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好文!金庸小说中武功前十位的人物这么排,没人可以反驳!

书接上文,继续分析:

张无忌:

到了《倚天屠龙记》,少林寺的大和尚们戏份可着实不少!先来看这一段:

张无忌见三名老僧在片刻间连毙昆仑派四位高手,举重若轻,游刃有余,武功之高,实是生平罕见,比之鹿杖客和鹤笔翁似乎犹有过之,纵不如太师父张三丰之深不可测,却也到了神而明之的境界。少林派中居然尚有这等元老,只怕连太师父和杨逍也均不知,他心中怦怦乱跳,伏在草丛中一动也不敢动。

这里面可以解读到这样一些信息:

1.三渡比鹿杖客和鹤笔翁强,可惜“似乎犹有过之”一词比较模糊,只能大致判断为“可能略强”。

2.三渡比张三丰弱。“纵不如”这个词更模糊了,咱们只能瞪眼看着。个人认为,这个词代表着一级左右的差距。

3.少林派有这等元老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这说明三渡比空闻什么的肯定是牛逼不少的,否则如果就是方丈的水平,应该没什么好吃惊的。

那么,鹿杖客和鹤笔翁是什么水平呢?我在这个问题上不得不进行了让人精疲力尽的分析。

首先要说,玄冥神掌在张三丰嘴里是有这么一个设定的:

张三丰道:“那是托了你们‘武当七侠’大名的福。以这玄冥神掌和人对掌,若是对方内力胜过了他,掌力回激入体,施掌者不免受大祸。以后再遇上此人,可得千万小心。”

结果玄冥二老用这个“内力必须胜过对方”的武功,跟张无忌对了无数掌……

坑爹呢?

好了,这个虽然像是BUG(因为事实跟张三丰的描述明显不符,但新修版却没有修正),但我们起码可以进行两种猜测:

第一是张三丰道听途说,给了错误信息。这当然就不免降低了张三丰的神格,可能有很多人会郁闷。

第二就是玄冥二老在某种情况下解决了这个难题,所以妈妈以后再也不用担心我的内力了。这个虽然不免有点抬高玄冥二老的逼格,但起码我们可以用“他们也许遇到一个科学家然后进行了威逼利诱才由科学家帮他们解决了难题”来安慰自己。

不论事实如何,有一个结论是不变的:鹤笔翁在打俞莲舟的时候很可能并不像张三丰分析的那样:未出全力。

然而鹤笔翁在这一役中,丫能秒杀A-的俞莲舟,这个结果总是不错的。

秒杀,按理说是跨两级的指标。不过考虑到鹤笔翁偷袭成分比较大,我们要给这个战果打个折扣,降级到高一级左右的S级区域内。

然后再引用一下旁白所写的灭绝:

她内力深厚,犹在宋远桥、俞莲舟、何太冲诸人之上,仅比少林派掌门空闻神僧稍逊。

虽说内力并不直接证明武功高低,但是对于一般的门派掌门人来说,起码可以证明他们的级数差不多,但是明显又有高下之分。俞莲舟的A-,其实是从这里推测出来的。暂时看来,随有主观成分,但基本还算合情理。

那么灭绝跟鹤笔翁又打过一场架:

灭绝师太和鹤笔翁剧斗一阵,烟火上腾,便跃上一层,终于斗上了第十层的屋角。她功力尚未全复,但此时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掌法中只攻不守。鹤笔翁一来挂念着师兄,心有二用,二来前伤未愈,三来适才中了麻药,穴道又被封闭良久,手脚究也不十分灵便,两人竟斗了个不分上下。

大家可以看到,两个人都处在特殊状况下,又有一方是不要命的,所以这一战不说明任何问题。

想要把范遥这个级别的高手跟玄冥二老作比较,只能用这一段:

范遥笑了笑,说道:“鹿先生,苦头陀的武功就算及不上你,也差不了太多。你要打败我,只怕不是一两百招之内能够办到。你胜我三招两式不难,但想既挟韩姬,又救师弟,你鹿杖客未必有这个能耐。” 鹿杖客向师弟瞥了一眼,知道苦头陀之言倒非虚语。

当然了,这一段不排除有范遥略为虚张声势的嫌疑。但不论如何,鹿杖客是认可了这个比较的,而且鉴于他们互相见识武功见识了十五六年,说明跟事实即便有差距,也不会太大。

那么会不会是范遥故意说低自己的武功呢?也有可能。毕竟那个时候范遥明显控制了局势,不需要把自己的真正实力泄露出来。

不过范遥跟鹿杖客拆几百招的能力一定是有的,所以起码跟二老同为S级这一节,应该不会错。

而范遥又跟空智同级。后来还惺惺相惜了。

也就是说空智也该是S级。

但是空智作为少林一流高手,顶多只能是A级的。

坑爹呢!!!!!!!!!!!!!!!!!

