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世界,未必要用手機——Apple Watch 3開箱體驗

不知何時,“改變世界”已然成為流行語,看到這個說法,很多人首先會想到蘋果公司。但是自打史蒂夫喬布斯離世後,蘋果變得越來越保守,從iPhone 6開始,一個造型用了4代,儼然正在步入“牙膏廠”行列。然而,9月12號的蘋果發佈會,當無數人的關注點放在iPhone 8沒什麼變化、或是iPhone Ⅹ的劉海的時候,一個很可能再次改變世界的產品,卻被人們忽視了——那就是Apple Watch 3。

你也許會疑惑,Apple Watch已經發布兩代了,為什麼到了3代才又來改變世界?那是因為,到這一代,Apple Watch不再僅僅是iPhone的鏡像或是附屬品,而是第一次能夠真正獨立於iPhone使用。這一點的變化,看似不經意,但也許會引發移動設備的下一場革命。

硬件開箱——和上代外觀區別不大

9月15日下午3點,筆者第一時間預定了Apple Watch 3,貨於9月22日預定發售日一大早就送到了。

之前從未買過Apple Watch的產品,不知道原來42mm款的盒子是這種長條形的,家人還以為是到了月餅。

Apple Watch系列38mm是方形的包裝,42mm則是長條形。

拆封,內部是蘋果產品一貫的風格,簡約,有逼格。

錶帶送了半根備用的……不懂為啥不是一根

表體本身,其實比我想象的略小,難以想象38mm豈不是更小……重量適中。

保護膜拆開,紅點設計是Apple Watch 3在外觀上看起來與2代不同的地方。

開機,提示連接iPhone來設置。Apple Watch是要通過iPhone來設置和安裝APP的,自身無法脫離iPhone來安裝和設置。

其實這一步和“掃描二維碼同步”本質上沒什麼區別,但是人家Apple Watch的這個“二維碼”逼格和科技感比騰訊高到不知哪裡去了……

設置好首次需要同步的程序,等待就可以了。

傳統功能體驗

從錶盤和APP列表上看,和二代並沒有什麼區別。Apple Watch沒有開機設置WiFi安裝軟件這一說,APP安裝、上網、APP的賬戶登錄,都是通過iPhone來進行的。

上手的效果

目前,Apple Watch的APP,因為之前基本不能脫離iPhone使用的關係,其實很多是iPhone版的鏡像,認真做功能的其實沒幾個。筆者之前看到Watch版的微信,覺得真特麼簡陋,但擁有了Watch之後,瞬間覺得騰訊真特麼良心企業。

習慣了iPhone的APP,再來看看Watch的APP是多麼的簡陋:

強東哥,你是不是有點太敷衍了事了?

雲音樂,必須是iPhone找歌播放,一旦Watch可以單獨使用,要你何用?趕緊改吧。

微博,就一個運動同步,你特麼在逗我?

頭條好歹可以看多條新聞,但是不好意思,全是幾十個字簡介,看詳細的,請打開iPhone。

馬雲哥也好不到哪去,跟京東類似,查看訂單功能。

相比之下微信顯得太特麼良心了,可以收微信推送,可以回覆固定的幾條文字信息,可以語音轉文字,最重要的是:可以發語音!基本是完整的功能。

相比之下,還是蘋果的APP最為認真,健身系列APP還是很不錯的。以前我都用Garmin的手錶,但是那個操控和系統從體驗的角度來說有點反人類……

測心率的時候發出綠光,記錄跑步、騎行等運動信息,非常直觀看到結果,這在之前的Apple Watch上就廣受好評了。

另外說一下高德的Watch APP,其實也還算有模有樣,需要iPhone上設計好行進路線,手錶上就可以進行導航,這一點在騎行的時候比較有用。

下面來說一下電話和短信,目前,中國移動還不支持Apple Watch 3的e-SIM功能,只有部分地區的聯通支持。如果使用移動的號碼,Watch暫時還只能作為鏡像使用。

iPhone在身邊的時候,Watch可以接電話,沒接藍牙耳機的時候僅有免提模式。短信也可以回,包括手寫塗文字輸入和語音輸入。

不得不吐槽一下Watch遊戲功能,實在是太蛋疼了,除了一堆蛋疼遊戲外,還有和iPhone版配合如植物大戰殭屍等,其實就是有點類似20年前PS和pocket station的那個概念,問題是這是2017年,筆者看到這種遊戲實在覺得無聊。

其實到這裡我們可以瞭解Watch之前的設計,其實就是作為iPhone的鏡像而生的。基本上出到3代,整個Watch的APP也不多,大部分只是一個接受推送的作用。如果每收到一條推送,就打開手機看實在太麻煩,用Watch就方便多了,抬手就看,垂手就關,無需再看手機。iPhone在身邊的時候,短信、微信可以看和回覆,電話可以接,支付寶可以抬手支付,加上前文所訴的健身、健康方面的功能,基本就是Watch存在的意義。

這裡可以順帶說一下大家關心的續航問題,在無蜂窩信號的情況下,筆者早上6點醒來帶上手錶,兒子玩錶盤的米妮語音報時半小時。然後我出門,整個一天使用手錶支付寶掃碼支付6次左右(這裡要說手錶掃碼反應有點慢,不如手機那樣是秒掃);接電話3個,其中一個時長30分鐘;收微信大約10多條,發語音微信大約3條;收短信數條;看推送通知無數;另外經常玩手錶,換錶盤什麼的,你們也知道,新東西入手,玩得多啦。到晚上11點,經過18個小時,電量還有60%。

現在,有了獨立的蜂窩信號功能,一切會有多大不同?

lte功能體驗,能再次改變世界嗎?

