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发布回归A股后首份年报,增速放缓后进军大安全

经济观察网 记者 任晓宁 4月15日晚,360交出了2018年年报,这也是其私有化退市、拆VIE架构,借壳江南嘉捷重组上市回归A股的首份年报。

数据显示,360在2018年收入131亿元,比2017年的122亿元同比增长7.28%。净利润35.35亿元,比2017年的33.72亿元同比增长4.83%。

从营收与利润增长速度来看,2018年的成绩与2017年相比,均呈现放缓趋势。2016年,360营收99亿元,净利润18亿元。

360目前主要收入是互联网广告及服务,2018年,实现营业收入106.58亿元。另两块收入来源是互联网增值服务、智能硬件业务,分别收入11.78亿元、10.15亿元。

2018年对于360来说是不算顺畅的一年,尽管去年年初是360最辉煌的时刻,但好景不长。去年1月5日,360借壳的江南嘉捷股价最高曾达到66.50元/股的价格,总市值最高达到4498亿元。随后,360股价进入下跌期,到今年4月16日发稿时,360股份为24.98元/股,市值1689亿元,略高于当时价格的1/3。

去年4月后,360进入高管离职潮,陆续有副总经理兼财务总监姚珏、人力资源副总经理廖清红、副总经理杨超、董事会秘书张帆、市场品牌副总经理曲冰,以及技术副总裁等多位360高管离职。今年3月,360首席安全官、三六零副总经理谭晓生宣布辞职。

今年4月12日晚间,360公告称,对外转让所持北京奇安信科技有限公司全部股权,被外界视为360两个创始人周鸿祎与齐向东的“分家”,不过之后360向媒体表示,没有“分家”的概念,齐向东的奇安信目前正准备上市,出于独立性和同业竞争的考虑,360清空了股份。

4月15日,周鸿祎发出内部信称,360未来要做安全大脑,要做大安全,同时还提到,政企安全是大安全市场不可或缺的一块拼图。不过他同时表示,360未来在这个市场里,不会跟某一家具体的网络安全公司做一个具体的产品竞争。未来还要通过投资的方式,投出50家甚至上百家安全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