这个怪圈一出来,我们首先要想到的不是“金庸写乱了”或者“评判标准有问题”。我们应该先从整个逻辑链中最薄弱、最主观的一环开始拆。

最主观的一环,无疑是俞莲舟的A-这个级别。也许他是B级的,然后把玄冥二老的级别也拉到A级上,这样就解释得通了。

可惜我又翻到另一个论据:

张松溪提出这个六人对战之法,可说已立于不败之地,料知大师哥、二师哥的武功和三大神僧相若,至于其余的少林僧,却势必连输三阵。

这是张翠山自刎一役的旁白。既然旁白用了“料知”而不是“料想”,说明这个判断是比较可靠的。后面又有空智说要三战三胜的情节,说明三空对俞莲舟什么的还是能操胜券的。所以俞莲舟的A-,基本可以确定下来了,绝不可以降到B级。

这个环节没问题,那么下一个主观性强的环节,就是鹤笔翁对俞莲舟的秒杀。

毕竟这里用的是偷袭,而且玄冥神掌本身也带有出其不意的属性。如果把鹤笔翁的档次降到A+~S-之间,一切就好解释了:

因为玄冥神掌的出其不意性,鹤笔翁能一掌重伤俞莲舟;

因为范遥对玄冥神掌的熟悉,所以无法发挥“出其不意”的效果。论真实武功,范遥就是个A+,略逊于玄冥二老;

范遥的A+和空智的A,还是可以惺惺相惜一下的。

作为补充,杨逍和韦一笑第一次面对玄冥神掌的时候,也被一掌就打到痛苦不堪,这同样是由于出其不意。之所以他俩没有像俞莲舟那样被秒杀,是因为他们面对的是削弱版的玄冥神掌(因为二老先跟张无忌对了掌所以寒毒减弱,旁白证明)。

整个逻辑就说得通了。

重申玄冥二老的级别:A+~S-。

说完了玄冥二老,后面的可以稍稍简单一些。

继续根据张无忌对三渡的判断可以知道,三渡比玄冥二老强。但是最讨厌的就是这个金刚伏魔圈的加成效果从头到尾都在,让人很难判断他们的真实水平。

幸好啊!在三渡对明教三人的末尾,伏魔圈曾有过短暂的失效。当时的情况是这样的:

杨逍心念如电,圣火令脱手,向渡难胸口急掷过去,双掌一翻,已抓住索头,一招“倒曳九牛尾”,猛力向外急拉。……片刻间啪啪有声,渡劫那棵松树上一根根小枝也震得落了下来。渡厄眼见势危,霍地站起,身形一晃,已到了渡劫身旁,伸出左手,搭在他的肩头。渡劫得师兄渡厄相助,方得重行稳住。那边厢渡难与殷天正、杨逍也已到了各以真力相拚、生死决于俄顷的地步。杨逍拉着黑索一端,向外扯夺,殷天正却以破山碎碑的雄浑掌力,不绝向渡难抵压过去。两大高手一拉一推,两股劲力恰恰相反,渡难身处其间,虽然吃力万分,却仍不现败象。……张无忌知道义父言出如山,决不肯为了一己脱困,致令旁人再有损伤,眼前情势,倘若力拚到底,自己虽可无恙,但外公、杨逍、渡劫、渡难四人必定不免,正踌躇间,只听谢逊大声喝道:“无忌,你还不去么?”

