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配三单元8英寸低音炮!STARKE Echo5.1时尚卫星家庭影院试用

前不久试用了杰士影院包之后,一直有网友问摩大大在1万出头的价位的卫星音响影院套装,还有没有什么值得推荐的产品。

其实在当时试用杰士影院包时,这套音响就一直在我的入户花园中。

这是来自于STARKE的echo 5.1家庭影院套装,而这个套装中的低音炮,还就是之前我测试过的STARKE SUB24。

中间的就是SUB24

STARKE Echo5.1属于Brio系列,Brio系列定位于高性价比家庭影院,而Echo 5.1自然就是高性价比卫星影院系统,定价为13980元。

今天,我就来讲讲这套影院的试用感受。

STARKE Echo5.1

打开Echo 5.1的包装,首先出现的便是一根原厂电源线和五个上墙(天花)原厂支架。

等会儿有关于原厂支架的详细介绍

STARKE并不是一个喜欢给音箱做网罩的品牌,但Echo的卫星小音箱是有网罩的,而低音炮SUB24还是更喜欢裸奔。

不过,对于喜欢爱音响的人来讲,大多并不喜欢盖上网罩听音乐。因为裸露在外面的单元,会让音箱更加性感。

而网罩的固定方式和STARKE H2基本上是一样的——利用固定单元的螺丝固定网罩,非常的巧妙。

头顶是一个Echo的logo

音箱并不是标准长方体,是前大后小的结构

这样,横放当作中置的时候,有一个天生的小仰角

音箱背后已经有上墙孔和原配螺丝

螺丝取出,就可以安装上墙架了

这样就可以了

吊顶安装,左右前面的角度均可调

这装在侧墙也可以调节左右指向和倾角与仰角

挂墙和吊顶的安装方式,以及音箱指向性的调节,Echo 5.1都做得非常好。

高 音:0.75英寸丝膜球顶高音

中低音:4英寸Starke碳纤维三明治单元,专利Nomex夹层

中低音单元磁钢不小

分频器

麻雀虽小,无脏俱全

好,Echo的主箱就讲到这里,关于炮,之前SUB24我写过详细的评测。

不想点连接去看的,我复制一些当时的内容回来。

SUB24官方介绍:

不要习惯于用尺寸来判断一个炮的能量,因为SUB24有拥有让人惊掉下巴的能量!

小巧可爱,非常容易摆放及隐藏,然而SUB24拥有下潜至25hz,精准而又磅礴的低频。

有时候,眼睛会骗人。

售价:5800元

SUB24的无源辐射盆和主动单元一样是内凹碗盆。而SUB35和SUB35V是平面盆。

由于主动单元重,所以我拆炮都是先拆两边的无源辐射盆,再拆炮板。

反正这样炮就被掏空了,里面长什么样子能看到。

拆开无源辐射盆之后的SUB24

SUB24的炮板

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这是6000元以内唯一一款用装备了XLR接口的低音炮产品。

当然,这也是6000元以内,唯一一个用上碳纤维振膜的三单元低音炮产品。

并且,SUB24的炮板居然没有RCA输出功能。也就是说,如果你用多炮,他希望你用XLR接口把炮串起来。也许STARKE的工程师压根就没有考虑过买6000元低音炮的人,是否能买得起带XLR输出的纯前级产品。

不过,以这个品牌过往的种种设计思路来讲,他们就是不管你用什么前级,反正都想把好产品给你。简单的讲,他们就认为没有XLR输出的低音炮,不可能有好的音质,因为低音炮要摆位就有可能用到长线,而对于长线来讲,XLR炮线是必用的。

另外,从外观上看,这个炮板和SW12p上面那块好像是一样的。

SUB24主动单元尺寸小不太重,所以我也把它拆了下来。

低音炮板和主动与被动单元们

在SUB36之后发布的SUB45、SUB35、SUB35V和SUB24这四款三单元炮,都没有采用SUB36的双主动加一对地被动单元的设计。而是变成了一主动向前,两个被动单元在左右侧的方案。

图片描述(最多50字)

左为无源辐射器,右边主动单元

但SUB24的无源辐射盆和几位老大哥都不一样,它没有采用平板辐射器,而是使用了和主动单元振膜完全一样的碗盆。

这个无源辐射器还带有弹波

这是因为SUB24的箱体和主动单元尺寸都比较小。而带有弹波的碗盆相对于平面的无源辐射器,它能推动更大量的空气,让SUB24得到更多的能量。

SUB24的设计初衷就在于打造一款小炮,但让他的下潜和能量完全超过购买者的预期。

SUB24的炮板

而看炮板PCB板上的标记,这块拥有450W RMS功率,900W峰值功率的D类炮放,确实就是SW12p上面那一块。我特意问过厂家代表,他们也承认了确实是一款炮放,但前级部分跟据SUB24的特质,重新进行了调整。

最后给大家献上一个低音炮的空箱图。

STARKE Echo 5.1使用体验

我自己使用的系统是用Integra旗舰前级DRC-R1.1加STARKE A7 markII后级,同时我手上还有送测的Denon AVC-X6500H合并式放大器。

