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箭军导弹列车有多强?堪称末日手术刀,外军数百颗卫星无法追踪

对于一个军事大国来说,洲际导弹堪称“定海神针”,多个国家都在不断改进和升级自己的洲际导弹。中国当前威力最大的战略核武器当属东风41洲际导弹,该导弹具备一万两千公里以上的射程,足以覆盖北美各地,并且东风41导弹可携带10枚分导式核弹头,具备末端机动能力,足以突破当今最先进的导弹防御体系。

美中不足的是,目前真正具备三位一体核打击力量的国家只有美俄两国,而中国的094核潜艇还不够先进,轰6K也称不上战略轰炸机,因此我国的三位一体核反击力量还很脆弱,未来随着096核潜艇和轰20服役,这种局限性才能得以完善。

长期以来,中国二炮承担着我国绝大多数的战略核威慑任务。在路基核反击能力中,导弹发射井最容易暴露目标,而公路导弹发射车又容易遭受攻击而丧失战斗力,因此,发展机动性好、隐蔽性强、生存能力高、威力巨大的核导弹列车就很有必要了。

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苏联就已经开始研制导弹列车了。1987年10月20日,首列导弹列车开始执勤。这种列车外观看似普通,当它在广袤的原野上驶过,人们并不会多看它一眼。但是,这些车厢的内部却隐藏着SS-24型洲际弹道导弹,它携带着10枚核弹头,可以顷刻间让整个欧洲灰飞烟灭。当西方世界得知这个“杀手锏”后,无不谈之色变,一旦爆发战争,要想在成千上万列火车中准确找到携带有致命武器的车厢,无异于大海捞针。美国动用了大量间谍卫星关注这些导弹列车的动态,但是这些火车只要一启动,马上就会消失的无影无踪,这让美国情报人员头疼不已。直到冷战结束,前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经济状况不能继续支撑高昂的武器费用,加上导弹列车大多数都是在乌克兰制造,而乌克兰又销毁了所有核武器而成为无核国家,俄罗斯这才放弃了导弹列车。直到2013年,俄罗斯面对美国咄咄逼人的反导计划,宣称将重启导弹列车,并将在2020年前投入部署。

由此可见,导弹列车有着其他发射平台无可比拟的威慑力,而中国已经建成了全球最发达、最复杂的铁路网,并且拥有幅员辽阔的土地面积,为发展导弹列车提供了先天优势和广阔的机动空间。导弹列车可以隐藏在隧道、山体中间,并且生存能力强,就算外军数百颗卫星同时监视,可无法准确追踪导弹列车的行径;即使不慎被敌方发现,导弹列车也不会轻易被击溃。其次,平稳的铁路不存在公路上的颠簸,安全性也能得到保障,发射导弹时的准备时间也会被压缩,战场生存率也能得以提高,完全是一座运行在钢轨上的核武器库,堪称“末日手术刀”。

那么,中国什么时候才能部署导弹列车呢?其实,早在2015年12月31日,我国国防部新闻发言人杨宇军大校,就已经向外界证实了中国在铁路火车上发射了东风41洲际导弹的有关报道。我国的导弹列车与普通列车车厢并没有太大区别,当它融入四通八达的铁路网后,间谍卫星很难准确分辨。由于该武器属于国家机密,因此披露的消息少之又少,无论怎样,中国一定会完善三位一体核打击能力,外国有的,我们一定会有。