关键信息如下:

1.抛开伏魔圈后,渡难和殷天正、杨逍二人基本是同归于尽的节奏。

殷天正,是光明顶跟宋远桥拼招式拼到平手的人物。虽说没有真正比内力,但大概水平在A级是不会错的。杨逍可能比殷天正略强,但也超不过A+。

回到少林寺。对A级以一敌二,恰好是高一级的标志。所以渡难作为三渡里武功第二的,基本代表了三渡的平均水平。也就是S级。

2.渡劫在“俄顷”之间就可能会被张无忌干掉。也就是说,没有了伏魔圈的加成,渡厄和渡劫二人会被张无忌在短时间内击破。

当然了,“俄顷”到底够打多少招,有点说不清楚,只能说至少不至于上百招。换句话说,张无忌独斗二人,仍能占据至少半级的上风。这说明张无忌的下限可以达到SS+~SSS-。

再看后来张无忌二闯伏魔圈。他最先和S级并带有伏魔圈加成的三渡打成微弱劣势,这个过程中由于伏魔圈的加成,很难给出具体评级。不过随后张无忌靠着行险拉倒大树,破掉了伏魔圈,消除了加成效果。于是在最终跟三渡拼内力的时候,他们终于可以正面比较一下了。

比拼的结果是:张无忌似乎仍会落败。

张无忌心分三用,既担心谢逊性命,又恼她在这紧急关头来算旧帐,何况少林三僧掌力源源而至,纵然专心凝神的应付,最后也非落败不可,这一心神混乱,更是大祸临头。

不过接着旁白又说:

张无忌的内劲之强,并不输与三僧联手,但“物我两忘”的枯禅功夫却远有不及,做不到于外界事物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地步,是以见到周芷若出手对谢逊威胁,他立时便心神大乱。

结合来看,张无忌可能是极小差异的弱于三渡吧,仍可算作平手。因此张无忌和三渡大约就是一打三的关系。之前说过一打三是高一级半(偏高),所以结论是SSS-,和刚才分析的下限不冲突。

让我们再从另一条线索来推算一下。

火工头陀跟当年的达摩堂首座苦慧打到几百招才落败,证明火工头陀是A-左右。

火工头陀的门下弟子阿二:

这阿二是‘金刚门’中的异人,天生神力,由外而内,居然另辟蹊径,练成了一身深厚内功,造诣早已远远超过了当年的祖师火工头陀,可说乃是天授。

阿二这都“远远超过”了,A+~S-没跑。

然后张无忌对阿二一招秒杀:

只听那秃头阿二周身骨节劈劈拍拍的发出响声,正自运劲。俞岱岩只道这阿二内力强猛,这一运劲,掌力非同小可,实是难挡,叫道:“渡河未济,击其中流!”意思是叫张无忌不等阿二运功完成,便上前攻他个措手不及。 张无忌应道:“是!”踏上一步,却不出击。阿二双臂一振,一股力道排山倒海般推了过来。张无忌吸了一口气,体内真气流转,双掌挥出,一拒一迎,将对方掌力尽行碰了回去。这两股巨力加在一起,那阿二大叫一声,身子犹似发石机射出的一块大石,喀喇喇一声响,撞破墙壁,冲了出去。

阿二本就是力量型,张无忌用力量破之,含金量十足的高两级或以上,因此SSS-仍然成立。

张三丰:

说完张无忌,不得不说张三丰。可惜啊,张三丰戏份虽多,却都是文戏,武戏太少。

由于我们终究不清楚张无忌在判断“三渡纵不如张三丰”的时候有没有考虑到伏魔圈加成,所以这句话仅仅能说明张三丰确实强于S级的三渡。强多少,不知道。

判断张三丰的出路还有一条,就是跟张三丰实际交过手的鹤笔翁。

首先要很郁闷地指出一个细节。在金庸的旁白中有这样一句话:

那玄冥神掌何等厉害,当年在武当山上,甚至和张三丰都对得一掌,灭绝师太身子一晃,险些摔倒。

张三丰自己也说:

张三丰道:“那一年也是在这三清殿上,我和这老人对过一掌,只是当年他假扮蒙古军官,不知到底是二老中的哪一老。

可是妈蛋啊,鹤笔翁没有跟张三丰对过掌好不好?!

当时的情况是这样的:

张三丰身形一晃,已到了长窗之外,只见一个穿着蒙古军装的汉子手中抱着一个八九岁的男孩。那男孩嘴巴被按,却兀自用力挣扎。张三丰爱徒惨死,心如刀割,但他近百年的修为,心神不乱,低声喝道:“进去!”那人左足一点,抱了孩子便欲跃上屋顶,突觉肩头一沉,身子滞重异常,双足竟无法离地,原来张三丰悄没声的欺近身来,左手已轻轻搭在他的肩头上。那人大吃一惊,心知张三丰只须内劲一吐,自己不死也得重伤,只得依言走进厅去。

后来鹤笔翁就不见了,没下文了。

哪里对掌了啊金总?!