如果按常识,大家一定会认为前后级的组合驱动Echo 5.1一定会比Denon AVC-X6500H合并式放大器好。

我最初也是这样想的,但实际测试之后,我发现还真不是我想的那样……我自己用的更高级的前后级组合,对于STARKE Echo 5.1来讲,并没有Denon AVC-X6500H合适。

至于原因,我用客观测试数据告诉大家。

Integra旗舰前级DRC-R1.1加SUB24

在Integra旗舰前级DRC-R1.1上,SUB24的频响测试结果如上图。虽然极低频部分表现很好,但是100Hz往上就衰减了。

我最开始还以为是SUB24的特性,后来仔细查看了Integra DRC-R1.1的低音炮分频点设置,发现分频点最大只能设置在120Hz。这对于Echo 5.1的卫星音箱来讲,是灾难性的。

Echo卫星箱频响

因为Echo卫星音响如果要与SUB24有较好的衔接,那卫星音箱分频点最好设置在180Hz,而低音炮设置到200Hz或者更高。

而天龙AVC-X6500H则可以将低音炮分频点设置到最高250Hz,这样就可以做到Echo 5.1卫星音箱和低音炮的完美融合。

试用杰士影院包是在同样的空间,摆位以及功放条件之下。

而这套Echo 5.1相对于影院包有一个最大的不同,就是声音的细腻度和细节以及乐感有非常大的提升。

在卫星音箱之中,杰士的人声听感上是很厚实的,但和Echo的人声比,人声中的变化交代得就明显要粗糙一些。

然后,在低频方面,杰士的低频非常生猛,强调打击力。而STARKE Echo 5.1的低频在不失打击力的同时,低频的细节和变化明显强出很多。

杰士影院包

杰士影院包的频响

STARKE Echo 的频响

很明显,这两款产品给出的曲线完全是两种风格,而STARKE的曲线从极低频和高频的信息量的完整性上来看,明显要强很多。

比较有意思的是2K左右的一个小山坡一样的突起,开始我在想是不是我测试方式有问题,但测试了每一支音箱,发现都是这样。

然后我怀疑是不是分频点没有处理好,结果发现Echo的频点是4000Hz,很明为从上图上看,4000Hz是很平坦的。

结果我去让总代去询问了STARKE厂家的设计人员,给出的回应说这个2000HZ的小坡是故意调成这样的。

2000Hz的这个小山坡设定在小卫星音箱上,可以提升中音的清晰度和饱满度。这对于卫星音箱提升影院对白的厚度,包括音乐的饱满度,都有正面帮助。

而SUB24在分频点设为200HZ之后,低频的这种抛物线频响也是为了提升整个系统低频厚度以及平衡性。

因为卫星系统单元小,所以哪怕频响做平之后,有些频段的能量一定是不足的,所以完全平直的频响曲线反而在听感上并不合适。

以上,便是STARKE官方对于我测试结果的回应。

用于Echo 5.1时,SUB24分频点一定要设置到200Hz

听感上来讲,杰士影院包可以提供远超出他箱体厚度的对白,但是STARKE ECHO 5.1的对白,能让你清楚的听到一些很细微的喉咙里的颤音。这种声音一听就能让你感觉到,这套音响比杰士影院包要贵 。而事实确实也是要贵接近一倍的价格了。

而STARKE ECHO 5.1作为一款卫星音箱真正利害的,是它的音乐性与变化多端的低频。

SUB24绝对不是卫星音响低音炮中听感上最炸裂的,但它确实算是卫星音响低音炮中低频信息量最多的。碳纤维三单元的配置,也确实比较豪华了。不管是听架子鼓,还是打雷地震,听了SUB24再听大部分卫星音箱系统都会感觉到很多声音消失了。

虽然Echo 5.1的小箱子做得不错,但整个套装里面,最超值的还是这款炮。毕竟,我好像真没有见过哪个卫星影院的低音炮用碳纤维盆,也没有见过哪款卫星影院的低音炮有XLR接口。

写在最后

最后我讲一下Echo小音箱的接线,杰士影院包对于连接线有一个要求,那就是必须很细……

而Echo用的按压式接线柱就好多了,因为孔比较大,对于一些粗一点的喇叭线也方便连接。

裸线接是这样的

香蕉头也可以卡进去

Y插我试了下,居然也能压住,不过当然不提倡这么用

Echo 5.1是不适合用香蕉头的,按压式接线柱就是用来快速接裸线的。我上面的测试,只是看能不能接而已,没啥实战指导价值。

黑色亮漆是Echo 5.1主打色。

除了首发的红色,还有一款是白色。我估计白色可能是最受欢迎的颜色。

总体来讲,STARKE Echo 5.1确实是一款相当有性价比的产品。并且,声音特点和STARKE其他产品一样,在保证动态和火爆的前提下,尽量去强调音质和音乐性。

哪怕STARKE Echo 5.1只是一款卫星影院系统,但这种品牌调性依然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