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渡運 安全回家——廣西海事“1125”渡運安全管理髮展成果綜述

近日,由廣西海事局策劃推動,自治區安委辦組織開展,全區各地各級政府和安委會成員涉水職能單位共同參與的“渡運安全月”活動圓滿結束,這是廣西海事局連續第七年開展“渡運安全月”活動。

活動期間,各地出動執法人員2162人次,出巡察車、船巡察684次,巡察時間5938小時,巡查里程達29053公里。檢查船舶1924艘次,檢查渡口982道。糾正渡船各類安全缺陷744項,排查並推動重大以上渡運安全隱患治理23項,完成隱患整改123項,發放安全宣傳資料27195份,開展水上交通安全知識進校園活動58次,受教育師生達2.3萬人次,開展聯合執法行動111次,開展渡船船員安全教育199次,培訓客渡船員1729人。

據悉,廣西海事局在本次活動中以“壓實渡口和渡運安全責任、夯實渡運安全基礎、推進渡運安全風險管控和隱患治理”為重點,通過創新活動方法,深化活動交流,加強隱患排查治理,強化活動宣傳的方式,層層推進壓實渡運安全責任,推動各單位監管經驗交流,逐步形成了多方共治格局,推動“渡運安全”社會關注度不斷提高。

《廣西海事:傾心打造民生渡運監管品牌》

2012年以來,廣西海事堅持“三化”統領,群策群力、真抓實幹,傾心打造“1125”渡運安全監管體系,從抓好源頭、強化現場、構築渡運安全防線,到主動防控、大力宣傳、強化渡運安全預防預控,從改善監管外部環境、層層落實安全責任制形成監管合力,廣西渡運安全監管工作基本實現了“手段先進、權責清晰、管理規範”的目標,向人民交出了渡運監管的滿意答卷。

提質升級 構建渡運監管新常態

“廣西有內河主要通航河流59條,大、中型水庫102座,渡口933 道,渡船2303艘,佔全國渡船總數的7.8%,廣西渡船數量、渡船船員(渡工)數量排名全國第二,年均平約有5000萬人次、車次的水路出行需求。習總書記指出,‘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每一艘渡船都能安全航行,每一個鄉親都能平安回家,同樣也是廣西海事人不懈奮鬥的目標。”3月29日,廣西海事局局長黃軍根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渡運安全關乎人民群眾生命財產保障,關乎黨和政府形象,關乎社會穩定大局,是一項重要的民生、民心工程,渡運安全不容有失。“現在坐船安全、放心。”這是記者在廣西採訪中聽得過渡群眾說得最多的話。

2018年10月14日,經過3年多的建設,投資62億多元的南寧邕寧水利樞紐開始下閘蓄水,八尺江水位大幅抬升、水面加寬,當地渡口渡運條件發生明顯變化。早在蓄水之前,南寧海事針對渡運安全就已經行動起來,加強了對八尺江渡口渡船舶的檢查,確保船舶適航、船員適任;深入社區排查渡口、渡船安全隱患,針對發現的隱患及時向當地政府提出安全整改建議,確保蓄水後渡運安全有序。

“南寧海事提前介入,主動服務是廣西海事局建設運行‘1125’渡運安全監管體系,推動渡運安全管理的提質升級的一個縮影。”廣西海事局船舶監督處副處長黨仁志向記者介紹到,廣西部分偏遠地區群眾出行的唯一途徑就是渡運,安全回家是當地群眾最大的需求,為此,廣西海事局從2012年起著手構建標準化、規範化、科學化的渡運安全監管機制,頒印了《廣西海事局渡運安全監管指導意見》構建“1125”渡運安全監管體系,研究制定《廣西海事局破解渡口渡船安全監管難題工作方案》讓渡運安全監管服務進一步提質升級,歷時6年一步一個腳印建成運行“廣西海事系統‘1125’渡運安全監管體系”。

1

建立一個信息監管平臺——渡口渡船信息管理系統,並在全國推廣使用;

1

建成細化一個工作標準——《渡運安全檢查工作標準》;

2

打造內、外部兩條渡運安全管理鏈,強化渡運安全監管責任落實,推動廣西自治區安委會將渡運安全管理列入地方各級政府安全生產目標考核範圍;

5

完善和提升了五種機制——安全隱患排查治理機制、預警預控機制、聯動執法機制、安全培訓和教育機制、安全保障機制。

廣西海事在構建“1125”渡運安全監管體系過程中,積極協調地方政府和有關部門打造“學生渡”品牌,幫助百色市樂業、隆林,桂林市平樂等市縣學生坐上免費校船;深入開展水上安全知識“進村入校”活動,為學校、渡船免費捐贈救生衣;積極推進客渡船標準化更新改造進程,柳州海事局籌資18.6萬元建造了一艘標準化渡船,贈送給三江侗族自治縣富祿苗族鄉,推動建設民族示範渡口,服務少數民族學生和群眾安全出行。在廣西各地的採訪中,記者深深地感受到,對於渡運安全監管這篇大文章,廣西海事局站在了海事科學發展、安全發展的戰略高度,真正用心在打造這一民生、民心工程。

情繫群眾 用服務架起“連心橋”

在西江流域廣西貴港市平南縣距縣城10多公里處的潯江河段,有一個叫做相思洲的江心洲,過去由於四面環水交通極其不便,洲上房屋、公路等基礎設簡陋、落後。因此,擁有一艘安全便捷的渡船、解決渡運問題,一直是相思洲人多少年來的最大追求。