好吧,这个再不承认是BUG就有点说不过去了。好在这对实战结果并没有太大影响,那就是:张三丰在鹤笔翁想跑的时候把他一招拿下。

鉴于鹤笔翁是在“抱着小孩逃跑”的过程中被拿下的,而且张三丰如果先大喝一声“哪里跑”而不是“悄没声的欺近身”,还能不能秒杀鹤笔翁就难说了。所以这个秒杀的含金量略欠。再加上BUG里面毕竟还是说了“能对得一掌”,张三丰的言辞中也很肯定玄冥二老的实力,说明鹤笔翁并不是很容易就会被张三丰秒杀——我认为将张三丰的下限定在是比鹤笔翁高一级半的SS-级,比较合适。

我们又该怎样确定上限呢?让我们来看下面这段:

空智说道:“张真人武功盖世,天下无敌,我少林三僧自非张真人对手。但实逼处此,贵我两派的纠葛,若不各凭武功一判强弱,总是难解。我师兄弟三人不自量力,要联手请张真人赐教。张真人高着我们两辈,倘若以一对一,那是对张真人太过不敬了。”众人心想:“你话倒说得好听,却原来是要以三敌一。张三丰武功虽高,但百龄老人,精力已衰,未必挡得住少林三大神僧的联手合力。”

这一段并不直接说明武功高低,只能作为武林中人(包括三空,甚至可能有武当众人)的普遍认知,来对张三丰的实力进行佐证。但是在没有其余可以量化的证据之前,这已经是能找到的最有力的证据了。

假设这条论据的内容为真,那么张三丰当时的实力估计是个SS左右,很可能是SS-。后来虽然年纪又长了精力又衰了,但练了太极,提高的空间大涨,突破到SSS-的可能性显然是存在的。但是因为没有量化的论据,所以也仅仅是一种可能性。

另外,这个论据本身由于主观性太强,所以我倾向于不考虑,并认为张三丰的上限未知。

这里要明确一点:“上限未知”跟“没有上限”是两回事。

“没有上限”说明他能力无限,“上限未知”说明我们能力有限。

所以严谨的态度应该是按照下限来对人物进行排名。这也是为什么后面的葵花太监会被排在东方不败后面。

经过上述的仔细论证,张三丰的能力值为SS-~?。

多说几句。很多人处于各种理由觉得张三丰和张无忌同级甚至更高,但其实同时代的武林人物似乎并不这么认为。比如渡厄就说过:

但若老衲所料不错,如教主这等身手之人,举世再无第二位,那么还是人多一些,一齐上来的好。

考虑到渡厄和张三丰的年代相近,而且渡厄的武功相当强,因此他的表态至少可以说明,在没有太极概念的情况下,张三丰应该是弱于张无忌的。那么由于我们不知道太极对张三丰的提高效果是否足以抵消其年纪增长的影响,我们只能维持之前的判断,那就是下限SS-而上限未知。

周伯通:

说周伯通之前,又要扯很远,再把火工头陀拿来讲一讲。

很多人会好奇,为什么《射雕》《神雕》中没有少林寺的戏。个中原因,其实觉远大师已经告诉了我们:

再看火工头陀时,早已在混乱中逃得不知去向。当晚苦智便即伤重逝世。合寺悲戚之际,那火工头陀又偷进寺,将监管香积厨和平素和他有隙的五名僧人一一使重手打死。合寺大震之下,派出几十名高手四下追索,但寻遍了江南江北,丝毫不得踪迹。寺中高辈僧侣更为此事大起争执,互责互咎。罗汉堂首座苦慧禅师一怒而远走西域,开创了西域少林一派。潘天耕、方天劳、卫天望等三人,便是苦慧禅师的再传弟子。经此一役,少林寺的武学竟尔中衰数十年。

(插个嘴,当年火工头陀跟达摩堂首座苦智斗到五百招开外才要输,显然就是A级高手。他的传人阿三能有A级,也就顺理成章了。)

按时间推测,火工头陀的时代差不多就是地一次华山论剑前后。所以说,并非少林寺在《射雕》《神雕》里排不上号,而是恰巧中衰了。因此,少林方丈这个标尺在《射雕》《神雕》里依然适用。但你们一定以为适用归适用,找不到参照系还是没用吧?

