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学:粗心马虎是孩子的坏习惯爸妈需用心帮孩子改掉

孩子在整个小学的学习生活中,无论是语文写字中的缺笔划,还是数学计算中的错误,粗心是一个常见又不容易改的毛病。改掉粗心有什么好办法吗?

要改掉粗心的毛病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仅小孩粗心,大人也经常粗心。其实,粗心的原因不仅仅是不认真不细心,必须首先分析出其背后的原因。

粗心可能源自对基础知识学习的不够扎实,理解了但并没有记牢至熟练掌握,那么需要加强记忆,例如写字缺笔划或者简单的加减计算错误。

粗心可能源自对基本的方法理解的不够透彻,只是凭记忆简单的在脑海中记录了步骤,但并没有完全理解方法的原理,这就需要对方法重新讲解,或者用不同的角度和例证讲解。

粗心可能源自对错误理解的惯性思维,那么就需要对已有错误思维就行原理上的纠正,让孩子明白错在哪里,并对同类题型进行多次练习,同时多角度拓展思路的练习。

粗心还可能是某一个阶段性的惯性错误,例如总把一个数字写成另一个数字,总是脑子里想的和笔下写的不同,这就要针对同类错误养成在当时完成后进行复查的习惯。对于真正的不细心造成的粗心,需要的是总结规律的解题思路,并在计算中严格遵循这些规律,避免遗漏。

好多孩子写作业时经常会因粗心马虎,做错很多简单的题,怎样帮助孩子改掉这些坏毛病呢。

一:培养孩子养成认真仔细审题的好习惯。要求他做题的时候,题目要一个字一个字的读,多读几遍,字字都不能遗漏掉,因为审题很关键,只有弄明白题目的具体意思及要求,才能明确答题方向,才能把题目作对。慢慢地,让认真仔细的审题成为孩子的思维习惯。

二:培养孩子养成细心思考的好习惯。思考时不要急躁,也不要慌张,积极面对,告诉孩子,他一定行,不要气馁,不会的时候,在多读几遍题,实在不会的,可以引导孩子,然后再让他对问题的进行缜密思考,多设想几种情况,这样可以减少错题的几率。不要直接告诉孩子答案,防止孩子养成依赖心理,见到难题就退缩。

三:培养孩子养成反复检查的好习惯。做好的的题目最好让孩子自己检查三遍,第一遍看是否有漏题没有做,第二遍看计算列式时是否抄错数字及小数点还有单位等,第三遍在草稿本上把所有题反向推断验算一边,越是简单的题越要仔细检查。家长要注意正确引导孩子,让孩子自我检查并改正错误,他才能认识到马虎粗细可能造成的危害。孩子有了自检的能力后,粗心马虎的坏毛病才能够克服掉。

四:培养孩子养成整理错题的好习惯。为孩子准备一本错题集,把每次作业中的的错题抄在错题集上,同孩子一起分析找出错误的原因,找出这类错题的规律,错题集有利于孩子认识到粗心马虎的危害,提高自我改正缺点的自觉性,错题集可以让孩子在平时吸取教训,让家长发现孩子的薄弱点,及时进行引导,有利于孩子吸取平时测验中的教训,做到“做过的、错过的,不会再错”。

五;培养孩子养成专时专用的好习惯。和孩子一起来安排作息时间,开始执行时,监督提醒孩子,玩的时间让孩子尽情的玩耍,玩得舒心畅快,做作业时间要求孩子专心致志、定时定量完成作业。慢慢孩子学会体会到“专时专用”的好处,这样既加强时间观念,培养孩子把握时间的能力 ,又提高了孩子的学习效率。培养孩子养成整齐有序的好习惯。要培养孩子养成爱整洁,爱美,作业认认真真,工工整整的好习惯,以及当天的作业当天按时完成,做好课前预习、课后复习,作业完成后认真检查,错误及时改正等好习惯。家长应该不断地提醒、指导,督促孩子,并在合适的时间给予恰当的鼓励和表扬,好习惯形成不易,需要慢慢的不断重复。

