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雨花台区”概述

雨花台区隶属江苏省南京市,位于南京主城南部,雨花台畔,是主城的“南大门”,是连接华东、华中、华南、华北的重要交通枢纽。

相传梁代高僧云光法师曾在此讲经说法,感泣天神,落花如雨,故名雨花台。1955年10月,南京市第十一区也就是现在的雨花台区成立,

雨花台区土地面积134.6平方公里,户籍人口28.71万人(2017年)[1],辖2个管委会、6个街道办事处,拥有雨花台烈士陵园、菊花台、龙泉寺、渤泥国王墓、将军山等景点。

雨花台区名源于雨花台,雨花台系二、三百万年前古长江及其支流古秦淮河的堆积物所形成。相传梁代高僧云光法师在此设坛讲经,感泣天神,落花如雨,故名雨花台。

雨花台区(5)

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5月10日,南京市人民政府成立,为中央直辖市,下设13个区:鼓楼、白下、雨花台、建邺、玄武、栖霞、下关、秦淮、大厂、浦口。8月增设1个郊区(钟山区)。

1955年10月,南京市第十一区也就是现在的雨花台区成立,同年12月南京市人民政府向国务院递交申请,决定将当时的江宁县自西南面开始的双闸乡、西善桥乡、铁心桥乡、板桥乡、沙洲乡、江东门乡、红花乡、宁南乡、石门坎乡和雨花镇(今雨花新村和赛虹桥一带)划规到南京市管理并成立组成南京市十一区雨花台区。1956年1月1号国务院正式批复将上述地区划归到南京市。1955年到1985年雨花台区辖9乡1镇,分别为双闸乡,西善桥乡,江东门乡,铁心桥乡,沙洲乡,板桥乡,红花乡,宁南乡,石门坎乡,和雨花镇(今天的雨花新村赛红桥一带)。

1985年到1995年雨花台区实行区域面积整合,整合后将江东门乡划归到鼓楼区,将红花乡划归到秦淮区,将石门坎划归到白下区。整合后雨花台区辖双闸镇,西善桥镇,沙洲街道,板桥镇,铁心桥镇,雨花新村街道,宁南街道和赛红桥街道。

雨花台区

1995年南京市明确为副省级市,市辖区为副厅级。调整市区行政区划。将雨花台区石门坎镇,栖霞区孝陵卫镇的苜蓿园、后庄2个行政村,划归白下区管辖。秦淮区:将雨花台区红花镇和大校场机场用地范围,划归秦淮区管辖。建邺区:将雨花台区江东镇所辖的河南、所街、兴隆、向阳、东林5个行政村和仁东桥、棉花堤、螺丝桥3个居委会,以及原茶亭行政村,划归建邺区管辖。鼓楼区:将雨花台区江东镇建制及江东镇所辖的清江、江东、河北3个行政村和中保村南半部分,以及江东门、新河口、二道桥3个居委会,划归鼓楼区管辖。下关区:将雨花台区江东镇中保村北半部分和栖霞区的小市镇、迈皋桥镇的五塘村归下关区管辖。雨花台区:将江宁县东山镇的农花村,江宁镇的永安、孙家、邵庄、新建、三山5个行政村和谷里乡的梅村用地范围,划归雨花台区管辖。

2002年,雨花台区沙洲、双闸街道办划归建邺区管辖;雨花台区沙洲、双闸街道办事处的秦淮新河以南部分划归雨花台区西善桥街道办事处管辖;建邺区朝天宫、止马营街道办事处划归白下区管辖;建邺区汉中门大街及其西延至长江段以北部分划归鼓楼区江东街道办事处管辖;鼓楼区汉中门大街及其西延至长江段以南部分划归建邺区兴隆街道办事处管辖。经过上述调整,白下、建邺、鼓楼、雨花台四区的总人口数分别为:52.36万、25.65万、55.60万和22万。

