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有為書法精品《宋鮑照飛白書勢銘》八屏:大氣磅礴,渾重厚實

康有為(1858—1927),原名祖詒,字廣廈,一字更生,號長素,別署西樵山人,世稱“南海先生”。廣東南海人。光緒時舉人,授工部主事。政治家,清末維新派首領。學問廣博,著書立說,富有創見。精書法,其書法論著《廣藝舟雙楫》對當時及後代影響甚大。其書宗法北碑,所作大氣磅礴,氣滿神暢,個性鮮明。為清末民初之大家。

此作為八屏鉅製,由康有為之子康同籛藏之,曾克端作為康有為書法鑑定權威對此件鉅製稱頌不已,認定為康氏精品。

《飛白書勢銘》是南朝宋詩人鮑照創作的一篇駢文。這篇駢文重點論述了書法藝術中飛白一勢的特點。詩人用形象生動的比喻,將飛白書勢的形態、作用、妙境一一寫出,使靜態的視覺藝術,變成具有動態美的藝術,使黑白的藝術,變為色彩斑斕的藝術。

秋毫精勁 霜葉凝鮮 沾此瑤波 染彼松煙

超工八法 盡奇六文 鳥企龍躍 珠解泉分

輕如遊霧 重似崩雲 鋒絕劍摧 驚勢箭飛

差池燕遲 振迅鴻歸 臨危制節 中險騰機

圭角星芒 明麗爛逸 絲縈發垂 平理端密

盈尺錦裁 片字金溢 仙芝繁弱 既匪足質

蟲虎繢綷 又焉能匹 君子品之 是最神筆

宋鮑照飛白書勢銘。

款識:張廉卿嘗寫此銘,甚奇偉,試戲書之。廉老善作勢,吾則雍容付籛藏之。康有為。

題跋:

1.韶覺弟好之屬題。更甡。鈐印:有為之怵(白)

2.是為南海書第一韶丈以之見賜用記所感,壬寅(1962)冬至克端記於香海岷雲堂時年六十有三。

白話譯文

毛筆精良勁健,絹素鮮亮光潔。沾上瑤池清水,研磨松煙墨汁。工巧超過永字八法,奇妙盡蓋六種書體。鳥兒起飛蛟龍騰越,珠串分解泉流濺飛。下筆輕處如霧氣遊動,重處如濃雲崩頹。筆鋒斷絕處如利劍斬物,筆勢驚險處如羽箭疾飛。群燕展翅參差不齊,鴻鵠奮翼迅速回歸。面臨危境能夠控制節奏,陷入險地可以突生妙計。圭玉鋒芒畢露閃動生光,鮮明絢麗光彩四射。就像白絲和黑髮相互縈繞懸垂,端緒密集卻又平直雨有條理。一尺卷幅價值整匹錦緞,寥寥數字需要一溢黃金。因此仙人書、芝英書顯得小氣柔弱,已不足與之相提並論;蟲書、虎爪書顯得瑣屑零碎,又怎能與之抗衡匹敵?君子品評此種書法,最可稱為神來之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