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大"男神学霸"太硬核:破格拿下日本博士学位,研究成果世界独一无二!

汽车是一个国家机械制造技术的缩影,而先进汽车技术更是一个国家机械创造水平的体现。一辆汽车拥有一万多个零件,它们的制造几乎涵盖了制造业的各个分支领域,要创造国家自己的汽车技术,就要做到'交叉融合,翱翔前沿',你们是推动中国制造从模仿走向创造的主要力量,任重而道远。"这是

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工程专业博士生崔敏超初入大学时,他的老师赵升吨教授的一席话。自那时起,一颗要"创新"的种子便深埋在了这个少年的心里。

赵升吨,西安交通大学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博士生导师。从1979年考入西安交大机械系本科以后,学士、硕士及博士学位均在西安交大机械系取得,并一直在西安交通大学机械系(学院)任教至今。从事的主要的研究方向包括:机、电、液系统的计算机监控;人工智能与智能控制;流体传动系统及控制;超声加工;半固态精密加工;振动与噪声控制;数字式交流伺服及直线电动机驱动的机械设备;柔性可控机构学;绿色制造技术等。

崔敏超与机械的缘分在幼年时候便埋下了。成长于陕西户县的他,在第一次看见汽车的时候就梦想自己家也能拥有一辆,但是因为技术的匮乏,依赖进口的汽车价格高昂,这一现实成为了他选择机械专业的原因。

崔敏超本科就读于西安交大机械学院车辆工程系。读大学时,恰逢国家发展电动汽车技术,他敏锐地察觉到,电动机的发展可以避免国外内燃机的技术控制,便就开始了解相关知识,为以后的科研作铺垫。毕业后,崔敏超继续留校,攻读硕士,博士学位。

2016年,他入选了西安交大—日本国立德岛大学双学位博士培养计划,有机会去日本攻读第二个博士学位,欣喜之余,崔敏超却不得不面临选择。那时,他的博士课题是针对汽车上量大面广的花键轴类零部件的制造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塑性成形设备,如果他选择继续这个课题,将很难在日本找到对口的企业去开展研究工作。最终他做出决定,选择了一个全新的领域,日本导师的研究课题——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从零开始无疑是很艰难的,但鼓励他坚持下来的,是创造中国尖端技术的信念。他希望学有所成,把最先进的制造技术带回来。

受益于CDIO科研实践训练,崔敏超开始了自己的第一个发明创造"起动发电一体机"。他的CDIO课题,与F1中的制动能量再生辅助装置异曲同工,该装置是将赛车制动过程中多余的动能临时储存起来,等到下一次赛车需要加速时再释放出去。但他发现,在这些尖端技术领域,外国汽车公司对他国进行的技术封锁十分严重,他几乎找不到与该技术相关的任何细节资料。于是,他下定决心自己去研发。在研制起动发电一体机的过程中,赵升吨教授给了他许多指导和鼓励,最终他们取得了喜人的进展,他们将电磁学先进的开关磁通拓扑原理融合在了起动发电一体机的设计上。经过三代结构改进和试制,终于成功装配出了开关磁通型起动发电一体机样机,这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新结构。

尔后,他们获得了发明专利授权——一种汽车用起动发电一体化的开关磁通电机,并在国内机械工程领域顶级期刊《机械工程学报》和国际汽车工程领域权威期刊 Proceedings of the Institution of Mechanical Engineers, Part D: Journal of Automobile Engineering发表了相关成果。此外,在2017年日本高松举办的高水平学术会议IEEE ICMA 2017上,崔敏超自豪地向来自各国的研究学者介绍了开关磁通型起动发电一体机的研究,获得了同行们的高度认可。

在攻读博士研究生期间,崔敏超共发表论文52篇、申报专利46项、参与国际学术会议30余次,并于2018年9月破格获得日本德岛大学博士学位。他曾先后获国家奖学金6次,并获得西安交通大学优秀研究生标兵、学术之星、优秀研究生干部、第十一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等诸多荣誉。在德岛大学攻读学位期间,被破格聘为研究助理和教学助理,同时被推荐为日本学术振兴会育才奖候选人。

"惊人的成果与高效的产出"是崔敏超的代名词。谈自己的科研经历,崔敏超说:在西安交通大学这所工科底蕴深厚的大学中学习,车辆工程专业全面的课程设置,机械工程学院踏实的行事风格,学校"精勤求学,敦笃励志,果毅力行,忠恕任事"的校训,给了他莫大的"创新"源泉和动力。"交叉融合,翱翔前沿"是西安交大教给他的创新箴言,他也将努力去展示更多的"中国创造"!

关注"西安交通大学招生办"头条号,获取关于国家首批985、211,一流大学A类建设高校——西安交通大学的最新精彩资讯!

本文部分素材来源:西安交通大学新闻网/教师个人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