这个时候就轮到觉远大师乱入了啊亲们!

杨过看觉远:

杨过见了那僧人的身形步法,暗暗称奇:「这人的轻功未必在龙儿和我之上,但手上拉了一少年,在这陡山峭壁之间居然健步如飞,内力之深厚,竟可和一灯大师、郭伯伯相匹敌。怎地武林中从未听人说起有这样一位人物?」

后来还打招呼:

杨过不敢怠慢,从隐身处出来,奉揖还礼,说道:「小子杨过,拜见大师。」心下寻思:「少林寺方丈、达摩院、罗汉堂首座等我均相识,他们的武功修为似乎还不及这位高僧,何以从来不曾听他们说起?」

当然了,杨过只看到了觉远的内功水平,没看到他毫无招式的一面,所以对觉远“武功修为”的判断明显有误。但无论如何,他仍然依照这个判断间接比较了四绝和方丈、首座们的武功高低,并明确给出了四绝比少林高手们强的结论。

考虑到少林寺高手们的水平在这个“中衰”时期可能至多是A-级,我们认为杨过、一灯、郭靖等在一个档次,处在A+~S-的水平上,应该不会错。

如果从何足道入手,又可以更细致地给出分析,发现一灯和郭靖皆为S-~S级:

在这个基础上,我又通过另一篇答案的详解,给《神雕》的众多人物进行了更准确的评级。最终的结论是:

杨过、周伯通、郭靖、一灯、黄药师、洪七公、金轮法王、慈恩等八人的武功水平皆为《射雕》顶级的S-~S,相互之间虽有胜负之分,却无级别差异。

石破天:

终于说到我心目中的神了。

石破天其实本名狗杂种……不过咱们还是叫他石破天吧。

要说石破天,就得先说侠客岛上的龙岛主和木岛主。说两位岛主,又得先说少林寺方丈。

那个年代的少林寺方丈是这种水平:

这一僧一道,武功之高,江湖上罕有匹敌,再加上青城旭山道人,西蜀刁老镖头,五台派善本大师,昆仑派苦柏道人四位先后遭了毒手,其余武林人物自忖武功与这六大高手差得甚远,待得再接到那铜牌请柬,便有人答应去喝腊八粥。

就说明这个年代的少林寺方丈是A+级别,跟方证差不多的那种。可惜他们没有任何实战,所以其实说了也白说。

那么龙木二岛主是什么水平呢?

“到得少林寺后,我和木兄弟将图解的第一式封在信封之中,请知客僧递交妙谛大师。知客僧初时不肯,说道妙谛大师闭关多年,早已与外人不通音问。我二人便各取一个蒲团坐了,堵住了少林寺的大门,直坐了七日七夜,不令寺中僧人出入。知客僧无奈,才将那信递了进去。”群雄均想:“他说得轻描淡写,但要将少林寺大门堵住七日七夜,当真谈何容易?其间不知经过了多少场龙争虎斗。少林群僧定是无法将他二人逐走,这才被迫传信。”

这就牛逼了,整个一个少林寺,用尽了办法也赶他们不走。无论少林寺是不是有所忍让,总之是很牛逼了。虽然这种行径过于奇葩导致不容易量化,可是假设一下,少林寺全寺只要能出四个A-,就可以跟两个S-过招,再加几个B级就能把他们赶走。换句话说,除非我们认为少林寺连四个A-都拿不出来,否则这就是下限S-级的表现了,而且上限未知。

而这两个岛主,年轻时候就已经是这种级数,等到又研究《侠客行》研究了这么多年,就算是龟速,下限也该升级到S了吧?

那么,来说石破天。

石破天在全书的最后,刚学会了《侠客行》的武功,成绩是这样的:

原来石破天解悟石壁上神功之后,情不自禁的试演。龙木二岛主一见之下大为惊异,龙岛主当即上前出掌相邀。其时石破天犹似着魔中邪,一觉有人来袭,自然而然的还掌相应,数招之后,龙岛主便觉难以抵挡,木岛主当即上前夹击。他二人的武功,当世已找不出第三个人来,可是二人联手,仍是敌不住石破天新悟的神妙武功。本来二人若是立即收招,石破天自然而然的也会住手,但二人均要试一试这壁上武功到底有多大威力,四掌翻飞,越打越紧。

石破天以一敌二,明显可以轻松获胜。这已经是对两名S级或以上的高手进行了一个级别以上的碾压了!更别提他还在无意识状态下!

