军用飞机为主。F15等重点战斗机项目,基本是从麦道“过继”来的,因此可以说波音的战机研发团队并不是最强。而B1B和B2等战略轰击机项目,大多也是波音收购或者合作研发。在波音失去了五代战斗机的2次重大竞标后,其他大飞机的生产线也大多数处于已经停产的状态,因此波音的军机研发团队是在不断萎缩的,实际上一直在以民机的高额利润来维持和倒贴军机研发团队。

前几年,在五代机的设计竞标中,波音推出了一个像青蛙一样造型的所谓五代机,最终迅速败给F35后,就与美国4军的战斗机大合同绝缘!

美国未来3年,总额接近2万亿美元的总军费,被专家认为已经被洛马一家分去了不少于一半,也就是整整1万亿美元!而波音到手的合同,不到其中的5%,也就是只有几百亿美元!若不是还有民用客机市场继续支撑,下一步的波音军机团队,有被彻底挤出战机市场,甚至被洛马反吞并的危险!

在没有五代机研发成功,分食大蛋糕的窘境下,波音只能继续在F18超级大黄蜂和F15这两个三代半上,继续深挖潜力!美国海军已经正式退役了全部早先型号的大黄蜂舰载机;而随着F35C的逐步规模性上舰,现役的超级大黄蜂,也必然会被逐步挤兑下岗!

波音最近这些年在军机市场的不思进取,还与同时期民机市场丰厚利润的大单源源不断有直接关系。资本家和西方股民只认现金,哪里有那么多的长远眼光。波音的利润,很大一块来源于中方的订单,但是随着中美经贸关系的不确定性和中国自产民机产业的崛起,波音的民机线的风险也骤然加大。


在民机和军机双线都面临危机的情况下,波音居然想起了三哥这个冤大头。波音公司准备把在美国本土剩下的部分超级大黄蜂的散件,运到三哥的工厂组装,但是想想三哥飞机生产线上大批的二把刀技师,就算让他们仅仅干拧螺丝、打铆钉的活,都可能为未来留下致命的技术隐患!找三哥合作生产,波音公司要提前做好彻底砸掉招牌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