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数郭德纲的‘五宗罪’,老郭的五大‘失德’行为

第一、哄抬票价,赠票成脏


在德云社一票难求之前,相声是没有所谓的商演的,许多拼盘演出中,一半儿的票给了当地领导、主办单位的亲戚、朋友、同学,这似乎是规矩。

由老郭开启了相声大会形式的商演,天南海北、纵跨中西,刚开始,老郭便定下了规矩:绝不允许赠票!

那还是在2006年,老郭第一次在北京商演,上座率达到百分之八十,老郭把剩下的票在体育场门口全部焚毁,第二天的票瞬间被一抢而空了。

让那些憋着赠票的人知道了,相声从今天开始,再也不赠票了,要想听相声,买了票您才是衣食父母。

在我看来,当习惯成为自然的时候,要掰过来,实在太难,哪怕是不好的习惯。老郭掰了赠票的陋习,事实上也让某些艺术家无处遁形了,您这边卖了100万的票,您是好样的,您那边卖了100块的票,那您就是垃圾,好不好的,咱座儿上瞧!这是衡量一个艺人的标准,没听说过梅兰芳先生还赠票的。

这边是老郭的第一宗罪,让某些艺术家本来理所应当的赠票行为变成了可耻行为。

第二、误传曲艺,混子成鼠

很多人是从老郭这里知道的太平歌词、十不闲、莲花落等几乎要失传的曲种。他肚腩太宽绰,让有些混子无处遁形了。

小编倒经常跟人争论太平歌词的事情,在这里多说两句,太平歌词是一种很简单的艺术形式,大家都会,只是不唱罢了。可观众觉得很好听,这是因为现在听到的太平歌词是老郭改编的,一是他嗓子好,二是他改的新鲜,所以观众听起来舒服,要是换成老版的,怕观众这就喜欢不起来了。

但是,有很多的小曲小调是只有老郭会的,老郭的京剧唱不过侯宝林大师,评剧唱不过师胜杰先生,大鼓唱不过马志明先生,但是综合起来,毫无疑问的第一。

这可就把某些混子给比下去了,有些艺术家会唱歌,绝不会唱戏,更别提什么小曲小调了,用观众的话说就是‘XX,有本事唱个太平歌词!’

其实吧,这个XX还真会唱太平歌词,只是他不唱罢了,要怼的话,得把太平歌词换成别的,他可就不会了。

老郭的第二宗罪,混子也得要点儿脸啊!

第三、能耐过大,同行成仇

单口也说得、对口也说得、群口也说得,打开电视这个上星台是老郭主持,那个上星台是老郭评委,打开网络,爱奇艺会员等着《坑王驾到》,优酷会员等着最新巡演,你可让其他同行怎么办?

自从老郭出现,相声届只有两派,一个是挺郭派,一个是砸郭派,挺郭的都在挣钱,砸郭的都窝头就了咸菜,人不恨你恨谁啊?

可是无论怎么砸郭,也都徘徊于伦理道德的边缘,还没几个人在质疑老郭的业务水准,这就尴尬了,一个艺人,不以艺术水平为第一衡量标准,偏要以看不见,摸不着的操守为准则,倒有些可笑了。

老郭未见得什么都对,艺术家也不见得一切干净,可惜,老郭要是拿艺术说话的话,便秒杀了别人。

老郭三宗罪,怪你本事太大。

第四、名气第一,相声成纲

小编写了好多有关相声的文章,发现一个规律,但凡没有老郭的文章,阅读量都是惨不忍睹,即使文章里有老郭,而标题里没有,也是差强人意,只有做到了文中有老郭,题目写老郭,那才能够有看客。

无论是冲过来顶老郭的,还是冲过来骂老郭的,其实都证明了,老郭如今在相声门里,就是一个代名词。

其实,提到马三立、侯宝林等大师,也是代表了相声,只是前辈们辞世已久,很多年轻人是不了解的,更有很多观众是因为老郭才知道了相声,在他们眼里,百年相声史上,似乎只有一个郭德纲。

小编其实也不愿这样承认,老郭纵然牛,毕竟年轻了,跟前辈大师们这还有距离的,但是大多数观众都这样想,也就变成了理所应当了。

如今,让一个年轻人说几个相声演员,他大概会说:郭德纲、于谦、岳云鹏。

老郭啊老郭,你让一些在这行里干了几十年的老艺术家们情何以堪啊!

第四宗罪,相声,又名郭德纲。

第五、养儿为患,纵狗成狼

侯爷有句话说得好啊——您以后再收徒弟,先看看他们对父母好不好!

要说老郭最喜欢的徒弟,绝不是岳云鹏,小岳跟老郭在一个舞台上的时候,是放不开的,有些拘谨,甚至是敬畏,而反观多年前的何云伟、曹云金则是自然,说明私底下老郭是纵容他们的,对小岳来说,老郭是严师加严父,对他们来说,老郭是慈师加慈父。

可惜的是,慈父总生无情郎,越惯着,越惯出了毛病。

这是老郭的第五宗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