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尊重自己的内心感觉,也是一场修行




同学Z生病了,已动过手术,花销很大。

班长另设同学群,提议为他捐款。

大学时,Z是一个热情、开朗的男生,

乐于帮助他人,入校没多久,

识别度就已很高。

毕业多年,联系并不频繁,

仅有的几次见面,也都是同学聚会。

但有些人就是这样,

从来不会想起,永远也不会忘记。

每次想起Z,也会莞尔,心里暖暖的。

众人拾柴火焰高,大家纷纷解囊。

捐多捐少,都是自己愿意付出的,心安就好。

后来,有一同学,问我是否捐款。

我答,已捐。

她开门见山,问捐款金额,并问及其他同学。

我告诉她数额,并表示对他人情况不详。

能感到,她很纠结。

之后,我补充:听从自己的心声,

只是一份心意,自己舒服才好。

学会尊重自己的内心感觉,

在自己力所能及的情况下,

出手相助,也是同学一场。

付出过程的本身,就是一种回报。

如若想着同他人攀比,实在无此必要。




同事L,最近与相识多年的闺蜜W断交。

起因是W新换了手机号,没有告知L。

直到L因有事找W,

才发现已存的旧号,早已打不通。

直到通过种种途径,才联系到W。

这件事,让L很不开心。

而W认为,L小心眼,

一个手机号至于上纲上线么?

L与W,从小一起长大,相知多年。

多年的友谊,能维持到现在,也是一种缘分。

这年头,谁的身边,

有几个相识二十余年的朋友?

能维持十年的友谊,已算上品了。

L与W,都是家中唯一的女儿,只有兄弟。

L妈曾告诉长大的L,你们两个,

都没个姐妹,以后就当亲姐妹相处。

L记住了。

以后但凡W家中的事,如父母生病、

哥哥结婚、W生儿育女,

只要L知道,

都会在第一时间赶到,亲力亲为。

手机打不通的那一刻,

呛得L猝不及防,

觉得W心里没她,

起码没把她当亲人。

否则,不会连更换手机号,

都不通知一声。

扪心自问,我们自己更换手机号,

都会在第一时间告知最亲近、最重要的人。

生怕有事发生,会影响彼此的联络。

总有那一时刻,

让人突然就寒了心。

L说,我不是一个好计较的人,

但这次却发现,

你把她放在二环以内,

她却将你置于五环之外,

没有道理可讲。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多年来,L可能早已在寒风中,伫立许久……

如同L所说——

学会尊重自己的内心感觉,

真心,总是会被感知的。

如果没有,就不再自欺欺人了。




每到春天,朋友A总会身着大摆裙,

踏着高统皮靴,外面罩一件羊绒大衣,

神采飞扬。

好身材、好气质、好品位,

静静地欣赏,羡慕嫉妒不恨。

好友相聚,调侃总是难免滴,

靓得耀眼,不要太潇洒哦!

A看着钟爱的靴子,说起当年的糗事——

那年,她特想买一双靴子。

大学时,看着同寝的女生穿,并不觉好看。

可人到中年,倒有了体会一把的念想。

她把此心愿,告知先生。

谁知先生添堵,对她打击一番,

意思是一年穿不了几回,没必要买。

这让A很是不平,心想真是多余,

自己赚钱,自己买花,

何苦听着别人的唠唠叨叨,扰民!

于是,风和日丽的一天,

A将靴子收入囊中。

此时,其价格已较寒冷的冬日,

降了许多。

至此,一年又一年,

每到春日,A总要身着心仪的靴子,闪亮出场。

那款靴子,真是经典,

N年已过,还是足下生辉,

真不枉A的好眼力!

对此,A补充——

学会尊重自己的内心感觉,任性一点儿,

这世上,合眼缘的衣物本来就不多,

学着让彼此互相成全吧!




异曲同工,

我总记得一位同事讲的——

她曾参加一个同学婆婆的葬礼,

老人家家境很好,可是苦出身,

不舍得花钱,分分角角总想着儿女。

直到病入膏肓,

才想要吃上一口自己喜欢的里道斯。

可大势已去,想吃的东西吃不下,

真让人抓狂,也让儿女心碎!

老一辈人常说,想吃什么食品,

就说明缺什么了,

缺啥补啥,那就多吃点儿。

学会尊重自己的内心感觉,别憋屈自己,

想吃就吃,不枉一生。

毕竟,能吃是福嘛。

等到吃不下了,那多遗憾!




我还记得N年前,

朋友圈被“罗尔为生病的女儿集款”刷屏。

读过此文,有些对宗教不敬的言语,

很是刺眼,令人很不舒服,

当下感觉虚假。

即使圈中诸多好友,

有钱出钱,有力出力。

不是好友捐款,我也要捐;

不是好友转发,我也要转发。

三天后,剧情反转。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认知,

先了解事情经过,再选择立场。

否则,断章取义,盲人摸象,

终究会与事实背道而驰。

学会尊重自己的内心感觉,

静则生慧,听从自己的心声,

更好地处理身边的事情。

英国诗人塞缪尔.科尔里奇总爱这样描述——

生活中的快乐,是由零碎的小片段所组成:

渺小而转瞬即忘的一吻,一笑中的慈爱,

和蔼的眼神,由衷的赞美,

以及数不尽的、无限微小的愉悦与亲切的感觉。

可见,生活的内涵之一,就是取悦自己。

心情愉悦,身体健康,比什么都重要。

智慧,常常通过感觉与我们交流。

学会尊重自己的内心感觉,任性一点儿,

无论何时何地,都绝不亏待自己的心气儿,

不勉强自己,不疾不徐地生活。

毕竟这个世界,只有你自己,

永远与自己并肩同行,

永远用左手温暖右手,

永远与自己不离不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