所以石破天最终武功的级别,是从SSS-级起步的!

黄裳、葵花太监、独孤求败:

这三个单列出来,是我原本给过评级,但毕竟都只存在于谈资里的人物。因此不管怎样给他们评级,都无法拿出足以服众的结论。

反复思量之下,删掉。

逍遥子:

逍遥子是大家心中的大热门呢。但是我要告诉大家一个坏消息,那就是逍遥子其实就是无崖子。

在大家耳熟能详的三联版中,在无量山洞里跟李秋水宅配的是逍遥子。可是到了李秋水和童姥讲虐恋故事的时候,丫摇身一变,变成无崖子了。

所以“逍遥子是逍遥派创始人”这个情况都是你们想当然的。

事实上,要么是金庸写乱了,要么是无崖子在无量山改了个名字玩。

总之逍遥子就是无崖子,而逍遥三老内力大部分都在虚竹体内,就算虚竹只有三老单个人的两倍,再加上虚竹招式只能发挥出四五成,三老大概也就是虚竹的水平,排不到金书前十。

那你们又要说了,就算不是逍遥子,也总有一个逍遥派的前人是超级大牛人的吧?

这又是想当然了。

首先,逍遥派的年代可能由来已久,绝学是不是都是创始人创造的,非常难说,很可能不是。这就导致创始人很可能也就会个一两种神技。

其次,就算是逍遥派的弟子,鉴于逍遥派有一条“不同弟子学不同的绝学”的习惯,恐怕这么多神技也都是由不同系的弟子传下来的。所以想在前人中找一个练全了所有神技的人,也几乎是不可能的。

然后让我们来看看逍遥派五大神技:一个是逃跑用的(凌波微步),一个是攒蓝用的(北冥神功),一个是控制技(生死符),一个是修仙技(独尊功),一个是模拟器(小无相功)。剩下的折梅手六阳掌啥的,描述挺牛逼,实际使用上没看出哪里很强。

你们也应该发现了:五神技的功能比较杂乱,而且都似乎不是用来克敌制胜的。

而且这里面有个很大的问题,那就是小无相功、独尊功和北冥神功互相之间显然是冲突的。练北冥神功必须先散功(后来的吸星大法也继承了这个特点),独尊功又是那么神奇的东西,这两者对别的内功的兼容性几乎为零,根本不可能同时存在在一个人身上。

为了佐证以上内容,请大家想一想这个问题:既然李秋水(可能还有无崖子)已经拿到了凌波微步和北冥神功的秘籍,为什么不练?

既然说到这里,不得不重点追问:北冥神功可能跟小无相功冲突,不练也就罢了。可是凌波微步招谁惹谁了?为什么李秋水不练?凌波微步是否由于某些原因,也跟小无相功冲突?

个中缘由,可能性很多。总之我们可以看出,就算是逍遥派的绝顶高手,也顶多身兼三技,而且还需要费尽心思去同门那里弄到别的秘籍。

这个人存在的概率无疑是很小的,以至于我一直没有兴趣讨论相关问题。

好了,既然说到这里,延伸一下,假设这个人真的存在。

那么他的武功跟段誉应该是一个类型,北冥神功+凌波微步,只是攻击技从六脉神剑变成了六阳掌(生死符)啥的。

这个退步无疑是很大的:六脉神剑是一种内力堆积可以跟威力直接划等号的武功,跟北冥神功是天作之合。而生死符这些,还要先考虑对手的武功强弱否则不敢使(童姥对李秋水)。六阳掌也是那种飘逸狠辣有余,正面攻击不足的武功。

最可怕的是,六阳掌这些,打起来的一招一式是带着腿部动作的!下面按节奏跑凌波微步上面再打六阳掌,就需要这个人还要拥有左右互搏一类的技能啊!

所以凌波微步跟六阳掌等等是不兼容的啊亲们!

所以说凌波微步最好配六脉神剑这种动动手指头的武功啊喂!

