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圣母院,烧得好?


巴黎圣母院火灾场景

前天,巴黎圣母院,烧了

巴黎圣母院本来可能不会在世界范围内这么有名的。

如果不是雨果看到圣母院墙上刻着的“ΑΝΑΓΚΗ”,没有写那部讲述命运的世界名著,巴黎人可能依然会对这座有八百年历史,无与伦比的古建筑有深厚感情,但世界范围内,它不会那么有名。

巴黎圣母院塔尖燃烧场景

比如德国科隆的科隆大教堂、圣城耶路撒冷的圣墓大教堂、天主教总部梵蒂冈的圣彼得大教堂,在历史意义上一点都不比巴黎圣母院差,但国内知道它们的却并没有很多。

加西莫多的故事让它变成了全人类的瑰宝。无数游人去欧洲就要去巴黎,到了巴黎除了看铁塔就要去巴黎圣母院。

就算没去过巴黎的人也知道圣母院——因为华晨宇唱过。就算没听过雨果的孩子也知道钟楼怪人——因为游戏里能选。

除此之外,还有1959年的《精疲力尽》、1996年的《钟楼怪人》、2001年的《天使爱美丽》、2007年的《料理鼠王》、2011年的《午夜巴黎》等等等等。

就像只要说东京的故事总会拍到东京塔一样,只要说巴黎的故事就绕不开圣母院。

记得小学的时候就读了删节版的少儿读物《巴黎圣母院》,但那时的我实在太小,读不下去那样的一本书。真正对巴黎圣母院有概念是到了高中以后,看欧洲电影中关于巴黎圣母院的一些片段和与之相关的爱情故事才有点大概印象的。

今天它已这种方式驱使我要去认真了解一下它。

但网上已经炸开了锅:

“巴黎圣母院烧的好,当年烧圆明园的报应,天道是轮回,苍天饶过谁”

“还再为巴黎圣母院叹息?我们的圆明园呢?”

“出来混,迟早要还的”

“圆明园可比巴黎圣母院珍贵多了。”

“圆明园在大火中消失快160年了,巴黎圣母院跟它相比就是个厕所,有什么不能消失的。”

“巴黎圣母院许多古董被毁确实惋惜,但内心深处确实有种天道好轮回,平衡了的快意。”

圆明园

在网上看到很多类似的评论后,

我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滋味。

因为法国人曾经烧过圆明园,

我们就觉得巴黎圣母院活该被烧的话,

不知道很多国家怎么看待成吉思汗?

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汗国后,

便开始四处讨伐、东征西战,

最远打到了欧洲多瑙河。

蒙古大军攻城有个规矩:

如果这座城没有抵抗就投降的话,

破城后超过车轮高的男子就杀之,

妇女儿童工匠统统留做奴隶。

如果这个城市敢抵抗,

破城之后,鸡犬不留,

烧杀抢掠,夷为平地。

…………

所以蒙古大军征服过的地方,

很多文明都遭受了灭顶之灾。

如果按照某些国人的理论,

那么这些国家的人,

看到后来的中国圆明园被烧毁,

是不是也应该说一句:“活该。”

如果继续这样算账的话,

世界每一种文明的毁灭也都是活该。

今天,已经是21世界,我们的国家再繁荣富强的道路上奋勇前行,民族崛起指日可待,那个被列强蹂躏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烧杀抢掠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不能忘记、也不应该忘记。

但是作为一个崛起的民族、一个强盛的国家来说,它的人民应该有着与之相对应的强大文化自信和坚定信仰,我们不再是一个弱者。最为一个强者,我们不能抛弃历史,但不一定非要挂在嘴上,厚重的东西最重要的是:“放在心里。”

中华民族崛起

大海之所以宽广浩瀚,是因为它有着海纳百川的胸怀。坚定的文化自信使我们坚定自己的信仰,也应该有着更宽广的胸怀去接纳包容其他文明的成果。再不济就想网友评论的一样:“请注意你的吃相!”

历史不会被遗忘,

但很多时候

一些东西应该超越仇恨和国籍。

武汉大学教授周玄毅有句话说得好:

“当时觉得圆明园烧了也没所谓的人,

跟现在那些觉得既然圆明园烧了,

所以巴黎圣母院烧了也没所谓的人,

其实是同一群人。

正如当时谴责烧圆明园的那个雨果,

也正是热爱着巴黎圣母院的那个雨果。 ”

我们的爱国理念不应该这么狭窄无知,

如果你对全人类的文化瑰宝没有一点惋惜之情,

那你又有什么资格去提圆明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