2002年,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南京市对白下、建邺、鼓楼和雨花台4区的部分行政区划作出调整。具体调整方案为:将雨花台区,沙洲、双闸2个街道办事处秦淮新河以北地区及其建制划归建邺区管辖;将鼓楼区汉中门大街及其西延至长江以南地区划归建邺区管辖,其中,江东北路—江东南路以西部分归兴隆街道办事处管辖,江东北路—江东南路以东、集庆门大街以北部分归南湖街道办事处管辖,江东南路以东、集庆门大街以南部分归南苑街道办事处管辖。将建邺区朝天宫、止马营2个街道办事处划归白下区管辖。将建邺区莫愁湖街道办事处汉中门大街以北地区及其建制划归鼓楼区管辖;汉中门大街以南部分划归建邺区南湖街道办事处管辖。雨花台区沙洲、双闸2个街道办事处秦淮新河以北地区划归建邺区管辖后,原沙洲、双闸2个街道办事处秦淮新河以南地区划归雨花台区西善桥街道办事处管辖。区划调整后,新的建邺区将覆盖整个河西地区,与鼓楼、白下、雨花台3个区基本上以河、路分界。调整后,建邺区面积82平方千米,人口24.46万人,辖7个街道;白下区面积28平方千米,人口48万人,辖10个街道;雨花台区面积134.6平方千米,人口22万人,辖7个街道;鼓楼区面积30平方千米,人口60万人,辖6个街道。

2012年7月雨花台区街道区划调整,宁南街道办事处与雨花新村街道办事处合并,新组建为“雨花街道”。以雨花南路为界,将雨花南路以北的原雨花新村街道辖区范围划入新组建的雨花街道,将雨花南路以南的原雨花新村街道辖区范围划入赛虹桥街道。雨花台区辖雨花、铁心桥、板桥、西善桥、赛虹桥、梅山6个街道。

2017年,雨花台区全区户籍总人口为28.71万人,比2016年增长6.6%;2017年末常住人口为45.45万人,比2016年增长4.2%,城镇化率达到92.27%。

2017年,雨花台区完成考核口径地区生产总值511.17亿元,比2016年增长8.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0.85亿元,比2016年下降8.7%;第二产业增加值79.26亿元,比2016年增长0.5%,其中工业增加值52.52亿元,比2016年增长9.0%;第三产业增加值431.06亿元,比2016年增长10.3%。三次产业比重为0.1:15.6:84.3。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比2016年提高1.3个百分点。 [1]

雨花台区(5)

第一产业

2017年,雨花台区完成农林牧渔及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1.28亿元,比2016年下降15.4%。其中,农业产值完成2251万元,下降0.6%;林业产值完成9642万元,下降4.3%;由于2016年年底起南京市实行城市全面禁养政策,不再允许畜牧业养殖,所以2017年起畜牧业产值为0;渔业产值完成895万元,下降0.7%。 [1]

第二产业

2017年,雨花台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4家,累计完成总产值90.7亿元,同比增长10.8%,实现主营业务收入91.4亿元,同比增长8.1%;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总额4亿元,同比增长14.4%。

2017年,雨花台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主要集中在以下行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14.3亿元,同比增长51.8%;通用设备制造业11.8亿元,同比增长67.2%;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10.4亿元,同比增长0.4%;专用设备制造业10.1亿元,同比下降6.9%;纺织服装、服饰业9亿元,同比增长1.4%。这五大行业合计完成总产值55.6亿元,总量占比达61%。

2017年,雨花台区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51.31亿元,其中在外省完成建筑业总产值31.45亿元。[1]

第三产业

固定资产投资

2017年,雨花台区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70.14亿元,同比增长13.2%。从产业结构看,第二产业完成投资1.24亿元,其中工业投资完成1.24亿元,同比下降25.1%;第三产业完成投资268.9亿元,同比增长13.4%。从所有制结构看,国有及国有控股经济完成投资87.78亿元;外商及港澳台经济完成投资12.86亿元;民间投资完成169.51亿元。

雨花台区

2017年,雨花台区商品房屋销售面积只有58.4397万平方米,同比减少56.7%;实现商品房屋销售额146.5111亿元,同比减少52.7%。 [1]