面对孩子的粗心,妈妈要拿出更多的耐心和宽容,慢慢想办法,千万不要瞎指挥、乱批评,更不要期望一蹴而就。孩子细心的好习惯是在日常生活中一点一滴养成的。

方法一:帮助孩子找到“粗心点”

一位10岁孩子的母亲在解决孩子的粗心问题方面很有心得:我家孩子数学成绩不好,经过我和孩子仔细分析他每次做错题的原因,我们得出一致的结论:不是题不会做,而是每次都会把题目看错。由此,我得知,容易看错题目就是孩子的“粗心点”。孩子用我教他的方法去做,效果果真很明显,每次做作业时,因为粗心出现的错误少多了。看,面对孩子的粗心,妈妈与其批评孩子、给孩子上“政治课”,不如具体地帮助他们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采用正确的方法帮助孩子解决问题。

方法二:让孩子准备一个错题本

一个孩子的作业本、作文本里到处都有错别字,孩子因此很自卑,他的妈妈对此也很无奈。于是,孩子的妈妈便去请教儿童教育专家,在教育专家的指导下,妈妈想出了一个好办法。她和这个孩子一起统计和整理他作业本里的错别字,整理完之后,她和孩子都惊奇地发现:原来,总是写错的字就是那么几个。最后,她让孩子准备了一个小本,把整理出来的错别字写在这个本子里,并且和孩子一起分析这些字写错的原因,把这些也写进本子里。在妈妈耐心的指导和孩子的认真坚持下,一周以后,这个孩子作业本里的错别字已经明显地减少了。如果你的孩子有粗心的毛病,你不妨让他准备一个错题本。其实,只要对“粗心”问题进行详细地整理,这些问题就可以在思想上、意识上得到纠正。孩子以后再遇到类似的问题,大脑就会自动提出预警和反应,这样,“粗心”的现象就可以最大限度地得到控制。这就如人在冰上走路,因为冰很滑,所以要小心翼翼地走,因为小心翼翼,所以犯错误的可能自然会少了很多。

方法三:围绕细心做文章

遇到孩子粗心的问题,一般的妈妈要么抱怨、要么批评,但这样做往往效果不是很明显。其实,妈妈如果转换一下思维,围绕细心做文章也是一个不错的办法。一位妈妈曾经这样介绍她的经验:有时,我不总是盯住孩子因为粗心而犯的错误不放,而是寻找机会表扬孩子的细心之处。如孩子在没有经过大人的提醒下把地板扫干净了、孩子避免了一次以前经常会犯的错误等,我都会把这些记录下来。在我们家墙壁上贴着一张细心表,孩子每细心一次,我就给他画一个红色五角星;当五角星满五个时,我就会给他一个小奖励,如带他去吃一次肯德基等;当小奖励满两次时,我就给他一个大奖励,给他买身新衣服、买个新文具盒等。这样坚持一段时间,我发现孩子的细心点越来越多了,而粗心的毛病也明显地减少了。妈妈要特别注意这一点,当孩子出现粗心的毛病时,千万不要给孩子贴上负面标签。“你真是屡教不改”、“你就是一个‘小马虎虫’,我看你这粗心的毛病是真改不了了”,当家长说出这样的话时,孩子自己也会丧失信心。人往往是有求证心理的,孩子更是如此。如果我们努力去寻找孩子的细心点,并不失时机地肯定他、鼓励他,孩子便会感觉自己真的很细心。当孩子的细心点越来越多时,细心便成为了孩子的一种习惯。

方法四:培养孩子整齐有序的生活习惯

孩子粗心的毛病不是一天养成的。如果孩子从小就生活在一个无序的家庭中,没有一定的作息时间、没有一个好的生活习惯,那么孩子做事丢三落四、马马虎虎就会成为“家长便饭”。所以妈妈要引导孩子养成整齐有序的生活习惯。生活上,让孩子养成保管自己物品的好习惯,不仅仅是学习用品,衣服、鞋子等也要放到自己的柜子里,自己保管。学习上,要培养孩子养成当天的作业当天完成、做完作业要检查、课前要预习、课后要复习等好习惯。生活、学习都整齐有序地进行,粗心大意、马马虎虎当然也就是少有的现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