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促销:理性消费,注意消费陷阱!

最近几年,消费者很喜欢在选择在在"双十一"期间进行网购,消费纠纷的高发期也是在"双十一"。纠纷主要集中于质量和描述不一致、无法兑现优惠促销、商家取消订单、难以保障的售后服务、发货慢等问题。今年"双十一"全网络促销活动已经到来,在商家推出的"花式促销"之下,提醒下剁手的消费者:理性消费,注意消费陷阱。

得到的优惠都是有代价的

首先千万不要冲动消费,写出需要购买的物品清单,按计划购买。电商"双十一"期间的五花八门的促销广告,会促使消费者消费变得冲动和跟风。所以,建议消费者看好钱包,列清单,按需购。不要购买不必要的商品,更不要被"优惠""折扣""便宜""返现"等字面吸引,警惕各种促销陷阱,浪费钱财。

冲冲冲

然后注意预付定金别被坑,知道促销也有规则,小心陷阱就在眼前。定金是在必要的时间或者名次才能生效,要注意猫腻,作息时间,系统错误,订单的取消等,系统响应时间无法支付等,建议网购前了解促销活动的细则,留存促销活动和商家承诺的截图等证据。支付要注意降低支付风险,一定要有第三方作担保,。消费者要用安全的支付方式进行支付。千万不要相信对方的任何承诺直接转账汇款至私人账户以及通过发送付款链接页面或扫二维码等方式进行付款。

最后收货时要仔细验收商品。快递服务在"双十一"前后商品货物量激增,延迟时正常的,收到商品时,一定要确定是你正确的商品时,后再签收。快递件损毁或丢失的话,可要求赔偿。快递单的个人信息要及时销毁,防止泄露。要有心理准备。"双十一"期间,消费者就不要快递急需用品和生鲜制品等。

最最后警惕不法分子主动来电退赔商品和货款。他们主动给消费者打电话,谎称各种商品问题要求退款等各种金钱交易,让消费者上当受骗。所以消费者不要轻易相信主动打电话找上门的"淘宝客服",不要扫描点开不明二维码和链接,更不要随意安装进入对方提供的app和钓鱼网站。保护好个人身份证号、银行卡、淘宝帐号、密码和验证码等信息,不要告知对方,避免形成的重大经济损失。

在网购时消费者一定要索取并妥善保存维权证据,比如购物凭证并截屏保存购物聊天记录和商家承诺等。消费纠纷如有发生,可及时联系商家进行处理,不能达成一致的,申请退款先,然后投诉到第三方交易平台。如依然不能解决纠纷,可致电12315投诉或找中消协电商消费维权直通车解决,使自身合法权益得以维护。

祝大家网购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