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你的身价掉队了

11月份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出炉了,大概上浮两个点左右

——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

GDP要想增长,CPI也不会甘于落后

我们的重疾保额那不是也在随着购买力下降不断缩水吗?

重疾险保费高保额低还不抗通胀,究竟有没有意义?

深谋远虑,估计买保险的就是我们这群人了

想的太多

不是贬义词

买保险是为了啥,为了给家庭打好根基不至于风吹雨打时仓皇失措连个遮身地方都没了

——翔保云

买保险的人群是什么样群体呢,说的好一些是居安思危人士,不好听的是胡思乱想人士

说起来,我也是胡思乱想人士,生怕哪天“嘎嘣”挂了,家里上有老下还没小,没人送终咋办,养一个娃三十年到头来啥也没得到还得白头发送黑头发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做家庭保障方案时推荐家庭保障保额为先,家庭成员保额至少50万,无论保障多久,如果经济能力可以,建议保障终身

古话云:久病床前无孝子

这应该是终身重疾的终极意义

——终身重疾

36岁男性,如果投保线下产品,保障终身,20年交,保费一般在一万七左右

50万的保额真心不高

但是保费每年要交1万7,保两个大人,一年大概要交3万5,如果碰到什么事收入少了,每年的保费都是一个大负担,要是中途退保更是赔惨

在我们很多人的眼里说法没错,可是也没有全面认识市面上的产品,

互联网的兴起线上销售的火爆带动了保险公司之间的竞争,很多保险公司推出线上销售产品,重疾不再与寿险捆绑,灵活度更高可选择性更高,费率也更能让人接受

不再一一贴出

保险不抗通胀,通胀按年化3%计算,30年后这50万保额相当于现在20万的购买力,还不能发生类似土耳其俄罗斯这种货币大幅贬值的情况

说的没错,从通货膨胀角度来说,重疾险的杠杆最主要体现在缴费期限内,实际上也是在对赌缴费期间内不幸倒霉罹患重疾

通货膨胀是无法避免的,精算师在设计产品时已经考虑到通胀问题,因此才有这么高的杠杆比

看到过一份13年友邦的主险寿险附加重疾也是36的年龄8000保10万,杠杆怎么样;

预定利率越高,杠杆也越高

合同里还有各种搞七搞八的条款,这个赔那个不赔的,那还不如自己存50万做稳定的理财当保险金呢。

真的是这样吗?

健康险方面,保险公司承保的是健康体特定疾病发生率而非全包

兜底的社保也无法做到此;

如果我们现在有50万现在或者未来有50万,从现在到未来的任意一节点没有任何风险的发生,那保险对我们来说是没有意义的,我们不需要保险,只要安心赚钱

保险公司也会和昨天说出最后一个Good morning的北京晨报一样历史结束历史使命吧

可惜,不是的,概率总是有,只要有概率就有对赌

保险就是对赌概率风险

或许超人才不需要保险

对我们来说,需要做的是每隔几年,家庭保单定期检视保额是否充足,能否对冲风险来临时所遭受的损失,若不足,请寻求专业从业人员加保

做好家庭保障,转移家庭风险,对我们普通家庭来讲才最具解决问题的实际意义

老板,请注重你的身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