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9日,河南新密一村民梁起超稱,兒子梁宏兩歲時因吃三鹿奶粉患腎病,病情基本康復。2014年梁宏再度發病,梁起超輕信無限極能治病,將其產品當藥品讓梁宏服用一年多,梁宏終因尿毒症病重去逝。對此,新密市工商質監局大隗鎮工商質監所表示,目前,新密工商、質監、食藥等多部門已介入事件調查。
目前無限極並沒有發聲。該少年的家屬在頭條的認證號上發表內容稱:
雖然前幾年保健品也存在一定問題,但都沒有今年的“大”。權健帝國的坍塌,華林的別查,無限極也因為一次次“慘劇”走進人們視野。
相比權健、華林,無限極在直銷行業的知名度更大。根據公開排名,2018年無限極銷售額達249億,超過安利成中國為最大直銷公司。然而,就是這麼一位行業老大,和權健一樣,一直身陷各種醜聞和爭議。除了“心肌損害”女孩之外,無限極曾多次被網友、醫生曝涉嫌傳銷,在網絡上,關於無限極洗腦和誇大宣傳的網帖比比皆是。
例如,有網帖提到丈母孃做無限極後的幾件最無法容忍的事件:包括“生完孩子,丈母孃給我老婆用無限極牙膏塗下體傷口,說能殺菌消炎”“生完孩子丈母孃交待不用煲什麼湯了,無限極口服液一瓶頂10碗湯”“丈母孃給出生還不到兩週的孩子灌無限極山楂飲料”。去年12月26日,兒科醫生大V“醫生媽媽歐茜”發文稱:無限極“連新生兒也不放過”,並配了張無限極銷售人員朋友圈截圖,裡面吹噓“寶寶剛出生就可以喝增建口服液了,可以去黃,可以解胎毒,還可以預防感冒引起的肺炎……”
類似這種營銷“擦邊球”,在保健品行業可謂非常普遍。我國民間一直存在藥食同源,“吃什麼補什麼”等傳統醫學理論,這被許多保健品企業所利用,它們一方面規避誇大宣傳的問題,另一方面又給消費者以很大的治病希望。
這樣的模式下,監管部門很難挑出大毛病。許多一對一的營銷,監管力量根本觸及不到,而一旦消費者吃不出想要的效果,或者吃出事來,要想追究這些保健品企業的責任卻是非常之難。
保健品營銷亂象頻出,背後是保健品監管思路和方法的滯後。
在我國,藥品有藥品的專門規範,食品有食品的專門規範,但介於藥品和食品的保健品,一直缺乏嚴格、專業的規範。對於保健品監管,相關部門更重視的是“形式合規”,一開始要求保健品審批才能上市,但這一審批幾乎形同虛設,導致審批後來被取消。現在強調的則是對於產品標識和廣告的規範,如“產品名稱不得保健功能命名”“保健食品標籤說明書及廣告中應當重點提示‘本品不能代替藥物’”。
這種“形式合規”,對於一對一、口耳相傳式的直銷,以及層出不窮的“會議營銷”等保健品銷售亂象,往往鞭長莫及。這些處於灰色地帶的保健品營銷,大家明明都知道許多都是騙局,但卻束手無策。監管部門雖有規範打擊之責,但僅僅是調查取證,就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監管的成本極為高昂。
鑑於此,保健品監管顯然不能再沿用傳統思路,亟需大刀闊斧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