所以六脉神剑、北冥神功和凌波微步简直是史上最强武功组合有没有啊?!就算张无忌来了也只能跟段誉比比内力还未必抓得住他啊!

所以段誉必须攻防意识为零才能不逆天啊喂!

咳咳,师太了。

以上一段告诉大家的是,这个高手再牛逼,在对敌的时候也只能靠北冥神功攒下的内力打一打天山六阳掌……当然了,他要逃跑那是没人抓得住的,可是这样终究也是个不胜不败之局。

假如他跟萧峰打:凭天山六阳掌这些花巧有余威力不足的武功,想单纯靠内力雄厚来战胜萧峰这等战神,那起码得比萧峰的内力强个十倍以上才有胜算。——把八部天龙都吸完了,再加上逍遥派三老,可能勉强能达到这个数。

吸这么多高手,你觉得现实吗?

总而言之,首先这个高手很可能不存在,其次即便存在,很可能也没你们想象得那么牛逼。

九难和洪安通

九难刚出场的时候就是打少林僧。虽然场面上好像是在虐菜,但其实有质量的交手就只有这一招:

澄观叫道:“不可伤我师叔!”左掌向他右肩拍落。白衣僧抛去断剑,反掌挡架。澄观只觉胸口热血翻涌,眼前金星乱冒。

九难反身一掌,把A级的澄观直接打崩了。但是这毕竟跟秒杀的区别还是有一些的,所以只能说下限在S+级。

后来九难就没有什么单打独斗的戏了,有一段是打不过六个喇嘛,但是这帮喇嘛遇到韦小宝就立扑,没法直接评级,所以只能拿出“武功远超侪辈”的大师兄桑结来继续分析。桑结后来跟瘦头陀短暂交手:

两个都是武功好手,数招之后,互相暗暗佩服。

胖瘦头陀武功差距不大,而胖头陀跟少林僧对峙的时候:

胖头陀略一迟疑,眼见对方人多势众,又知少林十八罗汉个个武功惊人,单打独斗是毫不在乎,他十八人齐上就对付不了。

所以胖头陀总归在A级范畴之内。这样一来桑结虽然是斩过手指所以武功变弱了一些,但总归是很难突破到S级的。如此一来,他的师弟们撑死了也就是个B+。然后九难一打六,空手对戒刀,只能勉强支撑,最终要输。刨除兵器劣势,九难最多只能一打五。开篇说过一打五最多高两级半,所以九难的上限是SS-。

所以九难的评级是S+~SS-,和萧峰同级。

洪安通则要牛逼不少,因为神龙岛上他可以一打四对敌胖头陀、许雪亭、无根道人和张淡月四人,最后惨胜。这几个人虽然武功有强弱,但档次好歹都是A级这一档。就算平均A-好了,考虑到张淡月上来被洪安通拍了一掌所以成为突破口,但洪安通却是肉掌对兵器,所以扯直,洪安通就是确确实实的以一敌四。以一敌四是高两级,因此洪安通大概就是SS-的水平。

这里当然要评论一下:

我知道由于大家饱受了“武功越来越弱”的设定影响,而且《鹿鼎记》一贯让人感觉匕首和火枪可以杀尽天下豪杰,所以当我们发现洪安通如此牛逼的时候都接受不能。这个不止你们,我其实一开始也完全没想到。但是理性分析毕竟是本答案的初衷,所以咱们的感性因素就只能退上一百多步了。

其余人物:

这一段针对那些没什么争议的人物,存在的意义大概是“你看我其实没有忘记你们,谁让你们太不给力呢”吧。

首先是《书剑恩仇录》。其中的天虹方丈非常强大,肯定是A+的那种方丈。然后比天虹还弱一点的天镜(就算也是A+好了),十招内能打败不跳舞的陈家洛,而张召重能够几十招内打败不跳舞的陈家洛。一层层推下来,陈家洛才B-~B,张召重是B~A-级。而袁士霄对张召重有过口头拆招,张召重和他的师兄马真一样,数招之间就接不住了,又是一级半的压制。由此可见,袁士霄作为《书剑》第一高手(什么?你说阿凡提?额……)大概是S-~S+这个档次。