人民群眾的實際困難,海事人看在眼裡,急在心頭。貴港海事局通過連續10數次地向當地鄉、縣、地市政府反饋並提出安全建議,促成了當地政府在該洲批設了渡口、並從財政劃撥專款建造標準化鋼質渡船,免費為該渡口培訓了渡船駕駛員。貴港海事同時按“1125”渡運安全監管體系的相關要求,牽頭建立健全了渡口安全隱患排查與治理機制、預警預控長效機制等5項安全管理機制。一方面以“廣西海事局-貴港海事局-平南海事處-執法人員”為主線,加強客渡運監督檢查;另一方面,該局相關領導積極主動走訪地方政府,加強政府溝通協同,推動建立外部安全管理鏈,形成渡運安全監管合力,落實好 “縣-鄉-村-船”四級安全管理責任制。

經過多年的持續努力,現在的相思洲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洲上群眾進出安全又方便,相關物資能及時運達洲上,各項基礎設施建設得到快速發展。同時,相思洲上發展起了旅遊業,洲上居民因此有了可觀收入,洲上的泥磚屋大部分換成了小洋樓,這裡成為了人人嚮往的“世外桃源”。

3月25日,記者在百色各個渡口採訪時,在上下學時段均有看到標識“校船安全,你我呵護”的客渡船陸續靠在碼頭邊的躉船上。學生們開始有序下船,幾位管理員在一邊維護著秩序。“推進學生專屬“校船”建設是廣西海事局建設‘1125’渡運安全監管體系的一項亮點工作。”廣西海事局副局長宋國鋒向記者介紹到,通過多年努力,廣西轄區“校船”基本實現標準化建設後,與學校加強協作,建立起學生從“走出校門”到“推開家門”、途中乘坐“校船”的無縫對接安全保障鏈,有了“校船”安全接送學生,學校和家長的心都踏實多了。

像相思渡這樣近年來發生巨大改變的渡口,在廣西遠遠不止一個,貴港的大嶺渡口、梧州的倒水渡口、柳州的丹洲渡口、河池的隘洞渡口等等……,廣西“1125渡運安全監管體系”從無到有、從有到優,這些渡口、渡船的的改變,極大的方便了群眾的出行,保障了渡運的安全,改善了當地的經濟社會發展,廣西海事用真摯的服務,在人民群眾中架起一座座“連心橋”。

智慧渡運邁向全國領先

梧州是廣西渡運監管的“大戶”,其中渡口236道(佔廣西全區19.7%),渡船584艘(佔廣西全區17.8%)。來到梧州採訪渡運,記者沒有趕赴渡口一線,而是來到了梧州海事局交通管理中心。通過渡口渡船遠程監控管理系統,記者看到轄區諸多渡口的實時動態。

現代化:廣西內河首個船舶交通管理信息系統在梧州海事局投入試運行

交通運輸部長江三峽通航管理局副局長周仕武一行到梧州海事局調研

現代化:雷達站

“去年9月中旬,交通運輸部海事局在直屬海事系統首次批覆同意了廣東、廣西兩個直屬海事局試點開展智慧海事監管服務平臺數據互通。廣西海事局將西江干線綜合監管服務系統工程智慧海事平臺與廣東智慧海事平臺緊密結合,打通數據資源壁壘,並在全局範圍內逐步推廣。2018年10月29日,廣西智慧海事監管服務平臺實現了在梧州海事局轄區的上線運行。”在梧州海事局指揮中心,梧州海事局通航處副處長黃海文一邊向記者介紹一邊對著 “智慧海事平臺”,輕輕一點鼠標,選擇了幾處重要渡口,渡口的交通情況和渡船的航行秩序等畫面立即映入眼簾,相關有效期等等信息一目瞭然。

展望“智慧海事”發展,廣西海事局副局長宋國鋒說,“科技是第一生產力,是建設人民滿意廣西海事的重要支撐。我們已經啟動廣西海事局三年爭先進位‘科技興局’攻堅行動,集中力量全力推進‘科技興局’。”

“《廣西海事局‘十三五’海事業務發展規劃》明確提出,‘渡運管理業務要達到全國領先水平’,有效運行‘1125’渡運安全監管體系,廣西轄區客渡運安全管理建成全國一流的特色品牌的目標。”黃軍根表示,廣西海事堅決貫徹落實交通運輸部黨組、部海事局關於實現海事治理現代化,為交通強國建設當好先行的新要求,堅持廣西海事局“11126”工作總體思路,拾遺補缺、創新發展,深化渡運安全“1125”體系建設,推動渡運安全監管服務不斷提質升級,向人民交出渡運監管的滿意答卷。

信息來源:廣西海事局宣傳處、船舶監督處

審 核:莫衛華

編 輯:徐碧苑、鍾子然

通訊員:莫衛華、農淯淋

-文末徵稿-

2017年廣西海事微信公眾號創號以來,記錄了許多廣西海事系統的動態資訊和海事風采。廣西海事微信粉絲平臺,為您提供發聲的的平臺。每一個你,都是故事的主角,快來投稿吧!

3064076728@qq.com

1.題材:可以是“水上交通安全”、“海員日記”、“船員心聲”,也可以是與海事相關的文學、影視作品節選。

2.體裁(包括但不限於):小說、詩歌、散文、攝影作品等。

3.字數:300字以上,具體視文章內容為準。

4.作品必須原創,不得抄襲、套改;投遞文檔請採用“標題+姓名”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