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流”涌动练兵场

北部战区空军某场站全力保障驻训部队严寒条件下练兵备战记事

北疆边陲,草原腹地,一场极寒条件下练兵备战任务如火如荼。驻守草原的北部战区空军某场站官兵闻令而动,全力担起任务保障,尽心竭力服务驻训部队。

进驻队伍两倍于己,气温低至零下30℃,多型装备同场开训,种种问题摆在眼前,该站迅即组成训练、后勤、管理和训政四个保障组,制定10个保障计划和应急预案,规划设置21个引导、标识牌,多次与驻地政府协商网情监控、交通疏导、电力供应等事项,筹措资金购置取暖用油、生活办公用品、炊事用具、通信光缆设备等,满足任务部队进驻生活工作所需。

“我是‘心贴心’服务员,您有什么需求,可以直接拨打服务卡上的电话。”正在北疆草原腹地驻训的某部官兵们齐齐收到了一张“北疆先锋服务卡”,服务项目、兵情热线、联系专员等信息一目了然。“外出驻训这么多次,收到这样的‘服务卡’还真是头一遭。”任务部队官兵个个喜笑颜开。

为更好响应驻训部队需求,该站开展了“十个一”暖心工作,并进行责任划分,确保“包干到户”,部队进驻就送上一杯暖心奶茶、一碗驱寒姜汤,安营扎寨就递上一份健康小报、一张服务卡片,每天走进任务部队,征求一次意见建议、开展一轮综合服务,各基层单位还与进驻部队结对互助,留下单位联系电话,24小时提供服务等等。

某旅转场进驻前夜,驻地突降大雪。部队能不能按时进驻,任务能不能顺利展开,所有人都在盯着这条跑道。该站场务连官兵整夜值守,凌晨4时,降雪停止,该连清雪车辆全部出动,机场响彻发动机轰鸣声,吹雪车开道,除雪车推进,清扫车清理,晨曦一点点降临,跑道一点点露出青色,战鹰最终准时降落。

火热的训练现场,该站卫生服务队伍格外显眼,每到一个帐篷,他们就递上一个小盒,“这是一些常用的防流感和冻伤药品,如果有什么需要诊疗的,请随时联系我们。”

据悉,为高质量完成此次保障任务,该站建立起即时车辆派遣、气象观测、场道清理、医疗救助、给养供应“五个即时”保障机制,所有专业保障单位闻令而动,车辆日均出动近两百台次,水电工巡视检修不停顿,炊事人员做完正餐做夜餐,不少单位日均保障时间超过20小时。

负责气象数据采集的气象台观测填图班,第一次接触野外气象观测仪,班级所有成员仔细阅读说明,认真询问厂家,很快熟悉了组装与操作,夜间十分钟进行一次气象信息发布,为驻训单位掌握气象动态,更好开展检验测试提供了有力支持。

该站还积极协助任务部队,对所属装备开展极寒条件测试。“担负寒区作战任务,更应关注严寒条件下部队作战能力和战士们战场生存能力。”警卫连官兵主要负责进行作训服及工作服配套感官测试,战士们穿上不同类型的冬季服装,在天寒地冻中感受服装保暖性,认真填写表格、记录数据。

四站连官兵把各式车辆装备露天停放,在工厂专家指导下,逐一比对装备严寒条件下运行状况。“装备是战士的第二生命,它们如果冻趴了窝,战场制胜就成了空谈。”该连官兵反复检测,研究探索解决方案,特别是针对前期实际保障中遇到的问题,认真请教专家,寻求问题答案。

保障是基础,服务看解难。近年来,该站始终聚焦打造高寒区多机种保障基地,认真学强军思想、抓基础建设、练保障能力,积极适应驻地严寒气候练兵备战,通过实际保障任务锤炼、派出人员跟班见学、开展经验研讨交流、大力推进岗位练兵,培养“一专多能”保障骨干,有力提升了部队保障能力。

历史和实践反复证明,出不了“保暖箱”,打不了“冰雪仗”,耐不了“严寒天”,就过不好现代战争的“时代关”。天寒地冻日,练兵正当时,驻守北疆边陲的场站官兵,将永远勇于战胜对手、勇于战胜困难,铭记主席训令、投身练兵备战!

刀尖舞者

skdjwz

本期编审:尹武

徐书航、王一峰

投稿邮箱:skwxgz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