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说》:懂事,是一种很深的绝望(家长必读)

在最近一期《少年说》中,一个男孩在大家呼喊着“优秀”的声音中走上讲台,可一上台他说的第一句话,就把主持人与台下的同学们吓了一跳。

他说,自己是一个爱说谎的人,喜欢扮演一个“好孩子”。

他曾经为了迎合大众观念“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这句话,表现自己很独立,到处宣扬自家很穷,整天穿破烂的衣服不肯换下。

因为常听老师说“勤俭节约是个好习惯”,为了自己养成这样的好品质,竟然天天捡同学的剩饭吃。

他说,一开始自己扮演好孩子的目的,是想让别人注意他,喜欢他,没想到长此以往却适得其反,同学们慢慢地开始讨厌他、误会他、觉得他很无聊。

但“说谎”却成了他改不掉的坏习惯。

他很苦闷,在台上大声呼喊:我不想扮演一个好孩子,而是要当一个真正的好孩子。

孩子为了得到别人的注意与赞扬,迎合他人的好感,迷失了自己,小小年纪就养成了“说谎”坏习惯,到底是谁之过?

主持人李锐说:我们自己给孩子灌输的“好孩子”概念也有问题,特别机械、特别死板地去教孩子这些东西。

什么是“好孩子”?努力认真、品质高尚、尊重他人,做一个真实的自己,才是一个好孩子。

我们应该告诉孩子不要为了迎合他人,得到表扬,刻意地去说谎,去伪装自己。

优秀不需要去“扮演”,只要你认真做好每一个细节,养成好习惯,努力实现自己的价值,优秀就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情。

别让“讨好型人格”毁了孩子的真实

在电影《狗十三》中,主人公李玩本是一个单纯有个性的青春期女孩,却因为心爱的狗狗爱因斯坦走丢,自己疯狂的寻找,弄得一家人不得安宁,最后奶奶也因寻找她而走失。

无比生气的爸爸狠狠地暴打了她一顿,从此,李玩的性格就发生了重大改变。

她为了做一个大人口中听话懂事的好孩子:根据爸爸需要,在饭桌上向他生意合作伙伴敬酒;会默默吃下某位叔叔夹给她的狗肉。

其实,从她吃下狗肉的那一刻,她已经告别了青春,走进了成人的世界。

武志红说:懂事,是一种很深的绝望。

大人总是会用成人的眼光去要求孩子,认为他们的执著都是不懂事的表现。

却不知孩子在他们的要求下已慢慢丧去自我,对生活充满了绝望。

在《奇葩大会》第二季中,有一期蒋方舟分享了关于自己“讨好型人格”的故事。

蒋方舟是少年成名的作家,9岁时就开始出书,高考时被“清华大学”降60分破格寻取,她一路走来,顺风顺水,赞美与荣誉始终与她为伴。

她已习惯于沉浸在这种优秀与成功之中,为了不让身边的人失望,一直努力让自己做得最好。

直到有一天,一位朋友问她有没有能跟朋友产生过很真实的关系?

她才突然意识到,自己那么多年都在压抑情感,不会表达自己的不满,世界观一瞬间开始崩塌,甚至开始怀疑人生。

后来,在京东工作的一年中,远在异国他乡,不用再考虑别人的看法与评价,才真正做到面对自己的内心,自我治愈了“讨好型人格”。

蒋方舟说:真正能够欣赏你的人,永远欣赏的是你骄傲的样子,而不是你故作谦卑和故作讨喜的样子。

因此,家长们一定要鼓励孩子敢于表达自己的思想,正视自己内心的需求,做最真实骄傲的自己,不要一味地去迎合与讨好他人。

其实,优秀不是做出来的,而是一种自然的流露。

让孩子做自己,才是对孩子最大的爱。

演员杜江在教育孩子嗯哼时,特别有一套自己的方法。他和孩子的相处就像朋友一样,从不会强迫孩子按照他的要求去做。

嗯哼一开始参加真人秀节目,不是很配合。他不能独立地去完成任务,而且还总是会哭。

而杜江每次都能耐心地去与他沟通,让他理解任务的重要性,引导他自己选择如何去做。

孩子在这种情况下,即充分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想法,又得到了安全感与父母的尊重。

杜江说,不愿意让孩子过早的温顺,希望能够维护孩子原本的天真和单纯。他还在写给儿子的信中说道:孩子从来都不是他的希望,而是孩子自己的希望。

是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大人的希望与梦想,不应该让孩子去帮他实现。

孩子有他自己的使命与追求,有他自己的人生成长轨迹,大人只要做好支持与引导就好。

我家儿子从小就特别喜欢动物,家中到处都摆满了各种各样的动物模型。

他的理想是将来成为一名生物学家,专门去研究那些在他眼中无比神奇可爱的动物。

我一直很支持他的想法,给他买了许多关于动物类科普书籍,并告诉他,有梦想的人,只要不放弃努力,一定都能实现的。

他每天与这些动物模型为伴,努力学习,快乐成长,脸上始终洋溢着开心的笑容。

爱孩子就要支持他的想法,让他做一个真实的自己。

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才能长成他自己最想要长成的样子。

优秀自带光芒,无需刻意为之

美国著名歌手科特·柯本说:我宁愿因做自己而招人厌恶,也不愿为了迎合他人而伪装自己。

伪装自己,扮演优秀,虽然有时能够引来大家的关注与赞美,但却活得没有自己。

黄磊在谈及如何教育女儿多多时说:

“我从未把她当作孩子,她是一个有思想的人,她有她的秘密,她的想法,她的人生。”

“她不属于我,我们之间是彼此独立的个体,我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她,我们像朋友一样相处。”

是呀,父母与子女之间本就是独立的个体,我们应该尊重他们的想法,支持他们的追求,让他们勇敢做自己。

而不应鼓励他们去做一个“懂事”的好孩子,放弃自己的想法,提早走进成人的世界。

知乎上有个提问“那些懂事的孩子快乐吗?”

很多人留言,自己就是父母嘴中那个“懂事”的孩子,但却活得很不快乐。

新的大脑神经系统研究表明,过早地成长和成熟可能不是一件好事,儿童早期压力可能会有许多负面影响。

“懂事”的好孩子一般在家庭中,容易被父母忽视,得到的关心与爱也会很少,因为父母总认为他什么都可以自己做好。

家长们请不要再用“懂事”、“好孩子”、“优秀”这些词去要求孩子了。你们的要求只会增加孩子的压力,让他们过早的成熟。

不仅让孩子早早地失去了童年的快乐,也会让他迷失自己的本真,活在别人的世界中。

家长们应该告诉孩子,想说什么,喜欢什么,就大胆地去表达、去追求,做一个真实的自己最重要。

优秀不是比谁更强,而是在你的一点一滴的努力之中。

优秀自带光芒,不用刻意去扮演,它自会照亮你的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