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四十年的足迹》纪录片开播暨《我在中关村》图书首发活动举行

北京海淀

12月16日,《中关村——四十年的足迹》纪录片开播暨《我在中关村——亲历者、见证者、追梦者》图书首发活动在中关村创业大街举行,这是在改革开放和中关村创新发展40周年之际,海淀区精心打造并推出的“讲好海淀故事,诠释中关村精神”的扛鼎之作,全面回顾海淀40年来走过的坚持创新发展的中关村之路,传承发扬中关村可敬可叹的创新精神,矢志凝聚全区上下创新创业路上“合伙人”的智慧力量,合力吹响新时代再创业再出发的响亮号角,进一步以挖掘文化科技融合新动力、构建新型城市形态为总抓手,推动高质量发展、打造高品质城市,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全国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市委副秘书长、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余俊生,区委书记于军,北京电视台副总编辑艾冬云,新华出版社有关负责同志及中关村企业家代表等出席活动。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劲林主持活动。

《中关村——四十年的足迹》是近年来区委宣传部与北京电视台共同策划的规模最大、制作最精良的纪录片。该片总共6集,每集约30分钟,以改革开放40年来中关村创新创业历程为线索,系统梳理了各个年代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和故事,不同年代均由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故事串联,对中关村发展历程做了具象化处理,具有非同一般的可视性和感染力。《我在中关村——亲历者、见证者、追梦者》图书由区委宣传部编著,由新华出版社出版。这是进入新时代以来,海淀区组织创作的首部反映各个不同历史时期中关村创新创业故事的图书。全书分五个篇章,每个篇章记录了8名“中关村人”,共讲述了40位“中关村人”在中关村的故事,呈现了改革开放40年在中关村的生动演绎。

于军表示,纪录片开播、图书首发正当其时,回顾了40年来海淀和中关村创新发展的光辉历程,讲述了原汁原味的中关村故事。海淀作为中关村的发源地和核心区,经过40年创新发展,汇聚了高校院所和高科技企业,培育了高精尖经济结构,打造了区域创新生态体系,形成了以中关村精神为核心的创新文化,营造了一流的创新发展环境。下一步,海淀将以整装再出发的奋斗姿态,开启新时代再创业新征程,当好科技创新的出发地、原始创新的策源地、自主创新的主阵地,谱写海淀跨越式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余俊生表示,两部作品是北京市在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推出的重磅力作,记录中关村发展历程、传承创新精神、凝聚创新力量、开创美好前景。中关村创新发展40年,是波澜壮阔的40年、艰苦创业的40年、顽强崛起的40年,中关村已经成为了一面旗帜,成为了北京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主力军。希望中关村人在新时代再创业再出发,汇聚更多创新要素,集中各方面智慧力量,推动中关村发展迈上新台阶、再创新辉煌。

近期,我区举办了中关村创新文化展、中关村创新之夜等一系列纪念中关村创新发展40周年的活动,此次纪录片开播、图书首发活动也是其中重要环节,海淀旨在通过这些活动的举行,向一代一代、薪火不息传承下来的中关村精神致敬,向40年来为中关村创新发展持续注入活力的科学家、企业家、创新者、改革者致敬。

《中关村——四十年的足迹》纪录片将于12月17日(周一)早8:00起在北京电视台卫视频道播出,将每天在同一时间播出一集,总共持续6天。《我在中关村——亲历者、见证者、追梦者》图书将通过新华出版社渠道向全国出版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