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最喜歡的一本書、一首歌和一部電影是什麼?

橘子7954


喜歡的書是 紅樓夢

一樹繁花、盛極必衰。紅樓夢前期有多繁榮華麗,後面就有多悽慘悲涼。繁華落盡,一切都只是過眼雲煙。就如曹雪芹在開篇時候寫的

滿紙荒唐言

一把心酸淚

都雲作者痴

誰解其中味

人生在世,本來就是紅樓一夢!

喜歡的歌是 周傳雄的 黃昏

每次聽到這首歌,都讓我想起曾經在校園的時期,下午放了學廣播站播放的就是這首歌。那時候的我們聽著《黃昏》,一起迎著夕陽回家。

最喜歡的電影 大魚海棠

裡面的有話讓我形象挺深刻

我告訴你什麼事情最可悲,你遇見一個人,犯了一個錯。你想彌補想還清,到頭來根本無力迴天,我們永遠無法還清我們犯下的。

我從小沒有爸媽,奶奶一個人把我帶大,吃了很多苦。從小沒人管我,想幹什麼就幹什麼。天不怕地不怕,可在世上我最怕的,就是讓你受苦。

我喜歡看你吃東西的樣子, 你吃東西的樣子很好看。你什麼樣子我都見過。你任性的時候,生氣的時候,傷心的時候,最尷尬的時候,都很好看

我很後悔那天晚上沒有緊緊抱住你

我會化作人間的風雨陪在身邊


未等婚紗落地


非要選出一個最喜歡太難了,很多都喜歡,我就說說讓記憶深刻的書、歌曲和電影吧。

【記憶深刻的書】

1、《百年孤獨》是我看的第一本國外長篇小說,長串的人物名老搞混淆,看幾頁又返回去梳理人物關係,再繼續看,有時候隔斷時間全忘記又從頭開始,就這樣斷斷續續好幾個月才看完。

一直到現在還記得馬孔多那個小鎮,布恩迪亞家族,從無到建立,到繁榮,到與外界建立連接,最終被政府收編,看完後好長時間都覺得內心空空的。



2、《穆斯林的葬禮》三代人命運變遷,來來去去的感情多波折物是人非。以前一說起穆斯林腦子裡就想起《古蘭經》一手拿經書一手持劍,心裡的對穆斯林有排斥的,看完後完全改觀,每個宗教本質都是向著“真善美”,真正信仰的人是打心底裡遵循這一教義。看門口的裝飾就知道是你是我的兄弟姐妹,是可以互相幫助的一家人,推薦大家看,對伊斯蘭教有初步瞭解。



3、《聖經》我不是基督徒,並且到現在也還沒有看完,那會兒完全當做故事看來著,以前還專門列了個人物發展導圖,看了一些發現原來我們看的好多歐美大片還有故事都來自其中的故事,上帝7天創世紀、該隱殺弟被罰變成吸血鬼、巴別通天塔、諾亞方舟、耶穌的誕生等等,很有意思的一本書。



【記憶深刻的歌】

這個沒得說,聽的太少 瀟灑走一回每次K歌必點,哈哈哈

【記憶深刻的電影】

1、《亂世佳人》長達3個多快4小時的電影,第一次看是在上班時間悄悄摸摸分開好幾次,一點也不過癮看完還不知道內容是啥,後來反覆看過好多次,覺得白瑞德超級超級帥,女兒奴,好想鑽進去幫斯嘉麗把瑞德留住,明明已經深入骨髓還以為自己愛著艾希禮,最終瑞德失望離開才醒悟過來,迷失在一片白茫茫的霧中。



2、《傲慢與偏見》喜歡自然清新的畫面和自然清新的女主,為這個女主看了N遍。


3、宮崎駿動畫系列,把宮崎駿所有動畫片看了一遍又一遍,百看不厭,最最喜歡。


寶媽出品


我最喜歡的一本書是《三國演義》,最愛聽的一首歌是;遲志強《鈔票》,最愛看的電影是《開國大典》





手機用戶陳久志


最喜歡的一本書:《紅樓夢》。

因為就像生活一樣真實像生活一樣豐富卻又是詩意的生活與語言的藝術。還因為高貴的品位,出離物質層面。還因為人類的終極命題:剩下一片白茫茫大地。其他國家的小說無法超越,甚至無法比肩,它們和《紅樓夢》相比,就是幼稚與極端。

最喜歡的一首歌:《一剪梅》。

它的歌詞風格令人在這粗鄙的時代,回望最後的雅緻。

最喜歡的電影:《大話西遊》。

對人生最先鋒前衛的解讀。

還曾最喜歡《小城之春》。

沒有故事情節卻讓人百看不厭。



大悔憶智冰


我最喜歡一首歌,一本書,一部電影

我最喜歡的一首歌就是范曉萱的歌,你真的愛我嗎,這首歌曲給我童年的青春期帶來了很多美好的回憶。另外喜歡的一本書就是麥田的守望者,這本書總共有100多頁。所講的那種非常讓人深刻,值得大家一看,如同身臨其境。一部電影就是少林寺了這個地球人都知道。少林寺這部作品,當時引起了全世界的廣泛關注,絕對是一部經典的電影。因為什麼被稱為經典了?因為這裡邊的演員全都是當時的全國武術冠軍。所以排除的武打效果非常好,再加上精彩的劇情。絕對是一部成功的電影。


