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勉-90後的心路历程

一段话感觉是在句句扎心:

当我们读小学的时候,读大学不要钱;

我们要读大学的时候,读小学不要钱;

我们还没能工作的时候,工作也是分配的;

我们可以工作的时候,撞得头破血流才勉强找份饿不死人的工作做;

当我们不能挣钱的时候,房子是分配的;

当我们能挣钱的时候,却发现房子已经买不起了;

当然这个段子不是我说的,但是仔细想想完全贴合自己的人生轨迹,上诉这段话描述的大致是在89-92年这个阶段的人更为合适。尤其是到了2018年的今天,感觉压力巨大,总想通过一些方式来表达,压力主要是来自多个方面:

购房的压力,这个其实不用说大家也是能够体会的,说实话,九零后确实还是比较尴尬的一代,当我们没有购房需求的时候,房价还算是比较温和,即便是像北京这样的城市08年之前的房价也不过是在1万左右,其他二线城市的房价也普遍在5000元/米左右,但那个时候的我们还处于“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根本就没有购房的需求和意识,其实最主要的我们根本就没有购房的需求。

时间转眼到了2018年,第一批90后已经28岁快奔三的年龄了,购房成为我们人生中的意见大事,同时也是我们人生面临的一次巨大的考验。这种考验是来自内心的煎熬,也是来自社会的残酷。在房价不断上涨的今天,反观自己的钱袋子,本来能够买得起一个厕所的积蓄,转眼就只能买1平米的入户花园。在不断上涨的房价面前,看自己的工资涨幅,真的可以用杯水车薪来形容。在房价不断的上涨面前,我们烦躁、恐慌,在无数个不眠之夜仰望星空,感叹:未来的路该如何走

最近总是能够在新闻上面看到,“某90后成为多少亿元市值公司的CEO”或者“某90后成为某大学的教授”,这些都是我们90后这一批的佼佼者,这个时候我们就会用同样的眼光来反观自己,用一句话来形容:“一生正气,两袖清风,三餐无味,四季困顿,五福全无,六神无主,七平八稳,八面玲珑”但是最终还是一事无成。这个时候就开始恐慌、恐惧,开始反思自己的身上的总总毛病,开始卸载手机上的“吃鸡”“王者农药”“抖音”等等应用,拿出笔记本开始记录自己的人生目标,铺排自己的学习计划等等。但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躺在床上辗转反侧无法入眠,这时候又拿出手机心理默默的对自己说:我就看今天晚上这一次抖音、只玩儿一把吃鸡,明天就开始我的学习计划、工作计划、健身计划。于是心安理得的开始重新下载被卸载的一切应用。

第二天本来计划早起开始晨跑、早起读英语,最终还是败给了自己的惰性,或者是坚持几天之后因为别的事情还是没能够有效的坚持下去。每天晚上我们用一次次的刷抖音、一次次的玩儿吃鸡、王者荣耀,来慰藉我们内心的空虚、恐惧、孤独、懒惰,假装让自己变的很忙,没有时间来思考。

其实这都是我们在看到现实世界之后的一种逃避,逃避我们所不愿意面对的拿种种社会,逃避我们应该要接受的社会现实。但是我们总是感觉我们缺少面对的勇气,缺少改变的勇气,缺少从舒适环境中走出来的勇气。对自己的工作不满意,常常抱怨,但是却重来没有考虑过真的要辞掉现在的工作,找一份自己真真喜欢的工作,因为怕,怕走出现在的安逸环境之后,将变得一无是处,所以怕改变。

有时候真的很恨自己,很讨厌现在的自己。有一天突然做了一件自己想了很久但是都没有做的事情,会突然剧的这一天是多么的美好,原来世界还可以这样的清爽和美好。我们每次都会给自己定力很多的生活目标。我们应该怀念小时候写日记的时候,我们看着满满一本日记,心理总是有一种不可言语的成就感。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这样的成就感越来越少了,越来越看不到自己的闪光点了。

所以我们应该重拾这样的喜习惯,用笔记本记录我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记录那些能够让我们感到算是成功的事情,日积月累,这就是我们自己的成功学,当我们开始迷茫过去的时候,就拿出我们的比较开始翻看,慢慢的的我们总会找回那应该属于我们90后的一份朝气,一份阳关,让自己成为时代的弄潮儿。对比自己的昨天、今天和明天,每一天让自己都发生一些改变,成为自己最想成为的人。

至所有90后: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