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慶公安英烈牆上那83個名字

又是一年清明時。

和煦的春風拂過冰冷的墓碑。

公安英烈楊江東樸素工作照片下面,幾行碑文映入眼簾——

楊江東,男,三級警督……因突發性腦幹出血犧牲在崗位上,時年39歲。2003年12月,楊江東同志被公安部追授為“全國公安系統二級英雄模範”榮譽稱號。2009年9月,被省公安廳評選為新中國成立60年來黑龍江省公安保衛戰線最具影響力英雄模範人物。

除此外,沒有更多。此刻,楊江東的一生濃縮為這短短二三百字的碑文上。而這,也是絕大多數人們對這位烈士的全部瞭解。像楊江東一樣,崔星田、於俊才、張達新、劉錦龍、王克文、許洪臣、蘇延軍,這7個名字,對我們來說,可能是陌生的,又或許我們知道他們是咱大慶的公安英雄,卻說不出他們的事蹟。

這或許就是我們回顧緬懷的意義。

英烈園內,刻有警徽這座石碑上,還鐫刻著75名因公犧牲的民警名字,沒有照片,更沒有介紹。晚報記者瞭解到,市公安局建局40年來,已相繼有83名民警因公犧牲,其中,5人獲批革命烈士,3人榮獲全國公安系統二級英雄模範稱號,最年輕的才26歲。

這一組組數字背後,刺痛了多少人的心。

每個家庭都有關於幸福的夢想。然而,為了一份對“平安大慶”的追求,一代代公安人接續奮鬥,一個個公安英雄義無反顧地犧牲了自己,用忠誠與信念,築起一道道堅固的城牆,守望著每一個家庭的平安,創造了大慶市民安全感指數高達98.6%的奇蹟。

“每個人心中都應該有一座烈士紀念碑,銘記今天幸福生活的來路,照亮未來前行的道路。”清明時節,讓我們再一次深深凝望你們的背影,將你們的名字,鐫刻到心中的那座紀念碑上。

警魂濡染勵後人:放心吧,你的事業後繼有人

作為警察的孩子,可以有許多人生的選擇,但是,有很多公安英烈子女,在長大後同樣選擇了警察這個職業。

因為,對於他們來說,踏著父輩的堅定足跡,成為一名人民警察,傳承父輩未盡的事業,就是對親人最好的紀念。

英雄模範楊江東的女兒楊美一玲,就是其中一位。

“2002年11月1日,跟往常看起來沒什麼不同,然而,楊江東八年如一日的一切就在這個冬日的上午戛然而止。當時,正值上班早高峰,楊江東有些頭痛,但覺得並沒有大礙,仍然堅持工作。令人想不到的是,不舒服的症狀越來越重,直到突發腦幹出血倒在車水馬龍的大街上……”這是當年媒體的一段報道。回想起17年前的那天早上,楊美一玲仍無法輕鬆談起,當時上高一的她,正坐在教室裡上課,就被父親的同事直接帶到了醫院,看到本應在執勤的父親,意識不清,全身插滿了管子,“一句話也沒留下。”

“父親的形象一直很清晰,觸手可及。”在楊美一玲的記憶力,父親沒有休過一個完整的節假日,兩次因高血壓暈倒在崗位上,可他每次只住一天院,便揣著降壓藥回到了崗位上;因為轄區採油二廠每天早晨一百多臺通勤車統一地點同時發車,將數千名職工送到各作業點,他每天早上都去路口疏導,無論嚴寒酷暑、風吹雨打,一站就是七八年;就連奶奶病危,他也因為執行警衛任務,沒能送上最後一程,“在在他看來,那是自己必須做的事兒。”

父親就像熠熠生輝的警徽,把力量傳遞給了楊美一玲,“我的願望就是成為像父親一樣的人民警察,願望實現了。”

骨子裡,父女倆像極了,楊美一玲對學習和工作有執著也有倔強。優異的成績從警校畢業後,成為一名交警,兩年後,又成為八百垧分局刑警隊裡唯一一朵警花,她從不會因為自己是女生而退縮,總是奔走在第一線。

幹練、陽光、果敢,是這個有著10年警齡的女刑警,給記者的最深印象。

“從小,父親就是這樣培養我的,他希望我做個正直、熱情、有擔當的人!”楊美一玲說,每逢週末自己都會跟著父親去執勤,“看都看會了!”

