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场优势”是人们普遍相信的比赛潜规则,为什么会有主场优势?

“主场优势”是人们普遍相信的比赛潜规则,在实力相当的情况下,主场作战的球队更有可能赢。为什么会存在主场优势?芝加哥大学金融学家托拜厄斯·莫斯科维茨(Tobias Moskowitz)在新书《比赛中的行为经济学》提出,主场优势的真正原因是裁判的偏向判罚,并分析了裁判偏向判罚的心理成因。

人们通常认为,主场优势来自于主场观众的支持、客队承受的舟车劳顿之苦、和主队更适应的天气。莫斯科维茨指出,统计数据告诉我们,这些所谓的主场优势都不存在,裁判的偏向判罚才是关键。尤其是足球,裁判在其中起的作用非常大,一个点球,一张红牌,都有可能彻底改变比赛结果。

莫斯科维茨考察了英超、西甲、意甲总共1.5万多场球赛,发现裁判给客场球队的红黄牌更多。一张红牌会减少球队7%的胜率,一张黄牌则会减少2%的胜率。这也就是为什么,在国际足球比赛中,主场球队胜率接近63%的原因。

通常情况下,裁判并不是有意偏袒主场球队,莫斯科维茨通过研究分析发现,裁判的偏向判罚主要是因为“从众效应”。观众在比赛场上会通过浩大的嘘声、欢呼声将自己的意见表达出来。当裁判需要做出关键裁决,又拿捏不准的时候,会无意识地更遵从现场观众的反应。

观众的上座率也会影响裁判的偏袒程度。莫斯科维茨通过调查发现,各大联赛中,观众上座率越高,裁判的偏袒越明显。在德甲比赛里,一些球队的主场并非专业足球场,田径跑道将球场草坪与观众席隔开。在这些球场举行的比赛,由于离观众更远,裁判对主队的偏袒减半。在所有运动中,观众规模在主队胜率最高的足球比赛里最为重要,在主队胜率最低的棒球比赛里影响最小。

莫斯科维茨表示,虽然运动会随着时间调整规则,引入摄像头协助判罚,但裁判在比赛中扮演的角色并没有太大变化,裁判仍然负责判断犯规和罚球,因此这些判罚仍然受到从众效应的影响。

以上就是金融学家对比赛中为什么会有主场优势的分析。即使裁判自己没有任何偏好,也会在从众效应的影响下偏袒主场球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