此处着重提一下,如果我们不给方丈设上限,那么天虹到底比天镜强多少实际上根本无从分析。假如天虹还能比天镜强一整级,那么袁士霄的第一高手身份就保不住了。所以说方丈的上限一定得存在,否则《书剑》的第一高手之名就没了归属。

至于其余不存在“少林寺”这一设定的作品中的高手们:

狄云很难判断,只能勉强把《神照经》和《易筋经》划为同级,然后把狄云和游坦之划为同级,算他是A~A+。

《碧血剑》里少林戏份很少,只能用曾在金蛇郎君故事中出场的“十方寺清明禅师”为基础来推想。从身份地位来看,这个清明禅师大约是少林寺准一流高手的档次,B+~A-级人物。而他和另外两人对金蛇郎君三打一,金蛇郎君有金蛇剑的兵器之利,但几乎输掉。后来金蛇郎君一来被温仪激发状态,二来有雾气掩护,最终反杀得手。排除兵器、地利和人和因素,金蛇郎君对清明禅师大约是一打二的水平,也就是A+~S-。

后来袁承志集金蛇郎君、铁剑门和华山派之成,再进一档到两档,达到S-~S+。而穆人清作为理论上的《碧血剑》第一高手,实在是打戏太少,只能通过一掌把何惕守推出四步(比秒杀的判定弱一档)来判断。而何惕守擅长兵器战,在有兵器有毒物的前提下还是打不过空手的袁承志,所以巅峰状态大约是A级。由于穆人清推开的是空手无毒的何惕守(顶多B+级),所以穆人清也就是S级打底罢了。随后面对和袁承志平级的玉真子,穆人清一副如临大敌的状态,说明上限顶多也就是SS-。所以是S~SS-。

而胡斐……少年胡斐只有红花会无尘道人的水准,充其量是个A-,而此时胡斐和胡一刀之间已经只差着刀法火候而已;后来青年胡斐的功力有所精进,但最终也只是跟苗人凤打成平手罢了,最多达到A+级。

差不多了。

哦对,还有个阿青,她的成绩是战阵成绩,无法评级。而且她也只是闯过两千起到阻拦作用,而且状态疲惫的守卫,跟虚竹段誉闯入近千严阵以待的辽国精兵阵中擒住耶律洪基比起来,并没有太明显的超越。因此阿青符合金庸体系,但无法纳入本文的评级。

到此为止,我们已经可以对以上这些人的武功从高至低地排一下了(按下限)。

SSS-~?:石破天

SSS-:张无忌

SS+~SSS-:扫地僧

SS-~?:张三丰

SS-~SS+:东方不败

SS-:洪安通

S+~SS-:九难、萧峰

位置未知但理应上榜而且为了刚好凑十个不得不这么做:葵花太监、独孤求败

排到这里,就是金庸作品中的武功前十了。

在他们下面的还有S+级的一堆人,以及S~SS-的穆人清、S~S+的周伯通、令狐冲、岳不群,等等等等。他们当然有可能只是略逊一筹,甚至只是因为上限稍低而落选,但排名就是这样,有人上榜就有人被挤掉,委实残酷啊。

经过了数年来和各路评论员的反复探讨、研究,这套体系已经足以满足“定量且自洽”的条件了。

定量意味着客观,自洽意味着逻辑通顺。

在“武功排名”问题中,这两点极难同时达成。事实上,我目前提出来的解题方法和结论,是已知范围内的唯一解。其余的解法,要么是不定量分析所以难以服众的;要么是不自洽所以经不起推敲的;要么其实就是我的解法的变种,因而结论和本文差异不大。

我不重视一己的胜负和对错,只希望能够一起探寻那个最优解。

当然了,我说的定量,并非每一个细节都能做到。

你们可能会发现,本文中不可避免的也用到了一些定性分析。但我的主要论据一定有定量分析打底,然后在枝节上加入定性分析来完成自洽。换句话说,定性分析都是作为定量分析的补充而存在的,只要没有明显的逻辑不通,就无伤大雅。这和传统的主要论据都是定性分析,然后枝节上增加定量分析以使自己看似有理的分析方法截然不同。

总之呢,当你觉得我的说法也不够客观的时候,这可能只是和你的主观想法有所冲突罢了。把这些争议部分去掉之后,我仍然能剩下一个站得住脚的客观体系,这就够了。

最后想说的是,本文有缘能入诸君法眼,是在下的荣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