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五万块钱,是该重新认识一下我的这位嫂子了!”

01

现代人之间,好像怎么都少不了金钱上的互相帮助,尤其是至亲。不是有句话说得好吗?好借好还,再借不难。生而为人,不要因为眼前的一点蝇头小利,从而断了自己所有的退路。人生路很长,保不准谁还有用到谁的时候。

说一个有点不公平但却真实映射生活的现状,兄弟姐妹之间是否能够和睦相处,往往都要看老大的胸怀和智慧。当然了,所有的前提,是大家都没有越过底线。

陈玲在家里排行老二,上面还有一个哥哥,其实也就相差3岁,只是陈玲结婚的比较晚。哥嫂当初买房子的时候,一共付了三十万首付,自己拿五万,爸妈拿二十万,剩下那五万的窟窿,自然是陈玲补上了。

毕竟陈玲只是一个普通姑娘,辛苦工作多年,一共也就四万多点的积蓄,只是为了给哥嫂买房子,为了给侄子上学,又从朋友那里转了一万。

于是后来,每次一家人在一起吃饭的时候,嫂子总说,多亏了二妹,要不然这房子就买不成了。然后还会特意嘱咐一句,妹,你放心,一码归一码,你的情嫂子记住了,但是钱,一定会还给你。

再后来,陈玲也出嫁了,也就是从那个时候,有些人的本性便暴露了。

02

陈玲出嫁,爸妈想要拿出三万块钱当陪嫁,遗憾的是手里钱没有那么多,只有两万。于是爸妈找到哥嫂,意思是从他们手里借一万。对,不是直接要,而是借,并且承诺一年之内一定还清。

但是,哥哥同意了,嫂子没同意,甚至还想要将这两万块钱据为己有。在这件事上,爸爸还是挺有原则的,声称自己女儿如果没有一点陪嫁,外人知道了怎么看自己,婆家又怎么看陈玲。

嫂子理亏没说话,因为当时她嫁过来的就没陪嫁。但也能看得出来,嫂子为了这件事极度不满,一肚子怨言。

最后陈玲带着爸妈给的两万块钱,开开心心的结婚了,对于这些事情,她当时并不知情。其实就像陈玲自己说,她从来都在乎爸妈给自己多少钱,重要的是态度,因为从这些态度当中,她能看得出来爸妈是爱自己的。

对于嫂子也是如此,后来也并不是真的想要嫂子还钱,最起码她该有应该有的态度,而不是理所当然。

由此可见,一个家庭当中,有一个识大体的女人是多么重要。都是一家人,哪能这么斤斤计较,如果真的什么事情都要算的那么清楚,那么不就是等于否定了感情和亲情的存在吗?钱虽然重要,但真的那么重要吗?

都说可怜天下父母心,我们永远也猜不到,他们为了子女的幸福,为了子女的和睦,到底受了多少委屈。

03

陈玲结婚以后,很快就不想和公婆住在一起了,公婆事多不说,也不方便。公婆也能理解,于是一把手拿出了所有积蓄,帮两个人买好了房子,至于装修,便有些无能为力了。虽然老公手里也有一些积蓄,可装修加上置办也不是一笔小数目。

可当嫂子听说要还钱的时候,彻底变了一副嘴脸,从一开始的一拖再拖,今天还明天还,再到最后说自己没钱,再再到最后,她直接当着一家人的面说,当初那五万块钱,是爸妈问你借的,我们从始至终可都没有问你开过口,真要是让还,那你得问爸妈要。

是,当初那五万块钱,确实是爸妈问陈玲开得口。

最后气急败坏的嫂子还说,你结婚的时候,爸妈不是给了你两万块钱的陪嫁吗?实在要算,那也是我们的钱,大不了再还你三万。

有时候真觉得这样的女人是不是有点傻?最后不但钱照还,还把自己的形象败落的一塌糊涂,想什么呢?就像陈玲的嫂子,各种无赖和狡辩之后,不还是把钱还了。

但不得不提的是,为了还钱这事,哥哥和嫂子吵了不少次架。最后嫂子哭哭啼啼的说了心里话:“我还不是为我们这个家,家里也就这点钱,都还给了她们,我们日子不过了吗?万一有点什么事,可怎么办?”

至此,陈玲算是重新认识了这位嫂子。

04

说实话,挺能理解陈玲嫂子后来说得那句话,居家过日子,积蓄就等于底气,未知的事情太多了,谁也不敢保证自己的生活就是一帆风顺,这也是为了很多人会拼命的挣钱,就是希望能够在真正遇到困难的时候,不至于那么窘迫。

可正所谓,人穷志不能穷,只要家庭和睦,身体健康,夫妻之间有着一样的目标和上进心,就算不能大富大贵,但也不会沦落到为衣食而烦恼。

再说一个很现实的情况,如果一对夫妻在朋友圈和亲戚圈中的口碑都很好,一旦有朝一日真的遇到困难了,我相信大家都不会吝啬自己的帮助。反而那些平时好吃懒惰,好逸恶劳,感情不好经常吵架的夫妻,人人都会敬而远之。

借钱,真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最能直接看出一个人的人品。

亲情是很珍贵的,但是话说回来,所有关系的好坏,都直接关于平时生活中的一点点小事。任何关系的相处,大家都不能太过斤斤计较,如果总是只会计较自己的得与失,大家都想着占便宜,和任何人都处不来。

越努力的人越是好运,屋漏偏逢连夜雨,经常能在生活中看到,一个不求上进的家庭或者夫妻,不好的事情总是接连不断。

生而为人的根本,是懂得感恩。《雪中悍刀行》有句经典,在老子家乡那边,借人钱财,借你十两就得还十二三两,我温华的剑,是你教的,我废去全身武功,再还你一条手臂一条腿!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