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听5岁幼子叫一声爸爸,青海汉子4年花了90万


青海省西宁市妇女儿童医院的病床上,马晨轩跟着爸爸马军努力地数着“1、2、3……”这些别的孩子2岁前就会的功课在5岁的小晨轩嘴里依然无比吃力。孩子偶尔抬头看看他,含糊的叫一声“爸爸”,马军总是忍不住激动。旁人眼里的日常,对于儿子同时患有脑瘫和耳聋的马军来说,这一点进步却足以让他泪流满面。


马晨轩是青海省西宁市湟源县城关镇国光村人,2014年4月6日,只有6个月的小晨轩被查出患有脑瘫和双耳失聪,这一结果让全家人几近崩溃。儿子患病的噩耗很快让这个农村家庭陷入绝境。治疗了一段时间后,孩子的情况依然不见好转,身体瘫软如泥,头部没有支撑。图为做完耳朵手术不久的小晨轩。
小晨轩第一次入院时,家里只有几千块钱的积蓄,好在马军夫妇平时对人忠厚善良,周围的亲友纷纷伸手相助。几次治疗下来,马军已经欠了不少钱。有人劝他放弃,说花那么多钱进行治疗,什么时候是个头呢?可他坚信孩子能好起来,“就算去要饭也要给孩子治病。”马军说道。

这几年的治疗,除了此前的一点积蓄,马军还借了几十万的债,前前后后已经花费了90多万。然而看着儿子一天天好转,性格也越来越开朗,马军说一切都值了。图为这几年马军陆续向亲友借钱的借条,这还只是很少的一部分。借的钱马军都一笔一笔记着,“都是人情,以后怎么也得还上。”
马军原本是一名长途车司机,因为此前出过车祸,如今无法承担重体力活。儿子病后,马军放弃了不少工作机会,为了晚上能陪孩子,他找了个兼职,每天固定接送雇主的孩子上学放学,每月1500块钱的工钱,这是朋友为了帮助他专门让给他的活。每次从后视镜看到接送的孩子无忧无虑的样子,马军满心想的却都是病床上儿子令人心疼的摸样。每当忙碌了一天回到儿子身边,小晨轩总是一头扎到爸爸怀里,紧紧地抱着他,一个动作胜过千言万语。
就这样,马军夫妇陪着儿子经历着漫长而痛苦的治疗。每次针灸,看到小晨轩头上扎满了密密麻麻的针,夫妻俩都心疼不已,而针对神经的电击治疗更是要经历常人无法忍受的痛苦。在马军的强烈要求下,大夫在他身上做了一次电击。马军疼得眼泪都快出来了,他说连他这个大男人都受不了,更何况一个那么小的孩子。所以每次看到孩子哇哇大哭的样子,马军都恨不能替他承受。

为了让儿子学说话,马军一有空就看书学习训练方法。但很多人告诉他,脑瘫致聋的孩子学说话太难了,很多孩子经过多年的专业训练也不一定能开口说话。但马军不想放弃,一遍一遍重复着那些简单的发音。儿子有时很认真地听,也很吃力地张嘴,就是怎么也无法发出声音,为了学一个发音,不知道重复了多少个日日夜夜,马军一次又一次徘徊在希望与绝望之间。图为马军一边陪儿子玩,一边教他说话。
村里人都说马军是个好人,不知道上天为啥给了他一个“这样的”孩子。他的善良周围人有目共睹。6年前,马军在陕西跑车时曾目睹过一起车祸,肇事司机逃逸,马军二话不说把受伤的孩子送到医院,还把身上仅有的几百块钱都塞给了她。事后有人问他怕不怕被“碰瓷”,他说第一反应就是救人,其他都没想过。而去年,在他最难的时候,听说有个贫困大学生得了尿毒症,他还从给儿子治病的那点钱里拿出50块捐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