每年清明,楊美一玲都會帶上一束花,去公安英烈園看看父親,彙報一下自己的工作,“我沒有形式上懷念他,只是心裡默默地思念。我和母親仍居住在當年的那座老房子裡,我不想搬家,怕他找不著……”

採訪結束時,楊美一新對記者說,“謝謝你們還記得,畢竟過去了17年了……”

斯人已逝精神猶在:倒下前,他還在忙著手中的工作

2018年的記憶還未走遠,張福林、張通、姜振勇、盛永利,這4個名字也被鐫刻在長長的紀念碑上。

48歲的市公安局禁毒支隊刑事偵查三大隊副大隊長張通,生命定格在了2018年3月12日17時,而他從辦公椅上倒地的那一刻,正在寫著重點管控戒毒人員的名單……

“我收拾他的衣服時,在他的兜裡還發現了一張紙條,上面寫滿了工作提示。”只有妻子張愛萍知道,張通經常出現心臟不適,卻絲毫沒有因此影響過工作,連夜奮戰更是常有的事。

當張通突發疾病倒在崗位上時,同事宋洋洋就在現場。據他回憶,張通犧牲的前一天是週末,擔負著執勤任務的他下午就趕到單位加班,晚上6點至8點參加夜巡,巡邏結束後又回單位加班整理材料,一直忙到12日下午。

沒人知道那一夜他工作了多久。在張通的辦公桌上,滿滿的一杯茶,因為長時間的浸泡,茶葉已經泛黃,一本工作日誌定格在3月9日,工整的字跡勾勒出下週的工作計劃。然而,張通再也沒有機會去完成這些計劃了。床頭的衣架上,張通的警服整齊地掛在那裡,警帽上的警徽在陽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輝。

48歲本應是履行好事業、家庭責任的關鍵時期,然而,張通卻突然倒在了他熱愛的工作崗位上,走過了短暫、光輝而又壯美的人生,交了一份從警生涯的完美答卷:從警29年,參加各類抓捕行動210餘次,破獲各類刑事案件130餘起,抓獲違法犯罪嫌疑人320餘名,繳獲各類毒品15千克,先後榮立個人三等功2次,獲得嘉獎3次,被授予“鐵人式公安民警”榮譽稱號……

紀念碑上,張通的名字還留有鐫刻的溫度,他的形象,還鮮活地留在同事們的腦海裡。

市公安局禁毒支隊支隊長陳永峰說,“張通從警以來一直兢兢業業、恪盡職守,是同事們公認的‘老黃牛’。”

說起已經離去的師父,劉曉春幾度哽咽,他說,每次出任務,師父都主動衝鋒在前,至今,都不願相信他離開的事實,“彷彿就在我的身邊,一回頭就能看到他”。

且為忠魂訴:你的名字,歷史將永遠銘記

38歲的崔星田擔任龍鳳公安分局新泉派出所副所長,在抓捕犯罪嫌疑人過程中,被犯罪嫌疑人用口徑槍擊中頭部,壯烈犧牲。

34歲的於俊才是大同派出所的外勤民警,在抓捕重大持刀攔路、入室搶劫逃犯時,與犯罪嫌疑人英勇搏鬥,身負重傷,在擊斃兇犯的同時,也流盡了最後一滴血。

42歲的臥裡屯交警中隊的民警張達新,在哈大高速公路處置一起交通事故時,一輛捷達轎車因超車突然衝進設有警戒標誌的事故現場,為了救身邊的一位民工,自己被撞飛,當場犧牲。

杜爾伯特縣公安局民警許洪臣,在抓捕犯罪嫌疑人時,被捅傷腹部,經搶救無效,壯烈犧牲,年僅31歲……

有一句話這樣說“: 人的一生有三次死亡。第一次是生物學的死亡;第二次是社會宣佈你死亡;第三次是最後一個記得你的人離開這個世界。”這些大慶公安民警,或者在與犯罪分子的搏鬥中英勇犧牲,或者積勞成疾累倒在工作崗位上,他們不顧自己的安危生死,震懾、打擊違法犯罪,用生命詮釋忠誠與擔當;他們用血肉之軀守護著大慶百姓的萬家燈火,守護了你我的歲月靜好。

山重水阻,入魂警徽,說來日恐又經年。然而,這如豐碑般的英烈牆,如一曲曲震人心魄時代壯歌的83個名字,永遠鐫刻在龍江公安史冊上。緬懷先烈,讓歷史記住英雄的名字,讓忠魂在我們心中活下去。

審核:程英華 代寶柱

有事兒找晚報 沒事兒看晚報

聯繫電話:18004599908

大家都在看

☞看看咱們市委書記的相冊

☞外形奇怪,吃到嘴裡能要命!哥仨親試

☞你認識這些人嗎? 別再借錢給他們了!

請給我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