目前,e-SIM功能只有聯通的部分省市支持:上海、廣東、河南、湖南和天津,筆者使用的北京移動是不支持滴。為了體驗,筆者特意辦了一張天津聯通的卡。插卡進iPhone,Watch的APP會提示運營商信息更新,此時會進入一個聯通的網頁,輸入身份證號實名認證,猜測是鑑權一類的,然後是開通此套餐功能,這裡有漫長的等待,還有可能失敗點重試,千萬不要cancel了。

開通之後,Watch上的蜂窩移動網就會變成如圖狀態

現在關掉配對的iPhone,Watch就可以單獨使用了,這一點是以前兩代Watch所不具備的。

單獨打電話,單獨接電話,單獨調用通訊錄,都木有任何問題。

但是,緊接著筆者就發現一個嚴重的問題:那就是支持lte的APP實在是寥寥無幾。就拿蘋果自己來說,除了電話,另外兩個重要的功能——短信和郵件,在lte狀態下都無法正常使用。

另外一個高使用率也非常重要的功能——支付寶,在lte狀態下無法使用。

其它Watch APP在lte狀態下測試,大多數都“陣亡”。而那幾個健康APP,本身對網絡就木有什麼要求。需要強調的是,目前Apple Music仍然不支持lte,離線聽歌都是事先iPhone裡設置和下載好的。

最後要稱道的是微信,完美支持lte,而且,更重要的是,微信在lte狀態下,比鏡像iPhone時速度要快得多!嗖嗖流暢,簡直讓人刮目相看。

但就這區區的兩個功能:電話和微信,卻已經能讓手錶脫離iPhone發揮重要的作用。比如你出去散步、跑步或是騎行一圈,不會擔心漏接重要電話和微信,不用再攜帶沉重的iPhone。現在蘋果需要儘快召集軟件商開發對應lte的Watch APP,當務之急是短信、郵件、支付和音樂!一旦這幾個應用在lte下正常使用,那麼Apple Watch 3的適用場景將會大大擴展,比如中午出去吃個飯,下午出個買個飲料,將不再需要攜帶手機,生活變得更科技、更來福。

在此基礎上,如果Watch APP生態能夠做更好,說得嚴重點,手機的空間在一定程度上會受到壓縮,這一點如果實現,真正可以說是改變世界了。當然,以後的目標是全息投影手環……

除了APP的支持有限之外,lte還有另外一個嚴重缺陷:開啟lte狀態後,筆者發現原本耐用的電池變得不穩定,首先手錶發熱嚴重,其次電量“尿崩”——30分鐘多點電量竟然消耗了10%,有點嚇人。不過筆者覺得這可能不是硬件的問題,而是系統的問題,通過更新應該可以在不久的將來得到改善。

雙卡雙待,實在蛋疼

支持lte功能的Watch可以讓iOS也實現“雙卡雙待”,但是筆者實在懷疑這樣做的意義。方法就是使用一臺iPhone和Watch配對,共享套餐後,這臺iPhone關機,或是遠離Watch。使用者隨後使用另一臺iPhone放另一張電話卡,同時再使用這臺Watch。

要注意同一臺iPhone是不能換卡的,如果換了不支持lte的卡如中國移動,那麼Watch那邊會同步,就不支持lte了。所以這樣的“雙卡雙待”實在木有卵用。

先用聯通?不要考慮了

還有,可能有不少人跟我之前想的類似,在移動開通功能之前,先拿一張聯通的卡嚐嚐鮮。筆者可以負責任地說:毫無意義,不要考慮了。畢竟Watch之前的思路是iPhone的一個附屬品,現在雖然能獨立使用,但一是支持lte的APP少實際你能用的就是電話和微信,二是Watch和iPhone兩個號碼實際用起來會非常難受。建議大家就不要這麼做了。

結語:改變世界,還有待軟件的支持

本來想要體驗研究得更深入一些,無奈實在木有時間。Apple Watch隱隱已經讓我看到了改變世界的影子,即便在現在的條件下,你掏手機的概率將會大大降低。而lte更是讓手錶隱隱有了在特定時間替代手機之勢,蘋果的當務之急是讓APP開發者、包括蘋果自己儘快認真對待watchOS的生態,真正開發出符合手錶應用場景、並且能脫離iPhone的APP,當然發熱、耗電什麼的也要改進,那個時候,世界也許會真的再一次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