楊三板



亮劍2370


關於電影,《肖申克的救贖》始終是我內心不可動搖的NO.1。人性是一個終極研究話題,而這部電影裡出現的每一個人物,或好或壞,都可以在我們所處的現實生活當中,找到對應的原型。你自己本身,甚至也可以找到對應的角色。因此可以說,這部電影在我的人生當中,起著很重要的指導作用。在墮入職場低谷的時候,在遇到重大抉擇的時候,我都會想起男主的堅韌和毅力。“做對的事,不能被擾亂,更不能忘了初心”,是我收穫的精神。

而關於書,我說不出最愛的那個,但我非常喜歡丹布朗這位當代文學界偉大的作者。他創作的著名書目有《達芬奇的密碼》,而我,也是因為這本書愛上的這個作者。不得不說,丹布朗真的是一個創作天才。他是我見過的,能夠把“宗教”和“科學”二者結合得嚴絲合縫完美到極致的唯一一位作者。故事線索思維縝密,每一個小細節或者是鋪墊,都非常巧妙。評論一部電影情節緊湊,我們用“無尿點”來形容。而評論丹布朗的書,於我而言,是無困點。

最後,是一首歌。這麼說吧,我曾經很喜歡陳奕迅,後來是張學友,現在,是朴樹。但如果你一定要讓我說歌名,現階段的我,鍾情於《夢伴》,關淑怡的版本,是耳朵會懷孕的那種類型。


請叫我撒花姑娘


每個時期都有最喜歡的一本書

小學的我喜歡《十萬個為什麼》,初中喜歡《鄭淵潔童話》,高中喜歡《天龍八部》,大學喜歡《誰動了我的奶酪》,工作了喜歡《管理學原理》,有了互聯網更不太看書了

沒有最喜歡的電影

每個時期喜歡的歌也不一樣

小學喜歡《讓我們蕩起雙槳》,中學喜歡《偏偏喜歡你》,大學喜歡《掌心》,工作初喜歡《藍蓮花》,現在喜歡民族歌曲。


呆鵝108722086


作家營造的這種場景結合人物性格並且走向必然結局的這種大時代背景令我讀完紅樓夢以後久久進行思考的——一切都那麼理所當然!

這就是我讀過那麼多經典名著以後仍然最為推崇紅樓夢的原因!別的經典也有他們各自的特色,但紅樓夢從始至終沒用任何一點灌輸法,作家沒用任何概念性的語言暗示或者揭示其結局,整個小說自然流暢,沒一點嫌隙!

拿我另外喜歡的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卡拉馬佐夫兄弟和罪與罰對比一下。

卡拉馬佐夫兄弟裡的老二一直在暗示和反省那個世界裡的公正,那種反省是強烈的思想概念,作家用那種心理反省向讀者組成了一個深層次的思想世界,這個世界的深度是唯獨屬於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那個世界!

同樣是現實主義大家,陀思妥耶夫斯基和曹雪芹卻鍛造了兩個極端世界,陀思妥耶夫斯基用的是概念灌輸的深度思想層境,而曹雪芹用的是入實的普通生活敘述!不過這兩種寫法我都摯愛!

還有一點就是作家在小說中用了大量的對比法,比如黛玉死的時候,寶玉和寶釵在結婚——這種強烈的對比法形成了一股強大的悲劇力量!

歌曲愛聽的多了,遠一首很難,比如陳淑樺的滾滾紅塵,不過還是選一個歌手吧,王菲!不過不多解釋!

最後電影吧,我首先想到的是肖申克的救贖,但是後來想想還是美國往事。前者的經典無需多說,讓我震撼的是電影自始至終沒一點多餘的情節,任何一個哪怕是不經意的鏡頭,都是酣暢淋漓地為劇情服務的,說實話,世界上還沒有一部電影能像肖申克的救贖做到這樣結構緊湊到如此地步的!

但最愛的電影還是美國往事,這是一部底層小混混們討生活的史詩,也是在那種時代背景下呈現給觀眾們的情懷,就像我們中國人鍾情的上海灘那樣!

影片中太多長鏡頭的運用,使這部影片以敘事的感傷基調更加突出!第一次看這部影片的時候就被那些長鏡頭折服,比如老年麵條看到曾經的女神卸妝那一長鏡頭,那個長鏡頭如實地記錄了曾經的女神在化妝前後面貌上的變化,卸完妝以後連觀眾都為麵條那長達半個世紀忠貞不渝的愛情感到不值和惋惜!再比如,老年麵條和老年邁克見面以後,老年麵條看到老年邁克的孫子站在外面,是留給邁克那個長鏡頭,因為那個年輕人和少年邁克太像了,這個長鏡頭讓觀眾感到麵條對邁克的那種愛,那種一生為之糾葛不清的憐惜和疼痛,那種矛盾——這個長鏡頭告訴我們,麵條依然是深愛著那個背叛自己的朋友的!

讓我為之嘆息的就是美國往事中那種不需要多少臺詞就能表達影片人物思想的那種鏡頭藝術運用!這是唯一一部能讓我在一週時間裡去觀看四次的電影!


草軒客


資治通鑑伴我成長,追光者這首歌我超級喜歡,電影曾最讓我感動的是泰坦尼克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