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房很高的“爆款”,但网友评论却很“两极”!

前段时间刷微博被《目击者》种草,说是韩国惊悚电影的票房黑马,说是很好看。但一直找不到资源,越找不到就越想看。晚上终于找到资源看了,看完的感觉是……意外发现这部倒挺好看的,喜欢悬疑暴力片的宝宝们可以一刷。

目击者 목격자 (2018)

别谈多大的腕儿了,其实李圣旻、金尚浩、金成钧,加上百想最佳女配陈庆…阵容倒也不算太寒碜。导演曹圭章?拍完《那天的氛围》还能反手拍悬疑暴力片,竟也不俗。

第一遍看到三分之一,我是暴怒,对于男主韩尚勋的人设,我已经要骂出来了。“怂,为什么不怂到底!”害怕就不要继续偷看了啊,好奇害死猫啊,既然决定无视这件事,那就忍着良心的煎熬怂下去啊。“天真怎么还带着点蠢!”竟然以为当着凶手的面跟警察说“我什么都没看到”就能让凶手放过?警察在你面前,你双手一指警察出动,凶手抓到之后,你还害怕个什么鬼啊。暴怒。直到看完,冷静之后细想,一切都不无道理。

一个谨小慎微有妻有女贷款买房初入新家的中年男人,作为变态杀人(已经作案多起)案件的目击者,他的一连串退缩自保行为虽然显得懦弱愚蠢,但又可悲的愚昧又合理。因为他担忧的是:我报警了但如果警察解决不了他该怎么办?男主自此展开矛盾的自救,救家人,救自己。如果单看男主人设,要被气死,纵观全片,他又切合了电影想表达的内容:人性冷漠,自私自利。加油站的年轻小哥,对于后车厢的动响视若不见。被杀的年轻女子拼命呼救,镜头里的小区灯光依然,唯一的动静是害怕暴露自家的紧急关灯。目击者岂止男主一人,可每个人都装聋作哑。

如此博弈下他在其他目击者接连遇害后也无动于衷,在警察近在咫尺时也不敢指认凶手,直到确认凶手不会放过他和家人时终于一搏。其实人性也就那么大面积,利己是横坐标,利他是纵坐标,看生存需求怎么指向了。

以往劣性犯罪总是在人迹罕至的地方进行(当然《犯罪都市》这类不搞到人尽皆知不足以立威的黑帮片除外[捂脸]),可凶犯企图填埋之时被害人突然跑了,还闯进了一个几百户居民的社区,边逃边呼喊救命。按一贯套路,要么就是获救后连累施救者一起被凶手杀害,要么就是进入全城追缉犯罪嫌疑人的冗长流程!

可曾设想过,凶犯会在该社区的中心位置毫无顾忌地继续实施犯罪?更可怕的是,居然没有一个人声称目击到整个事件!一个几百户居民的社区啊,居然没有一个人!我相信人都有自私胆怯的一面,若非事关自身利益,又有多少人会站出来为正义为良知和恶魔做斗争?又有多少人敢?因此男主目击死者活活被砸死后选择沉默,因为他有妻有女,又刚置办了属于自己的房产,他一个都丢不起呀。若说他真有忿恨,那也并不是忿恨凶手残忍杀害一个女子,而是忿恨为何凶手选择在自家社区犯罪?!

我能理解这种心思,但我不赞同这种做法。反正我肯定会第一时间报警的,因为我怕啊,谁知道这变态会不会来杀我,给它足够时间筹划如何把我神不知鬼不觉地抹掉?哪怕它真的放过我,难道我就要一辈子生活在焦虑和恐惧里?性格决定命运吧!

“凶手”是社会,“警察”是政府,凶手无处不在,警察没有作为,一个人只能自保反杀,自私麻木是大多数的,所以大叔最后的人性实验失败了吗?

一个简单问题:如果你被团伙持刀抢劫了,而他们知道了你的名字、家庭地址,你会立即报警吗?

想看更多好看的,欢迎点击链接☟关注我哦!

http://baijiahao.baidu.com/builder/preview/s?id=1610922887723177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