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奕珠宝 郑说宝玉|珍珠界的“化妆”技巧

悠奕珠宝 郑说宝玉

在遥远的古代,先人们始终好奇为什么贝类这种不起眼的生物能够产出珍珠这种色泽莹润、颜色艳丽,造型完满的珠宝。古代的中国人相信,这种“海中石”是借由月华而形成的,也寄予了人们最美好的愿望。其中颜色靓丽纯正的品种则是价值最高的,代表了高贵典雅的形象。

悠奕珠宝老郑近期我们翻阅了一些科研论文,给大家看看对于珍珠的优化改色都有哪些成熟的理论研究。

18年11月14日拍卖的法国王后Marie Antoinette的天然珍珠挂坠,以高达3642.7万瑞郎(约3620万美金,含佣金)的价格成交!

在古代珍珠养殖技术不发达,只能依靠捕捞天然珍珠,极少见到正圆形的珍珠!

珍珠的颜色

珍珠的颜色分成体色、晕彩、伴色,综合影响了一颗珍珠的颜色。对颜色影响最深的是其体色,即其本身具有的颜色。何雪梅等(2000年)曾对市场上的粉色、紫色、金色、黑色等珍珠做了光谱学研究,发现在荧光光谱上普遍存在420nm、660nm卟啉的吸收峰500-600nm卟啉特征吸收带,应证了有机色素-金属卟啉的存在对珍珠颜色的致色影响。

植物中的叶绿素分子中心部分就是围绕镁原子的卟啉环。电子在这个环中的排列,使得叶绿素吸收太阳能。

珍珠的颜色普遍认为和不同的金属元素有关,对卟啉中的π-π共轭电子云形状产生了影响,改变了分子中原来的电子云分布,使电子云的流动性增加,从而使分子对光的吸收向长波方向移动,吸收波长范围在可见光范围,即形成了颜色。



π-π共轭可以简单看成是元素p轨道之间连接形成的化学键,电子在其中可以吸收特定能量的光线发生跃迁,不同金属元素会造成跃迁能级的不同,最终吸收不同能量(颜色)的光线。

珍珠的优化

珍珠的漂白

01

珍珠漂白是通过一定配方组成的漂白液浸泡珍珠,去除珍珠的不良有色物质的过程。采用的方法有溶解脱色、光致脱色、热分解脱色、化学漂白等方法。珍珠的不良有色物质主要存在于两个位置(王惊涛等,1999年),珍珠层珠核的空隙中会存在一些褐色、黄色的有机质,一些外来污泥杂质等会分布在珍珠层内。

扫描电镜下的珍珠结构,可以观察到珍珠表面的柱状文石(张恩,2008)

扫描电镜下的珍珠结构,可以观察到珍珠表面叠瓦状构造形貌(张恩,2008)

查阅专利、论文

(专利申请号200910044535.8,201410106014.1,叶明泉1999年)我们发现,漂白液主要是双氧水、乙醇、水等,并加入十二烷基硫酸钠等活性剂,以及硅酸钠等稳定剂,经过浸泡、晾晒等过程,可以做到在不破坏珍珠的结构的基础上,去除珍珠的杂色。

某些小颗粒淡水珠因为颜色不佳会进行漂白处理,因为价格相对比较低所以也是为市场所接受的!

02

珍珠的增光

某些彩色珍珠因为养殖时间短、珍珠层过薄等原因,或一些珍珠进行漂白后因为漂白剂的影响,而显现不出强烈的光泽,这些珍珠都会进行增光处理

增光的主要方法两种其一是增加一些大半径的阳离子团或者有机溶剂填补珍珠表面的细微空洞,提升珍珠的折射效果,同时还可以提高硬度,另外还可以将珍珠浸泡在亚甲基蓝等荧光增白剂中,提高珍珠的色级。

查阅专利、论文

(专利申请号200910171331.0,200510050353.3,201110281976.7)发现,增光剂主要是镁盐、钾盐等无机试剂,并加入硅酸钠、甲醇、水等溶剂制成,技术已非常成熟。

珍珠的光泽是评价其品质的重要指标,能给人舒适高贵的感觉!

一条晕彩完美的珍珠项链也是不错的收藏佳品!

有关优化处理的方式还包括固色、染色、辐照等方法,后期内容老郑会一一呈献给大家。以上我所说的优化方式在珍珠的鉴定过程中是不做特别区分的,也没有成熟的鉴定依据,对于专业人士来说同样也是研究的难点,只能凭借经验简单判别。

另外不同产地和厂商出产的珍珠处理手段不同,会使珍珠的美观度和耐久性产生区别,所以珍珠虽然看上去类似,可能佩戴一段时间后就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变色、磨损等问题。

在此悠奕珠宝老郑也建议大家,购买珍珠产品时也应选择专业、诚信的商家,以免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