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可以發射一枚洲際導彈到月表,炸個月球坑以做科學研究?

觀自在183072741


當然可以發射一枚洲際導彈去月球炸個坑,但是用各國現有的洲際導彈可不行,射程太近了。雖然洲際導彈號稱可以飛到世界任何一個角落,但目前最大射程的洲際導彈,俄羅斯的R-36M(SS-18“撒旦”)導彈,其射程也不過16000千米,在地球上飛是夠了,但和地月平均38萬千米的距離來說,零頭都不到,還沒飛出大氣圈呢就得掉頭回來在地球上炸個坑。

要想飛到月球,必須對洲際導彈進行改造,用推力更大的發動機,更長的彈體以裝載更多的燃料,不過這樣改造完了就成了我們熟悉的——火箭了。所以說,導彈和火箭算是“親戚”,火箭是在導彈的基礎上研發出來的,這也是為什麼“兩彈一星”那“一星”的重要,重的是那把衛星送上天的火箭。

至於用導彈在月球上炸個大坑進行科學實驗,確實有國家考慮過,老美曾經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也就是“冷戰”時期計劃在月球上試爆一枚核彈,這個核試驗計劃被命名為“A119”。這個計劃的初衷並不是在月球上炸個坑進行試驗,而是想在月球上引爆一顆核彈,讓半個地球的人都能看到,以彰顯自己的“核力量”,但經過論證後發現,往月球上扔個核彈,炸個大坑是沒問題的,但由於月球表面沒有大氣,像在地球上能看到蘑菇雲,衝擊波之類的“大場面”是不可能發生的,雖然會有強烈的閃光,但在有陽光的一面閃光效果會大打折扣,起不到“震撼”的效果,並且,把核彈發射到月球上去,以當時的技術來看,成本和風險都有些高,所以,這個有點“瘋狂”的計劃最終被取消了。

美國人對於撞擊月球的念頭一直都沒有消失,這不在2009年10月9日,美國宇航局的月球環形山觀測和遙感衛星(LCROSS)“發射”了兩枚“炸彈”,一枚是重達2噸多的“半人馬座”火箭助推器,讓其在距離月球幾公里的高度上爆炸,另一枚就是衛星本身,高速撞擊在月球南極Cabeus-A火山口,這次撞擊形成了近萬米的煙塵。當然,撞坑不是目的,美國人是想在這煙塵樣本數據中尋找月球“水”的存在。撞擊的結果分析表明,在這次撞擊形成的煙塵中,含有25加侖(95公斤)的水以及其他一些元素,當然,也有陰謀論者認為美國這次撞擊不是科學實驗,而是要摧毀一個外星人基地,好吧,美國人又一次拯救了人類。

月球雖然是距離地球最近的天然衛星,但距離對人類來說還是很遙遠的,到目前為止,只有12個人登陸過月球,是的,都是美國人。因為要想把能夠載人的大量載荷運送到月球並且安全返回,需要動力更加強勁的運載工具,這些都不是對導彈進行簡單改造就可以辦到的。看看世界各國主要大型火箭的對比:


清明的星空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做科研首先要明確科研的目的。

搞個洲際導彈射到月球,是想看火箭發動機性能嗎?我想這不需要,因為人類早已多次登陸月球。來來回回的足認證明各方面還行,更何況研究這方面也不需要攜帶核彈。

那是想要為星戰做準備嗎?我想太空戰爭應該研究其它更適合的武器,核彈的攻擊和破壞方式已經被科學家玩透,無外乎以後更加小型化而以,但這也無需跟月亮過不去。另外,1966年12月19日聯合國通過的《外層空間條約》第4條規定:締約國不得將核武器投入軌道或太空。不幸的是,有能力在太空玩耍的都是締約國,沒有鑑約的它也沒能力在太空搞東搞西。

所以,跟據題主的意思,我想你大慨是想把月亮炸個大坑,來研究下月亮土層下相關的物質結構和環境構造吧。

那說到這裡,咱就得提提月亮上大大小小的環形山了。



月球上的環形山無以計數,光直徑大於1000米的少說就有3300個以上,最大的直徑甚至超過100公理,



例如,月球南極附近的‘’貝利環形山‘’其直徑達到了驚人的295公理,這些坑坑洞洞深度從幾十米到幾公里不等,目前發現最深的約有6公理。

為啥要說環形山,因為跟據科學家解釋,環形山的形成無外乎是壎石撞擊或內部物質拋射,即類似火山爆發方式而形成。月球上的環形山絕大多數壎石撞擊而成,象一個直徑幾十公里的坑,在壎石撞擊時所釋放的能量就有上億噸TNT當量,遠超核彈威力,所以直接在這些壎坑就可研究,而無需大費周張的動用核彈了。

(此處要特別說明一下,月球的環形山直徑和深度的比例完全超出科學家的計算,嚴重和常識不符,例如,加加林環形山其直徑約280公里,正常來說深度其碼在幾十公里以上,但這個坑的深度卻只有6公里左右,這些現象是科學家目前無法解釋的)。針對這點,到可以用你的方法實驗一下。

