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鷹、母雞和老鴰的一段故事

老鷹捕食

青華山西邊約三里地的地方,有一處山谷的谷口,因山谷中有一條叫做灃峪河的小河,故此稱之為灃峪口。

灃峪口是個特殊的村鎮,上世紀六十年代,村民們以糧為綱,除了種地基本沒有什麼其他營生。而灃峪口卻是一個例外。灃峪口南北方向靠近西萬公路的一側,居然有一、兩家飯館、修車鋪和小門市部。夏天路邊有剃頭的、買茶水的。有時還能見到個把賣雞蛋的、賣草鞋的,甚至有地攤上擺賣玉石菸嘴,火鏈等土產。因此灃峪口當年也算是十里八鄉的熱鬧地方。在村的西側挨著河谷的另一面則完全不同。一處處小家小院的農舍,村民的院裡堆放著柴火、農具。在院子周圍的坡地上,山溝裡還會有零零散散的雞和羊。

灃峪口南邊除了一條進山的西萬公路,還有一條沿著山邊向西通往戶縣的公路。公路途經灃峪口山谷,山谷之上建有一座大石橋。這座橋長、高大約都有近二十米。我的同學王建設所講的故事就發生在這裡。他講到:

“大概是一九六八年十二月的一天,我與米建立、張樂等五、六個小夥伴,閒來無事去灃峪口玩。我們各自拿著彈弓,沿著青華山邊的水渠向西邊打鳥邊玩,走著走著就到了灃峪口。此時的灃峪口早已失去夏日的色彩,滿目望去,不論是栗子樹、桃樹、杏樹、沙果樹,都早已經落完樹葉,遠遠望去形同枯枝,實在是一派肅殺的景象。只有遠處的柿子樹尚殘留少許的紅葉,向世人宣告其生命尚存。”

“我們隨意前行來到了灃河大橋,往橋下看去,河水依舊清澈,潺潺河水流向遠方。近處的河谷坡地上,有一些散養的雞在枯草中走動尋食。”

“忽然間我覺得一道黑影從我們身後的上空,向橋下射去,定睛看去見是一隻老鷹俯衝下來。剎那間橋下正在尋食的雞立馬一動不動,個個呆立。”

“當老鷹抓住一隻雞後,各個呆立的雞才一邊噗噗騰騰四散而逃,一邊咯咯噠的叫個不停。”

“聽到雞發出的嘈雜聲,農舍裡衝出一位中年婦人,她一手拿著一支竹竿,一手拎著一個破臉盆,一邊敲打,一邊跳著腳大聲吆喝。”

“只見那隻鷹抓著雞慌忙騰空而起,飛入天空。此時天空中有幾隻老鴰,眼見老鷹的手,立即向老鷹聚來。很顯然這些老鴰不懷好意,它們的目的就是趁火打劫。老鴰仗著數量上的優勢,對老鷹的行動採取了圍追堵截,它們的最低目標是奪走老鷹的食物,當然如若有機會老鴰也希望能幹掉老鷹。”

“老鷹在幾隻老鴰的夾擊下,左右躲閃,上下翻騰,力圖甩開老鴰,無奈幾隻老鴰死纏爛打糾纏不休,加上老鷹爪中還有一隻雞,已經是嚴重超載,連飛行動作都變的遲緩。老鷹之所以拼命也要掙脫老鴰的包圍,完全是為了到嘴的食物。”

“老鷹與數只老鴰纏鬥了近一分鐘,已經明顯落了下風,可是老鷹依然苦苦掙扎。這時不知道從何處又飛來幾隻老鴰,老鷹看情形不妙只得將抓到的雞放棄,獨自迅速飛離。天空中有幾隻老鴰,似乎還心有不甘,追了老鷹一段方才罷手。”

“天空中的雞脫離鷹爪,奮力煽動翅膀飛了一段,之後便滑翔落到橋下的山坡上,我這下看清楚了這是隻母雞。母雞落地後,可能是受到驚嚇,或許是身上有傷,臥在地上一動不動。”

“橋下跑來一個十一、二歲的孩子,跑到母雞跟前抱起母雞就往回走。那位中年婦人也扔下手中的竹竿和破臉盆,迎上前來,接過孩子手中的母雞,邊走邊用方言問候老鷹的先人。”

聽完了王建設講述的見聞,著實為農家的婦人慶幸,因為當年農民手中沒錢,吃的鹽巴,點的燈油,全靠母雞下的蛋來換。

我想老鷹、老鴰本來都是母雞的敵人,在這場爭鬥之中,老鴰對老鷹捕獵的干擾,無意間卻救了母雞的性命。我們似乎只能說母雞的命好,畢竟在自然界如此結局怕是很難複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