国内贸易

2017年,雨花台区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03.65亿元,比2016年增长10.1%。其中,批发和零售业完成384.5亿元,同比增长10.3%,住宿和餐饮业完成29.15亿元,同比增长5.6%。[1]

旅游

2017年,雨花台区旅游营业收入达到4.99亿元。2017年接待海内外旅游者611万人次,其中,接待国内旅游者606.8万人次;接待入境旅游者4.2万人次。全区拥有旅游星级宾馆饭店1家(三星级的梅山宾馆)。旅游A级景区2家,其中AAAA级景区2家(雨花台风景区、南京科技馆),各类旅行社(含服务网点和分社)71 家。 [1]

对外经济

2017年,雨花台区注册外资实际到帐2.4016亿美元;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2.52亿美元;外贸进出口总额(货物贸易)265.57亿元,其中外贸出口总额(货物贸易)178.78亿元。[1]

财政收支

2017年,雨花台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72.4亿元,同口径增长12%。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为63.3亿元,增长14.2%。其中:教育支出10.5亿元,科学技术支出4.0亿元,文化体育和传媒支出1.9亿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4.8亿元,医疗卫生支出2.3亿元。 [1]

软件和信息服务业

2017年,雨花台区实现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收入2210亿元,同比增长16.32%,新增软件产业建筑面积80万平方米,总量达到746.2万平方米;新增涉软从业人员20000人,总数达到22.4万人。[1]

中国软件谷综合实力跻身中国同类软件园区前三甲,获评中国软件和服务外包园区产业服务金口碑奖,成为中国八个新型工业化(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示范基地之一(江苏唯一)。[10]

先后承办了“C+3I”高规格国际会议、京交会“江苏主题日”、中国软件产业百强发布会、香港专场推介会等一系列高层次、高质量的招商推介活动,引进了德国SAP全球第二创新中心、美国Marvell(美满)研发中心、IBM(苏皖)创新中心等一批国际一流软件项目,宁港科技园正式签约,台商IT产业园正式揭牌,中以智慧园完成用地摘牌,硅谷IT科技园等一批国际交流合作项目加快推进。引进青牛科技、京东商城等软件项目30个,先进智力、速商在线等科技创业类孵化企业200家,计划总投资118.9亿元,园区汇集中国软件业务收入百强企业总数达到10家。新增孵化面积18.6万平方米,集聚科技创业企业总数达590家。

南京软件产业博览馆、省软件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北大工学院南京研究院、南京联合产权交易所、云端虚拟孵化器和数字出版展示中心、体验中心、云计算中心等一批公共服务平台投入运营,16万平方米科创特区在南京市首批揭牌、率先开园,信息工程大学科技园正式签约,南大软件学院软件谷分院即将入驻招生。实现新增融资11亿元,获得融资授信20亿元。

雨花台区联接皖南、皖北和苏南、苏北,处于上海、浙江、安徽三省市环抱之中,是连接华东、华中、华南、华北的重要交通枢纽。

水运

雨花台区政府距市中心仅3公里,距长江最大的内河外贸港——新生圩港8公里,距南京禄口国际机场10公里。北依浩荡长江,南有秦淮新河,有“黄金水道”长江和五条通江河道,境内有“黄金水道”长江和五条通江河道。

公路

中山南路、纬八路、宁芜、宁丹、宁溧、宁马、绕城、绕越公路、机场高速、205国道等20多条干道贯穿全境;坐拥中国最大的市内立交桥——赛虹桥立交。

地铁

南京地铁1号线(运营)、南京地铁3号线(在建)、南京地铁8号线(规划)、南京地铁12号线(规划)

铁路

雨花台区拥有亚洲最大的铁路枢纽南京南站和南京长途汽车客运南站,铁路干线有京沪高速铁路、沪汉蓉高速铁路、宁杭铁路客运专线、宁安城际铁路、沪宁城际高速铁路、宁安铁路货线。

过江通道

大胜关长江大桥、南京地铁3号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