不過碰撞方面的月地相關實驗,其實美蘇都早已開展過,



尤其老美的實驗結果收穫頗豐,其最早在60年代時就先後用汽車大小的飛船先後5次撞擊過月面,70年代初又用‘’土星‘’火箭助推器高速撞擊過月面,



後來的1990年,1994年,也進行過類似測試。除了美國,後來的歐洲宇航局,甚至印度都展開過此項試驗,日本和我國於2009年先後也開展過相關撞月試驗,同樣也取得了很多寶貴的試驗數據。



所以,綜合來看,無論是條約限制,月球的環境因素還是技術和經濟效能等,目前科學家都認為無需按題主的所提方式來對月球進行研究。


章魚資訊


從原理上來說洲際導彈和大型運載火箭是一樣的,只是二者的飛行軌跡不同罷了,世界上第一枚運載火箭衛星號就是在蘇聯P-7洲際導彈基礎上改裝而來的,所以用洲際導彈也是可以發射衛星的。



雖然世界上第一枚運載火箭是用洲際導彈改裝而來的,但是現在也有用競標失敗的彈道導彈發射衛星的火箭出現,比如我國的長征11號運載火箭就是某型導彈競標失敗型號的軍轉民版本。但是不管是洲際導彈還是運載火箭,受限於齊奧爾科夫斯基公式影響,目前火箭的級數都在最少一級半、最多4級之間(4級火箭很稀有)。因為火箭做成一級結構火箭的速度永遠達不到第一宇宙速度,也就無法實現衛星等航天器的入軌操作,而級數超過4級則火箭總質量的大部分重量被火箭自身所佔據,實際有效載荷太低。而洲際導彈因為不追求多級運載火箭的高速度要求,同時為了提高核彈頭的載荷數量,所以一般只有3級結構,這樣既保證了較大的載荷,也讓導彈的射程進一步超過8000公里,達到洲際導彈的飛行距離,而且三級結構的洲際導彈也能賦予核彈頭一個較高的初始速度也提高其末端突防速度。





我們再來看目前各國的無人/有人探月器的發射軌跡,首先說一下無人探月器的飛行軌跡,無人探月器因為本身質量小,所以為了能夠在攜帶很少燃料的情況下飛抵月球,其都是由火箭發射到軌道高度更高的GTO軌道,然後探月器利用霍曼轉移軌道原理只需要兩次點火加速,就能將其遠地點高度和地月轉移軌道相交,從繞地軌道轉到地月轉移軌道,然後是降低運行速度來降低其運行軌道的遠地點高度,最後慢慢的進入繞月軌道。在其整個飛行軌跡中,由於本身的推力小和為了節省燃料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利用引力飛行,這樣最大的優點在於節省燃料,但是缺點就是需要最少3天的時間才能抵達繞月軌道。


而載人登月飛船因為出於安全性考慮,其飛行軌跡和無人探月器差不多,但是其並不會採用霍曼轉移軌道來為自身加速。比如阿波羅飛船利用土星五號火箭將其送至近地軌道後,直接開啟引擎加速直到脫離地球引力,最後靠慣性直接滑入繞月軌道,返回過程也一樣。當然某些具備返回地球功能的探月器的飛行軌跡和載人登月飛船差不多,所以其質量也更高。


我們以發射嫦娥三號探月器的長征3號乙火箭來說,其發射嫦娥3號探月器時需要搭載遠征一號上面級變成一枚四級火箭才能將嫦娥3號探月器送入軌道高度更高的GTO軌道,然後在星箭分離後,嫦娥3號探月器還要經過最少2次的發動引擎加速再借助引力飛往月球,而且在進入繞月軌道之前還要減速,否則就不能順利進入繞月軌道而成為一顆人造行星。這樣算下來得需要一次中間接力的方式變成最少五級結構才能順利的將探月器送往月球。顯然洲際導彈無法做成五級結構,強行做成五級結構可能導彈本身重量幾百噸,但是發射載荷只有幾十千克,這樣也是不能順利達到月球的。



我們再以同樣是三級結構的土星五號重型火箭對比,其將阿波羅飛船從地球發射到月球也是通過中間接力的方式(實際上土星五號的第三極相當於上面級),,這樣也是至少變成了4級結構才能順利將飛船送往月球。但是土星五號火箭是一枚重達2300噸的超重型火箭,其一級發動機的起飛推力超過3000噸。就算將重量45噸的阿波羅飛船縮小成有推力的核彈頭其質量最少也得1.5噸重,算上第三級和一些導航系統那所需要的導彈起飛重量也達到了427噸重。


很顯然目前世界上最重的R36M洲際導彈的最大起飛重量也不過200.6噸,所以想發射一枚洲際導彈到月球還是不現實的想法。


魑魅涅槃


本來就可以,只不過成本大了點,因為到達月球需要消耗的能量較大,一般導彈可沒這動力,不過可以外接火箭🚀。譬如把嫦娥探測衛星換成一個微型導彈然後接在長征五號運載火箭上就行了,當火箭把這個導彈送到預訂月球軌道後,遠程激活導彈,打擊月面。


毒聚一方


月球沒有大氣層,我們現在的洲際導彈爆炸需要氧氣來參與,你說去月球怎麼炸呢


有雞也不熬湯


38萬公里人類完全可以將一根電線杆大小的鋼管加速到光速百分之一!然後對準月球撞上去!那質能比會比洲際導彈要厲害不知道多少倍👍!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